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源头,先秦艺术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基本面貌和走势,而且凭籍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建构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本原的重要材料与锁钥。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中国艺术源头,探求艺术本原的属性、

  • 标签: 艺术史 先秦 艺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创新 中国传统艺术
  • 简介:“学术中没有保留席位”。当我开始准备本文,以纪念我亲爱的受人赞赏的朋友、曾经的学生西克斯滕·林布姆[SixtenRingbom]时,不由地想起阿比·瓦尔堡[AbyWarburg]的这句话。我记得他最有意思的论文《石头、风格和真相——斯堪的纳维亚建筑中自然石之风尚1880-1910》,^1罗马式风格的复兴在这篇论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于是我想提出以上题目作为纪念集论文。

  • 标签: 艺术史 罗马 考古学 斯堪的纳维亚 论文 纪念
  • 简介:从“近世之画衰败极矣”【1】,“清代无画论”【2】,到19世纪中国画创造力耗尽”说【3】,诸多先入为主的结论,曾阻碍了对中国近代绘画史的研究,致使这段最近的历史,变成一座似乎难以辨识的雾中远山。虽然,近30年来,20世纪中国绘画史的研究成果,也带动...

  • 标签: 中国艺术史 20世纪初 康有为 近代中国 市民阶层 审美观念
  • 简介:《强村校词图》在清代词学史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事件图。清末民初时期,此类图像与题咏的个案较多,呈现出词心记的特点。词人如何通过图绘展示日常校勘的雅趣,如何通过题咏抒发历史变局下的感怀,如何以校勘为个人事业推动清代词学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与《强村校词图》和题咏密切相关。因此而言,在图像和文学的双重视野下,推衍《彊村校词图》题咏的意趣和内涵,对于呈现词人在历史变局中的心灵书写不无意义。

  • 标签: 朱祖谋 《彊村校词图》 题咏 词籍校勘
  • 简介:王世贞略显突兀地将文徽明称为“天下模楷”,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语境?文氏又在哪些方面为其最初的传记作者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本文从家族、道德和艺术等方面考虑这一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氏在明代文献中进入“艺术”,成为“艺术家”的途经。

  • 标签: 文徽明 家族 道德 艺术
  • 简介:该文对构成"中国美术"词汇的若干基本概念:中国、美术、美术、作品等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进而指出:由于这些概念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比较复杂,在指代意义上也多有变化。所以就不能用铁板一块的既有认知观念去加以理解,而必须以历史发展的动态眼光与原境视角去观察思考;并进而从美术史学科建构的角度去重新考量在新的学术发展背景与格局下,中国美术的基本概念、叙述体例、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该如何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

  • 标签: 概念 中国 美术 美术史 作品 复杂性
  • 简介:虚拟的婴儿飘散出一缕盘绕的轻烟;一个啤酒瓶手榴弹;一个自行车内胎变体为高速公路;它们都具备日常物品的状貌,并且它们都涉及到2b09年多期《纽约时报杂志》“观念”栏目的分析评论主题——其中包括:婴儿被动吸烟,暴力升级,替代机动性。

  • 标签: 世界 造物 3D 高速公路 被动吸烟 纽约时报
  • 简介: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与安阳市的殷都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书画展3月2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原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总参后勤管理保障部原副部长乔纯章、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蒋秀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李荣海、赵长清等出席开幕仪式并为展览剪彩。

  •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书画展 申报 殷墟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家博物馆
  • 简介:为了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部主办的“2017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活动于2017年4月至12月在全国不同地区陆续展开,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领域。受邀参加文化季的中东欧十六国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标签: 艺术展 立陶宛 中东欧国家 世界 文化交流 国家文化
  • 简介:江苏画家徐培晨近年迅速崛起于中国画坛,受到画界内外的关注。以功力深厚,技法全面,能诗善书。画风劲健、特擅画猿猴而为画界同行所称道,我过去只闻其名,年前有幸在北京相遇,偶过南京时切磋数日见其较多作品,对他的艺术追求和成长道路方知一二,其中颇有启人思考处。

  • 标签: 徐培晨 中国画 猿猴题材 画风 技法 绘画生涯
  • 简介:笔者在从事素描教学中经常会考虑一些关于绘画艺术方面的问题,素描作为专业基础课已是一个长期以来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立的艺术种类,素描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素描,简言之就是单色画,它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外乎形体,结构,线条,黑白灰关系等,所以素描是典型的黑白艺术,说它简单,却又不尽其然,毕竟素描涵盖的东西太多。

