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来我院进行妇科病体检的女性患者,共计3389例,以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级别、HR-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将病理检查结果同TCT及ASCUS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结果:不同年龄组宫颈癌病变分布结果显示,25岁及以上年龄组均存在宫颈癌病例,45~54岁、≥55岁年龄组的HSIL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

  • 标签: 宫颈癌 HPV TCT 诊断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ELISA(酶联免疫检测)联合NAT(核酸检测检测在降低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血站2018年1月开始至2021年1月期间采集的献血者标本15.5万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标本先做两次ELISA检测,两遍结果都是阴性的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结果:15.5万例献血者标本中第一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755例,阳性检出率5%,第二次ELISA检测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868例,阳性检出率5.08%,147132例献血者标本再做一次NAT检测检查出乙肝病毒基因(HBV-DNA)538例,阳性检出率0.037%。结论:两次ELISA检测与一次NAT检测对比发现ELISA检测存在漏诊情况,ELISA联合NAT检测检出率更高,能有效减低乙型肝炎病毒(HBV)输血感染,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者68例,比较不同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以及血常规、超敏CPR指标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最高(P<0.05);支原体肺炎患者血常规、超敏CRP等指标水平与健康群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具有极高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常规 超敏CRP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者68例,比较不同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以及血常规、超敏CPR指标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最高(P<0.05);支原体肺炎患者血常规、超敏CRP等指标水平与健康群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具有极高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常规 超敏CRP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失控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中心接受血清学检验疑似艾滋病感染者共83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临床研究。经采集受检者血液样本后,先行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其后行实验室综合检查。以实验综合检查结果为准,经收集酶联免疫吸附检验结果失控样本临床资料后,分析失控原因。结果: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检验结果后可知,确诊12例,漏诊2例、误诊4例;经收集确诊患者,漏诊、误诊患者基线资料后,经对比分析后可知检验试剂选择、样本管理、检验操作因素是导致最终检验结果失控的主要影响因素类型。结论:在艾滋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加强检验试剂选择、样本管理质量及检验操作规范性管理,对降低检验结果失控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艾滋病病毒抗体 临床检验 失控原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甲状腺患者临床功能诊断过程当中,采用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患有加装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检测后的监测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T3、FT4水平值与对照组检查人员相比较高(P<0.05);观察TSH值情况对照组检测人员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TT3、TT4水平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监测人员(P<0.05)。结论: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疾病的患者,采取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它可以有效的在临床诊断当中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临床功能诊断 检测结果 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集中采样过程中实施有效管理重要性。方法:按照管理差异对1682例核酸检测样本进行分组,时间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检测集中采样时841份样本在采样时行常规管理(对照组),剩余均开展针对性管理(观察组),分析管理后采样合格情况、患者对采样工作开展配合度、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总采样合格显著偏高,采样工作开展配合度偏高,管理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得分观察组偏低,(p<0.05)。结论: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集中采样过程中实施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提升患者对工作开展配合度,提升整体采样合格率,预防或减少核酸试管内无拭子、试管盖未拧紧致运送过程中生物保存液泼洒、核酸试管内未检测出细胞、手消毒时消毒液未干,患者信息无法识别、试管内无生物保存液等不良事件发生,稳定患者良好心态。

  • 标签: 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采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疫情防控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管理方法。方法 设置专门核酸集中采样区域,同时强化管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2020年6月1日-2020年11月31日,采集26541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本,日采样量最高1956例次,核酸标本采集采样合格26534例次,占比为99.97%,其中7例次采样不合格,其中核酸试验中未检测出细胞、试管中无生物保存液、手消毒时消毒液未干、试管盖未盖好导致转运时生物保存液泼洒分别有2例、1例、3例、1例。结论 疫情防控下,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集中采样管理的重视,有助于采样质量提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核酸检测 采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2月选择148例因乙型肝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对其实施血常规、凝血功能检验,将其作为本次调研的研究组。另择同期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进行对照,并将其作为本次调研的对照组。对研究组、对照组受检者实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总结与探究检测结果。结果 对照组PT指标水平与研究组对照较低,FIB指标水平与研究组对照较高,APTT指标水平与研究组对照较低,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测 诊断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铁路运行期间旅客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选2022年运行的旅客列车15列,进行随机采集,采取饮用水样500ml,重点检测其微生物情况。结果:水箱水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低于总大肠菌群合格率(P

