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在脑瘫康复中,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从中医学对小儿脑瘫的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脑瘫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和研究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

  • 标签: 小儿脑瘫 中医 中药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分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分证论治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瘀血证22例,寒湿凝结9例,痰瘀互结9例,经治疗有效22例,改善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程,酌情攻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若以血瘀为主,当破血逐瘀,兼理气行滞;痰瘀为患,当导痰消积,软坚散结;兼寒者,散寒祛瘀;夹热者,则宜养阴清热,活血行瘀。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辩证 分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联合熏洗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肛肠科诊治的92例肛裂患者纳入此次临床研究中,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探究组同时进行熏洗治疗,连续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比组为80.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疼痛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取中医辨证联合熏洗治疗肛裂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良好恢复,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熏洗 肛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髁间骨折的中医手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胫骨髁间骨折患者20例手法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随方1~2年,其中X线显示,2例平台关节恢复平整或骨折片向下移位1mm之内,2例膝关节伸直、下肢对线均正常,屈曲限度不超过10度,行走均正常。结论胫骨髁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要求准确复位,有效的固定和早期合理练功活动。

  • 标签: 胫骨髁间骨折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占比57.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4例,占比35%,总有效率72.5%。结论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将这种治疗方法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医补气活血法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其病理表现,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病机分析,提出其诊断依据及其治疗方法。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失和降,瘀毒互结,本虚标实。益气和胃健脾、化瘀止痛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大法。并附临床验案二则。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慢性肾于肾炎患者30例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中医治疗应彻底消除湿热余邪,扶助正气,消除诱因,才能有效的防治本病的复发。

  • 标签: 慢性肾于肾炎 辩证治疗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疗在肿瘤中医护理中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共100例,随机将这100例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观察组病人进行常规饮食护理,给予对照组肿瘤病人在常规饮食护理上加上中医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肿瘤病人病情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的人数分别是14、31、5人,所占的比率分别是28%、62%、10%;对照组病情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的人数分别是7、27、16人,所占的比率分别是14%、54%、32%。两组患者不论是在饮食状况还是病情状况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在治疗肿瘤有着不错的临床效果,肿瘤病人在接受中医食疗后,能有效的改善病人饮食习惯以及改善病人病情,中医食疗治疗肿瘤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 标签: 食疗 肿瘤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78例胃脘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治愈54例,占69.23%;明显好转19例,占24.36%;无效5例,占6.41%。总有效率为93.59%。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脘痛 辨证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行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偏头痛,临床控制20例(50.00%),显效13例(32.5%),有效4例(10.00%),无效2例(5.0%),临床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疗效良好,临床症状改善。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辩证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医院就诊的200例经络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的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的针灸治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患者的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5年1月-2016年收治的35例中风偏瘫患者,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风偏瘫患者经针灸康复治疗,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结论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理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效率,患者自理能力提高。

  • 标签: 中风偏瘫 中医针灸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面神经炎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治愈47例,明显好转10例,无明显改变3例。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面神经炎配合外敷,针灸,提高临床疗效,收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神经炎 中医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为日后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眩晕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是眩晕的高发年龄,且以女性患者居多,而患有眩晕疾病的病因主要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有关,中医角度以痰湿中阻型为主。结论眩晕的发生与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的关系,且在眩晕疾病的临床预防中应该多加对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患者的排查,有效的提高疾病预防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根据血热动血、血瘀动血等病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病久脾虚不摄、邪毒壅遏脉络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血热动血证、气不摄血证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过敏性紫癜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意义深远。

  • 标签: 中医 过敏性紫癜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炎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炎患者36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十二指肠炎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炎 中医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点护理服务流程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护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取相应的护理接触点,与2016年至2017年期间根据相应的服务流程开展护理服务。分别在两个时期选择5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两个阶段患者比较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接触点服务流程能够对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相应的规范作用,同时,护理人员的素质得以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持续改善,对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 接触点服务流程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