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离心方法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无偿献血收集的悬浮红细胞36袋(ALT〉40U·L-1),随机分为中速、变速、高速3组,每组12袋。采用人工三联袋生理盐水洗涤法,分别以不同离心速度制备洗涤红细胞,制备完毕后检测其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清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及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结果3组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血浆蛋白清除率、上清蛋白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速组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清除率、血红蛋白含量及溶血率指标明显优于变速组与高速组(P〈0.05)。结论在满足洗涤红细胞制备标准的情况下,采用中速离心方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质量较高。

  • 标签: 离心方法 洗涤红细胞 白细胞清除率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放射性131碘治疗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出本科室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34例甲状腺癌患者,均应用放射性131碘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水平变化。结果乳头状癌组与滤泡状癌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淋巴细胞水平则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淋巴细胞水平则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淋巴细胞水平则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放射性131碘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其对白细胞的影响是一过性,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 标签: 甲状腺癌 放射性131碘 白细胞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烟雾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烟雾病患者和同期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烟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烟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HGF的表达。结果烟雾病组患者血清HGF浓度为(1108.320±290.811)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HGF浓度为(720.496±112.579)pg/mL,烟雾病组H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5,P<0.05)。结论HGF可能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在烟雾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烟雾病
  • 简介:【摘要】在贮存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红细胞的扩张血管活性及变形能力等生理活性之所以发生下降或丧失,一项主要原因便是红细胞流失了大量的一氧化氮( NO)。在此种形势下,为将贮存红细胞 NO流失问题有效解决,充分确保红细胞输注的安全、有效进行,就需要对体内循环系统中 NO的作用机理及亚硝基血红蛋白( SNO-Hb)的调节机制等展开全面分析。本文就 NO在在贮存红细胞中的重要意义展开综述。

  • 标签: 一氧化氮( NO) 贮存红细胞 生理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霉素对H9C2细胞的影响,为阿霉素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多柔比星(1、2、4、6、10ug/ml)与H9C2心肌细胞培养6、12、24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算不同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的细胞抑制率。结果阿霉素剂量从1-10ug/ml均能抑制心肌细胞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剂量阿霉素对心肌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致心肌细胞坏死和调往率增加。

  • 标签: H9C2心肌细胞 阿霉素 细胞抑制率
  • 简介:摘要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院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专业课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最终的学习成绩与授课老师的授课方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对以教师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与以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调研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可知,以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互动为主的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以教师的传授为主的学生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抗生素联用治疗血白细胞升高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50例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激素联合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常规组患者中治疗的有效率为 64%;联合组患者中治疗的有效率为 88%。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后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出现下降的现象,但结果主要表现为联合组的患者更加良好的效果。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 0.05)。结论:在使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对白细胞升高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效果,明显地对血白细胞升高的现象进行控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激素 抗生素 血白细胞 突发性耳聋
  • 简介: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6例MC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66例患者男女比例3.71∶1,发病中位年龄为59岁,AnnArbor分期以Ⅲ-Ⅳ为主(90.9%)。R-HyperCVAD化疗方案的CR率最高,达到55.6%,其次为R-CHOP方案,CR率为44.4%。预期5年OS为35.5%±11.5%,预期5年PFS为8.8%±5.6%。患者起病时WBC异常(〉10×10^9/L或〈4×10^9/L),LDH异常,骨髓受累及,Ki-67指数,是否合并B症状,发病时MIPI分期是否为高危组及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均为M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CL患者预后较差,多见于男性,易累及骨髓及胃肠道等结外部位,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临床特征 利妥昔单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MRI扫描在诊断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方面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30例,均进行MRI检查,并对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做对比。总结MRI的诊断价值及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在MRI成像中的共同特征。结果3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14例,脑膜瘤16例;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1为等、略高信号,囊变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实性成份呈等略高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多呈分叶状,瘤体内血流丰富,以等TW1、等TW2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瘤体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热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其选择无发热的健康体检人40例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细胞染色镜检。结果经过测定,观察组的HCT、MCV、RDW-SD、MCH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而MCH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发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细胞状况有一定的关系,血细胞状态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变化。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发热疾病 诊断 染色镜检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FOXMl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1期),CNKI、WanFangData和CBM数据库,搜索关于FOXMl表达与NSCLC预后相关性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30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8个队列研究,共7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OXM1在肿瘤Ⅲ-Ⅳ分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分期[OR=2.24,95%CI(1.25,4.01),P=0.00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XM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HR=1.77,95%CI(1.42,2.22),P〈0.00001]和无病生存期[HR=I.96,95%CI(1.04,3.17),P=0.04]明显短于低表达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FOXM1表达与NSCLC的分期密切有关,且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FOXM1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META分析
  • 简介:背景: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开始探讨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还尚未深入到对骨细胞、成骨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激素可以增加Wnt信号途径中的拮抗分子Dickkopf-1。目的:通过探索Dickkopf-1与细胞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了解Dickkopf-1及细胞凋亡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全髋关节置换术取下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标本14例作为实验组,新鲜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标本8例作为对照组。电镜观察骨细胞形态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空缺骨陷窝,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ickkopf-1表达。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的Dickkopf-1表达率与骨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空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组Dickkop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实验组中Dickkopf-1表达率与骨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623);⑤结果表明,Dickkopf-1与细胞凋亡共同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过程,Dickkopf-1水平升高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骨细胞凋亡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激素 骨坏死 细胞凋亡 DICKKOPF-1
  • 简介: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一种肿瘤,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高血压。迄今为止,国内外报告过若干例表现有发热症状的嗜铬细胞瘤病例。笔者诊治1例以不明原因发热为唯一临床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且实验室检查提示显著的炎症状态,而无高血压等其他嗜铬细胞瘤的典型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炎症状态 临床表现 高血压 阵发性 持续性发热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5例SCI患者,给予UC-MSCs鞘内注射治疗,共46疗程,每次输注细胞1×106cells/Kg,1次/周,4次为1个疗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ASIA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功能评价量表(IANR-SCIRFS),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35例患者中22例有效,有效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其痛觉、触觉、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9例有效的患者接受了2~3个疗程治疗,7例疗效有进一步提高。25例不完全性SCI患者有效率达88%,10例完全性SCI患者均无效。治疗后个别患者出现头痛、腰痛或发热,均在1~3d内消失。随访45~114个月(平均84个月),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患者疗效稳定。结论UC-MSCs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改善大部分不完全性SCI患者的神经功能,多疗程治疗有可能使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鞘内注射
  • 简介:目的总结MRI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2016年3月有关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MRI技术种类丰富,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和各种功能成像,通过监测水扩散、血供、代谢和血氧水平等多种形式,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但各种MR成像序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论MRI在评价HCC患者TACE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成像序列联合使用效果会大大增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MRI在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栓塞 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