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考试》第3期“文综”练习题中的政治试题坚持了三贴近原则,也坚持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试题既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也贴近了中学生的实际;同时做到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方法做了很好的提示。

  • 标签: 基础知识 练习题 政治部分 能力 相统一 政治试题
  • 简介: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世界科技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影响和促进着人类发展进程。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估计,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十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五年增加一倍,而且目前已是每三年增加一倍。这一切,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 标签: 学习方法 创新能力 西宁第四中学 研究型课程 实施方案
  • 简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

  • 标签: 高等教育 科教兴国 经济建设
  • 简介:在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是重要学科之一,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几何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立体几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直线和平面,所以学好这一章的知识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学完这一章后,除了在知识方面通过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概括外,整理和挖掘教材中相互关联的系列题,对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该章知识理论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立体几何 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 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力 教材
  • 简介:在中国科举史上,围绕是否保留科举制度至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理论论争,其间科举制还曾经数次中断,但总是旋罢旋复,无怪清季有人断言,“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内部统治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面临崩溃边缘,科举制度日益成为批评的中心。其结果导致了1905年光绪皇帝作出废止科举这一“可惊可骇”之举。重新检视科举在近代的遭遇,不能不说当年的“改科举”(主要是取消八股)与其后的“废科举”在观点上有重大区别。废科举后,包括严复、梁启超在内不少学者都对废除科举的做法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清末以来种种对于科举制的以偏概全和非理性的评价而形成的科举“恶谥”至今仍对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制度建设构成困扰。

  • 标签: 科举史 理性评价 制度建设 考试 科举制度 理论论争
  • 简介:指导思想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再上层次。学科建设的关键内涵建设(人才、成果、项目);学位申报(材料、信息)。发展设想按照每两年增加1至2个博士点和5至6个硕士点,再用8至10年时间,我校可望达到博士点12至15个、硕士点35至40个,在校博士生220名、硕士生780名,研究生总数与在校本(专)科生总数的比为1:10,争取建成研究生院。

  • 标签: 学科建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提高质量 扩大规模 发展设想 硕士点
  • 简介:2006年5—6月,湖北省举办了首届自考校园文化节(以下简称自考校园文化节),在自学考试工作领域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很多人认为,自考校园文化节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扩大自学考试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完善自学考试制度、促进自学考试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考校园文化节已成为湖北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来了许多值得思索的东西。记者就文化节有关问题访问了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江畅先生。

  • 标签: 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自考生 湖北省 首届 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