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11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80例病人有严重或非常严重冠脉病变,38例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手段,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作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行灌注栓塞治疗.结果有效率81.6%(71/87),灌注栓塞后34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30例作放射治疗,8例作全身化疗,8例作姑息性治疗,2例门诊观察,余5例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栓塞后79例阴道上段,穹隆部有不同程度缺血改变,1例阴道膀胱瘘合并盆腔脓肿,3例阴道宫颈破溃,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尿失禁.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是治疗宫颈癌有效的辅助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子宫动脉 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IMT,调查动脉硬化相关因素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00),随着病程的延长,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加(P=0.000);IMT≥1mm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IMT〈1mm的患者发生率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大血管病变、病程、粥样斑块形成关系密切,检测IMT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大血管病变,从而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血管内膜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经腹超声与子宫内注入等渗造影剂已成功用于检查和诊断宫内外病变,但患者必须要求憋尿才能进行超声检查,且不易获得满意声像图.经阴道超声分辨率高,结合宫内造影的液体作用改善了声像图质量,能方便、正确评价宫内病变.本文旨在评价本法对宫内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作用.

  • 标签: 宫内 诊断价值 造影 经阴道超声 宫腔 病变
  • 简介:近15年来我们采用双分道冲洗引流治疗腰腹部深部窦道、脓肿34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双腔引流管 分道冲洗 窦道 脓肿
  • 简介:目的比较内超声(EUS)和螺旋CT(S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EUS和S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同时比较EUS和SCT对诊断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判断T分期,EUS准确率为86.8%(59/68),SCT准确率为70.6%(48/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N分期,EUS的准确率为67.6%(46/68),SCT的准确率为63.2%(43/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判断直肠肿瘤浸润深度优于SCT,但两者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腔内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1临床资料 空军总医院肾病科留置长期双导管患者12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44~86岁,原发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炎5例、药物肾炎1例.12例患者均选择颈内静脉为插管部位,选用双带Cuff导管.12例留置导管时间2~15个月,平均6.7个月.血液透析715例次.其中发生血流速<200ml/min6例,插管处皮肤感染3例,导管相关感染2例,局部渗血3例.

  • 标签: 永久性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防护 导管相关感染 慢性肾炎
  • 简介: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的病率近20年来逐步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全系膜 切除技术 直肠全系
  • 简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法预料的外科问题,在翻修手术远多于初次髋手术。除非事先为潜在性的需要作了充分的评估,否则在中常会遇到未预计到的需要,如特殊器械、植入物、骨移植或其他事项。对并发症的评估也极为重要,这样才能与患者取得共识同意手术。术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髋翻修的特殊危险。术前策划是施行翻修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个有组织的工作步骤,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危险,减轻压力,并增加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全髋翻修手术 术前 骨科教程 围手术期并发症 全髋翻修术 手术成功率
  • 简介:背景:对有症状的退行性腰椎间盘病的治疗非常有挑战性。一些因素会影响椎间融合的效果,短期的影响因素有假关节形成,长期的影响因素有髂嵴供骨处的疼痛和相邻节段的退变。椎间盘置换能长久地缓解患者的这些症状。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应用Prodisc行椎间盘置换术后随访7~11年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方法:1990至1993年,64例患者接受单节段或多节段椎间盘置换。平均随访时间为8.7年。通过手术前、后腰痛、神经根病、伤残和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分来评估临床效果,同时也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通过分组来分析性别、年龄小于45岁、既往手术史和多节段手术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结果:术后平均8.7年,患者的腰痛、神经根痛、伤残和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分明显改善。55例得到完整随访的患者中有33例结果为优,8例为良,14例为差。性别和多节段手术对结果没有影响。年龄小于45岁和既往有腰椎手术史对结果有微小但明显负面的影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任何患者出现假体松动、移位或机械性失败。5例患者出现与入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Prodisc腰椎椎间盘置换似乎对治疗症状性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性别和多节段手术并不影响疗效,而腰部手术史和年龄小于45岁对疗效有轻度的不良影响。接下来需要对这一组患者进行更长期的随访并对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椎间盘置换术 腰椎间盘病 术后随访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既往手术史 治疗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制备吗啡及琥珀酰吗啡的抗原,评价二种抗原诱导小鼠产生抗体效价的差异及其对吗啡致依赖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琥珀酰吗啡,将吗啡及琥珀酰吗啡与BlueCarrier(BC)蛋白交联,与福氏佐剂等比例混合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抗体与吗啡的体外结合能力;观察免疫小鼠对吗啡的依赖能力.结果二种交联物免疫小鼠第9周血清中平均抗吗啡抗体滴度均超过1∶8000,其中M-6-S-BC组效价强度较M-BC组高,且效价维持时间较久;M-BC组及M-6-S-BC组与吗啡依赖组比较15min内体重减轻、跳跃次数及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二组抗体对吗啡的抑制率能达50%以上.结论二种载体蛋白交联物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吗啡抗体,并使免疫小鼠对吗啡的成瘾性降低.

  • 标签: 吗啡 抗原 制备 免疫效果 药物依赖
  • 简介:眩骨远端骨骺分离是指肱骨远端的4个未骨化或未完全骨化的骨骺损伤,在儿童肘部创伤中较为少见。在X线诊断中,易与肘部骨折脱位相混淆,造成误诊,影响治疗甚至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本文结合我院1993年~2001年收治的6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病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儿童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 误诊 原因分析 诊断
  • 简介: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表现为:(1)管壁弹性下降;(2)静脉萎缩变化、管壁变薄、脆性增加;(3)皮肤沿静脉出现树叉形黑色斑;(4)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且显示不良”。虽然常规保护静脉方法对减轻静脉损伤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静脉留置 化疗药物 颈外 给药途径 静脉损伤 高浓度药物
  • 简介:静脉穿刺是采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操作,静脉穿刺前的局部清洁、消毒及穿刺后的局部保护,除对血液安全有重要意义外.对献血员的安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采血前用流动水洗手臂,合理掌握消毒面积及对静脉穿刺后局部正确处理等环节上,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等.可有效控制献血者静脉穿刺部位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穿刺部位 献血者 局部 献血员 反应 流动水
  • 简介:应用14项反映血管壁、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指标,对112例DVT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并对8只家兔做颈总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结果表明,Fg:Ag和rWFAg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P<0.001);AT-Ⅲ:Ag、pc:Ag和pc:a明显低于正常值(P<0.001);PLG:Ag、PLG:a和PL:a也降低(P<0.01,<0.001和<0.05)。由此可见,DVT的发病机理与血流郁滞、血液成分改变和血管壁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流郁滞 凝血 抗凝 纤溶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在显微镜下行清创术,中仔细寻找损伤的静脉,然后将其吻合,建立血运以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14例撕脱皮肤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正常,皮肤感觉在3个月~1年内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吻合静脉 修复 手掌 皮肤逆行撕脱伤
  • 简介:目的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对12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中心静脉置管通畅,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感染 空气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