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简单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FLC-MS/MS)测定制剂中的含量。方法:样品以水提取、微孔滤膜滤过、离心后,通过电喷雾离子化(ESI),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m/z386.4→122.0。采用Shim-packXR-ODS柱分离,以甲醇-水-甲酸(V∶V∶V=80∶20∶0.2)为流动相,在2min内完成丁定量分析。结果:线性范围为0.05~100ng·mL-1,最低检测限为0.05ng·mL-1。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可作为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丁螺环酮 制剂 UF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治疗胃食管反病(GERD)合并心理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消化科门诊2009年8月~2011年8月接受治疗的GERD患者资料,随访内容包括烧心、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烧心、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总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纳入符合GERD诊断标准50例病例,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8±16.7岁。治疗起始剂量均为每天10mg,分二次口服,根据情况每隔三天加服5mg。有效维持量15mg(48%),20mg(32%),疗程2周~3月,大部分患者合并存在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研究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如腹泻、头痛、白细胞减少。结论有效改善GERD患者烧心、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睡眠改善,同时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丁螺环酮抗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坦度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坦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坦度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药物。

  • 标签: 坦度螺酮 丁螺环酮 广泛性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坦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坦度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和治疗后1周、4周、8周的焦虑评分和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两组总体疗效、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症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焦虑评分显著下降(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也持续降低,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治疗后1周、4周、8周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症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症患者各项睡眠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症患者(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坦度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不仅可以更高效的改善广泛性焦虑症的病情程度,同时更有利纠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病情治疗总体疗效,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

  • 标签: 广泛性焦虑症 坦度螺酮 丁螺环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别使用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51.72%,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w,HAMD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w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难治性抑郁症 辅助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2例重症监护室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S、HAMA评分(28.61±5.56)、(8.15±2.4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4.49±7.40)、(30.52±8.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HAMA评分(29.05±5.69)、(8.36±2.4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4.64±7.25)、(30.13±8.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AMA、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凝血五项及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重症监护室焦虑障碍的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螺环酮 焦虑症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利培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021.12,1年内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9例,使用治疗)和治疗组(49例,实施利培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利培联合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帕罗西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诊断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合并帕罗西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帕罗西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进行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量表(HAMA)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在10周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显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效率,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AMA、TESS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结论合并适量的帕罗西治疗焦虑症,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其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帕罗西丁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方法选取77例于我院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严格按照其就诊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66.67%)和总有效率(92.31%)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9.47%,73.68%);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参照组(36.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更为有效,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的症状,而且还能降低其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焦虑症 广泛性 丁螺环酮 治疗 临床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治疗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69例抑郁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的抑郁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1)。结论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抑郁症 丁螺环酮 增效作用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联合西酞普兰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屠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茸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周末、10周末观察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在临床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目的观察帕罗西汀的抗焦虑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57例病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和组(27例),分别口服帕罗西汀和。应用HAMD、HAMA、TESS量表在疗后1、3、5、7周进行疗效及其副反应评定。结果帕罗西汀的痊愈率(64.4%)高于(44.4%),但无显著性差异(χ^2=0.825,P〉0.05);其显效率(84.81%)与(74.8%)相近。帕罗西汀见效快,副作用发生率低而轻微。结论帕罗西汀抗焦虑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 标签: 帕罗西汀 丁螺环酮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联合治疗老年焦虑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84例老年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联合的方式治疗。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同期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各个项目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疏导联合治疗老年焦虑症相比较单纯的心理疏导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强迫、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对治疗老年焦虑症疾病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效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焦虑症实行帕罗西汀配合在临床中的疗效实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50例有焦虑症的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选择帕罗西汀配合,对照组则只给予帕罗西汀口服进行医治,一个疗程为60天。使用TESS和HAMA量表来判定药品的副反应以及医治情况。结果研究组不仅在总体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且TESS与HAMA评分上也优出对照组许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焦虑症患者实行帕罗西汀配合医治的效果明显,而且药物的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以我院2019.1~2019.12内收治的4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西酞普兰治疗)和观察组(24例,常规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抑郁症量表评分(HAMA)。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常规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增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焦虑症患者使用联合帕罗西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实验对象为我院确诊的70例焦虑症患者,随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焦虑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在使用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治疗效果 丁螺环酮 焦虑症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焦虑症患者使用联合帕罗西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实验对象为我院确诊的70例焦虑症患者,随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焦虑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在使用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治疗效果 丁螺环酮 焦虑症 帕罗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