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2580份病例处方的用药资料,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对常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第1代、第3代复方制剂和第4代,低于2代,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常用药物药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其药理作用规范用药,可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第3代 抗菌谱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69例抑郁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的抑郁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1)。结论丁螺环酮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抑郁症 丁螺环酮 增效作用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近年来天然药物中植物蛋白的提取、纯化及药理研究现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天然药物中植物蛋白的上述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类、综述;结果天然药物中植物蛋白的提取常用碱溶酸沉法、反胶束萃取法、浸出法和水酶解法;层析柱法、超滤膜法是其主要纯化技术;天然药物植物蛋白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论随着天然药物中植物蛋白的研究深入,对建立科学的提取工艺、拓宽天然药物的应用领域,开发相关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天然药物 植物蛋白 提取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不同剂量先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20mg组与40mg组,每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各48例。20mg组患者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2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40mg组患者同样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予以4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种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40mg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20mg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mg辛伐他汀在脑梗死中的疗效明显优于20mg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辛伐他汀 临床疗效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外科真诠》清代知名的“全生派”中医外科著作之一,在对外科疾病的护理方面,尤其注重饮食调护、生活调摄、预防调护和心理护理,对当今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外科真诠 学术思想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近100年的新型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对病人的身体进行护理同时对病人的心里和社会进行全面的护理,即实施整体护理,在实施整体护理是要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即进行健康评估、做出全面的护理诊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 护理程序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网络成瘾,又被称之为网络过度使用或者是网络病理性使用。这种心理学病症乃是由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该心理病症的特征主要为无节制地上网,并且不顾及时间;越长的上网时间越能使自身得到满足感;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交往,甚至产生厌世的恶性情绪;为了隐瞒自己的症状,不惜向他人说谎,来证明自己并不痴迷于网络等。这种上瘾症状在主观概念上与药物成瘾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可是当前针对该症状的测试工具以及治疗方案却又非常局限。故此,本文针对网络成瘾这一心理病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该症状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 标签: 网络成瘾 心理学依据 病态网络使用 心理治疗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摘要正确认识美育在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树立起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 标签: 美育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诊断病理学不仅是一门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临床学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根据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有敬业、严谨的病理学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同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与病理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对“以病例讨论为中心”的教改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根据病理学教学进度和要求,以具体典型的临床病例为线索,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组织编排并实施教学内容。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索性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促进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通过开展实习前培训,增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以实现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变,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学习的过渡,经实践证明能有效促进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临床病理教学质量。

  • 标签: 诊断病理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互动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三七主要活性成份有三七总皂甙(PNS)、三七素(Dencichine)、黄酮、氨基酸、糖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止血、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脑组织、降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本文综述了三七总皂甙应用于保健食品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保健食品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缬沙坦胶囊。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LVEF、SV、CO和H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LVEF、SV、CO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件资料,并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结论一枝黄花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苯甲酸苄酯类、炔属化合物、当归酸桂皮酯、苯丙酸类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具有抗炎、抑菌、平喘祛痰、利尿、胃黏膜保护、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和对心血管系统的活性作用,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一枝黄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诸多心血管疾病均会产生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该类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机制、药理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在今后的临床用药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应的临床作用效果进行了具体阐述。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心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西红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其较为稀有,所以其价格较为昂贵,且其用药部位仅为柱头,其余部分均不能够使用,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其非药用部分进行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相关人士共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西红花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西红花 费药用部位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美洲大蠊生理及药理活性的不断深入了解,其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功效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内已批准上市的美洲大蠊制剂主要有康复新、肝龙胶囊、心脉隆等,各制剂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标签: 美洲大蠊提取物 康复新心脉隆肝龙
  • 简介:摘要氟比洛芬酯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由氟比洛芬和包裹在外层的脂微球组成,常用于手术疼痛和癌症疼痛的治疗。本文对其在药理、镇痛机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临床应用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临床应用疗效以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后分别给予氯沙坦钾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经临床治疗后评估疗效,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病例95.35%(41/43)明显高于常规组病例79.07%(34/43),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ARB属于是常见的治疗心血管药物,在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中发现ARB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是中药材淫羊藿、黃芪、地黄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检索近年来有关抗炎作用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对其药理研究现状加以归纳总结,为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淫羊藿苷 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 抗炎 药理
  • 简介:摘要慢性湿疹临床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粗糙、自觉有明显瘙痒及过敏症状,反复发作使用中药治疗湿疹的偏方和验方有不少,我院有治疗慢性湿疹较为有效的协定处方复方止痒方,在临床应用中患者普遍反应较好,但在使用不同形式的中药时,为验证其临床疗效是否有所差异,因此对使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治疗皮肤病(主要是慢性湿疹)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湿疹 中医药疗法 复方止痒方 药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理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中药理疗治疗,还加用针刺穴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评分显著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值得借鉴。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针刺穴位 中药理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