  • 标签: 管见 世界 专业基础课 绘画艺术 素描教学 艺术种类
  • 简介:真正的艺术作品超越并且抗拒我们的智性.它能被感知、体会……却从不能被了解,更难以让人用言词表达其实质与价值.歌德艺术建立于知识之上,其学术的一面构成了它的历史.弗雷德里希·冯·施莱格尔请允许我停留在这卑微的层面上,即让我感觉和感受历史,而不是根据它的首要法则去理解历史.雅各布·布克哈特我们只选择与事先预构的理论相关的事实,尽管一般而言,这样做没错,但是如果我们只选择这样的事实来证实、重复我们的理论,那就不对了;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去找出那些或许能证伪这一理论的事实.卡尔·波普尔爵士

  • 标签: 之间哈斯克尔 历史艺术史 哈斯克尔艺术史
  • 简介:2013年11月12日至16日,“美国艺术与展览——19世纪至今美国艺术在本土与海外的呈现”(AmericanArtinExhibition:PresentationsofAmericanArtatHomeandAbroadfromthe19thCenturytothePresent)

  • 标签: 艺术史 研讨会综述 美国 国际学术 展览 19世纪
  • 简介:一、温克尔曼的影响黑格尔是艺术之父,至少是我一贯理解的艺术之父.儿子造老子的反,我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依据心理学家的说法,他们造反的原因是希望而且感到有必要摆脱父权绝对专制.我一直认为,艺术也应该摆脱黑格尔的权威.不过,我坚信,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他的强大影响,才能做到这一点.

  • 标签: 黑格尔 应该 绝对 老子 心理学家 美学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新式艺术教育兴起,美术院校中对于美术的教学与研究变得异常重要。以姜丹书、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滕固、傅抱石、俞剑华等人为代表的美术史家在20世纪初撰写了一批中国美术著作,开创并构建了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史学。本文以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滕固的《中国美术小》、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全》、傅抱石的“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为例,重点探讨当时美术史家普遍关注的美术的分期问题,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探讨来考察各个史家的艺术史观和方法。

  • 标签: 20世纪 中国美术史学 美术史分期
  • 简介:2006年底以来,人们看到了好几个涉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历史的展览: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今日美术馆的“原点·星星画会”、南京青和美术馆关于江苏“’85时期”美术运动的“自转”等等。这些展览,尤其是在UCCA举办的“’85新潮”展览,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议论。我注意到,一个看上去很古老的问题是所有的议论的焦点:“什么是历史?”

  • 标签: 中国艺术史 艺术历史 20世纪80年代 艺术中心 艺术运动 美术馆
  • 简介:艺术史观念与方法的更新推动着艺术史研究不断以新鲜的面貌向前演进,方法论对于艺术史研究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接受与自觉追求。方法论的自觉体现了艺术发展对思维观念和方法的积极思考与关注,彰显出艺术在构建独立学科时的自我身份意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论著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来,西方艺术史研究观念与方法多少也影响了像李凇这一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史家。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艺术史研究 文集 图像 八十年代 艺术史观念
  • 简介:电影把艺术带到了一个时代交错的路口。在这不断寻求往昔和探索未来的境遇之际,表演者与观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跃入银幕的魔幻之中,在虚无、虚空的存在中需求遇见,在获取心灵触摸的感动中所得到的开启,使电影形象的动态语言反映出了某种唯有于其自身虚拟的可能性中寻求真实可能的思维特质。

  • 标签: 电影艺术 思维特质 学思 图像 媒介 风格
  • 简介: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2010年至2011年之间在包括东京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12个活动中斩获各种奖项,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 标签: 电影画面 上海国际电影节 美学 机械 光照
  • 简介:水陆画是依附于水陆法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遗产,它的图像内容主要是根据水陆仪轨及民俗信仰的需求而进行绘制。在水陆画图像中既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内容,又包含着大量民间信仰的祈愿需求。因此,研究水陆画的图像构成,既能了解宗教教义发展的状况,还可以对当时的绘画技艺与民俗信仰进行深入的认识。

  • 标签: 宗教图像 水陆画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