  • 标签: 铁路旅客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卵巢肿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快速病理切片检测的实践效果并对其作用进行评价。方法:调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测的294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标本均是术中送检新鲜组织,由高年资有经验的病理诊断医师根据需要取材后制备成恒冷冰冻切片,大的标本视肿瘤情况酌取3-5片,小的标本酌取2-3片,剩余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同时检测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类,并将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二者的符合率。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测总诊断符合率为92.5%(272/294),其中良性肿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交界性肿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3%(20/24),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对恶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100%(真阳/真阳+假阳),对交界性及良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14/16)和100%(68/68),判断肿瘤起源的正确率为95.9%(282/294)。结论:冰冻切片病理检测是术中确定卵巢肿瘤性质和决定手术方案的一种准确、快捷和可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冰冻切片病理检测 卵巢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孕妇产前ToRCH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968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总结孕妇ToRCH免疫球蛋白M抗体(IgM)、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结果。结果:孕妇弓形虫(ToX)- IgM、风疹病毒(RV)-IgM、巨细胞病毒(CMV)-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1%、3.41%、0.52%,ToX-IgG、RV-IgG、CMV-IgG、疱疹病毒Ⅰ+Ⅱ(HSVⅠ+Ⅱ)-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65%、91.01%、97.21%、92.77%。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孕妇产前ToRCH检测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析 孕妇产前检测 ToRCH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择非妊娠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和健康无并发症的妊娠女性(妊娠组)各150例,对比分析健康对照组与不同孕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及健康对照组与妊娠女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结果:妊娠期女性的FT4、TT4水平会随着妊娠期的进展而逐渐降低,且妊娠中期及妊娠晚期孕妇FT4、TT4水平明显低于非妊娠健康女性(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检测 妊娠妇女 应用价值 准确性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接着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食品药品 检验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社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时,探讨LDCT检测、TCT检测及LDCT联合TCT检测的价值。方法:针对2020年9月18日-2021年3月18日招募的2162例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共筛查出患者50例,筛查方式均选择LDCT检测和TCT检测,并以后续病理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针对LDCT检测结果、TCT检测结果及LDCT联合TCT检测结果三组数据的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2162例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中,经最终病理确诊患者有50例,经LDCT检测检出患者45例,经TCT检测检出患者39例,经联合检测检出患者48例,LDCT联合TCT检测的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指标更高。结论:LDCT联合TCT检测能有效检出肺癌患者,且其敏感度、特异性和检出率均与最终确诊结果保持高度一致。

  • 标签: 肺癌 LDCT检测 TCT检测 敏感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应用及其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入院接受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革兰氏染色法检测滴虫、真菌以及线索细胞等。结果:滴虫性阴道炎124例(25.56%),真菌性阴道炎168例(34.88%),淋菌性阴道炎43例(8.76%),细菌性阴道炎82例(16.84%),其他阴道炎73例(14.76%)。结论:阴道分泌物检测对于确诊阴道炎疾病及划分所述类型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丰富。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革兰氏染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痰涂片以及痰培养检测对肺结核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将全部患者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分别采用痰涂片以及痰培养检测,观察对其检测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痰涂片的检测阳性率,A组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痰培养的检测阳性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痰涂片检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对抗酸菌检测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染性相比痰培养要低。所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对其检测方法,从而保证对其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肺结核病 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治疗中给予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以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为基础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胸部X线结果转阴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 PCT及CRP水平对比结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炎治疗中给予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快速判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检测 老年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输血前为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的意义和结果。方法 在手术室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出4241例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在术前、输血前为其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和意义。结果  TP阳性率是1.48%(63/4241),HBV阳性率是1.11%(47/4241),抗-HIV阳性率是1.39%(59/4241),抗-HCV阳性率是1.77%(75/4241)。结论  对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可及时发现感染情况,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力,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职业暴露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四项传染病指标 输血前 术前 检测意义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在抑郁症患者个体化用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组的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基因检测指导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指导组实施基因检测并根据药物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凭医师用药经验进行治疗。比较指导组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量表(CGI-SI)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总分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较治疗前评分,指导组患者的CGI-SI和HAM-D17量表评分均值在第2周后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01)。在治疗第4到12周内,指导组的应答率和缓解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第6,8,10和12周有统计学差异。在12周,指导组和对照组的应答率与缓解率分别为83.3%,63.3%(P = 0.045)和63.33%,36.67% (P = 0.039)。以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基因检测可提高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和个体化用药。

  • 标签: 药物基因检测 抑郁症 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