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为制定SARS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研究,使用SPSS软件分析我院SARS患者的住院病历特点及转归,分析不同时间开始抗病毒治疗对T细胞亚群以及预后的影响,以初步探讨SARS抗病毒治疗的时机.结果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的延迟,T细胞亚群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病死率逐渐上升;发病3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治愈率可达100%,而在发病第4~7天时才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病死率已超过文献报道(6.5%)水平.结论发病3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药物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了解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BV感染谱的相关性.方法用S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基因型分型方法,对44例携带者、70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9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感染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结果①177例感染者HBV基因型C型130例(73.5%)和B型43例(24.3%),偶见D型1例(0.6%),未定型3例(1.7%).②各种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HBV携带者的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结论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以C型和B型为优势基因型,与我国北方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相似,但亦有少数其他基因型存在.HBV基因型C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山西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肝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例高达30%,其中50%来自于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本研究对HBsAg阳性的孕妇行被动免疫(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以探讨其对HBV宫内感染的预防作用和可能机理,从而找出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HBV 宫内感染 阻断
  • 简介:重症监护室,随着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现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VAP4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并探讨防治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
  • 简介:重症胰腺炎(SAP)早期即有渗出,有些甚至可以导致大量血性腹水,引起全身毒性症状,腹腔灌洗和引流可明显减轻症状,达到治愈的目的。我院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将其技术应用于SAP的灌洗治疗,克服了手术引流创伤大、灌洗引流不彻底的问题。现将我们在灌洗前后的护理做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胰腺炎 腹腔镜置管 冲洗引流 护理
  • 简介:患儿男,7岁.因腹痛3d,于2003年11月3日下午来我院就诊.家长代述病史:3d前患儿开始腹痛,曾呕吐过1次,为胃内容物,大便正常,仅于来诊当日解稀便1次.在外院检查:WBC14.0×109/L,腹部B超未见异常.

  • 标签: 头孢克洛 皮肤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儿童 青霉素过敏
  • 简介:针对小儿头皮静脉纤细,穿刺时回血不明显、继续进针易穿破血管壁,小号头皮针易阻塞等特点,使用双重水止,回血快,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按常规静脉输液准备用物,另备一把止血钳或一个水止,无菌头皮针(4号-5号)排气安上头皮针,再排尽空气,在输液管水止与墨菲氏滴管之间夹一把止血管钳,常规消毒,进行穿刺,当针头斜面进入皮下时松开下面水止,管内压力随之减小,缓慢进针,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即见回血,松开止血钳固定,穿刺成功。临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由于用了以上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墨菲氏滴管 针头斜面 进入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 操作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对小儿精神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健康查体筛查出的中-重度贫血患儿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商测试.结果贫血组与正常组幼儿操作智力比较,两组经t检验,t=2.1913,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的语言和总智商比较,经t检验,t值分别为2.760,3.090,P值均小于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对精神智力发育迟滞的患儿应注意贫血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小儿 智力发育 智商测试
  • 简介:临床上判断。肾功能的指标较多,目前通常以尿素氮(BUN)、肌酐(Cr)、作为判断指标肾功能试验较为常见,但BUN、Cr在。肾功能损害早期往往不一定增高,并不能如实反映。肾脏改变程度,为此,我们通过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探讨其对。肾病尤其是小儿早期。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诊断 Β2-MG 血清 早期肾病 BUN 小儿
  • 简介:自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用5%碳酸氢钠治疗小儿腹泻30例,并选择对照组30例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碳酸氢钠 治疗 小儿 腹泻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出现麻醉时间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I组(40例)和Ⅱ组(30例),I组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体重)和咪唑安定(0.5mg/kg体重)混合液,Ⅱ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结果:I组92.5%患儿配合,与Ⅱ组(23.03%)有显著性差异(P<0.01),I组92.5%患儿易与父母分离,与Ⅱ组(96.67%)无明显差异(P>0.05),I组90%患儿静脉穿刺时合作安静,与Ⅱ组(9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10min,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前HR,RR及SpO2均稳定正常,I组用药后10min,10%的患儿唾液分泌增加,与II组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后II组有3%(10%)患儿出现呕吐反应,结论:表明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镇静和镇痛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利于进一步的麻醉准备及实施麻醉。

  • 标签: 小儿 氯胺酮 咪唑安定 临床观察 麻醉 术前用药
  • 简介:目的验证肝得宁片对病毒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Sureau等建立的能够体外复制表达HBV的传染细胞株-2.2.15细胞株,从体外角度,对肝得宁片的抗HBV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肝得宁片对2.2.15细胞产生50%的抑制作用浓度为9.18mg/ml,无毒性浓度为4mg/ml。肝得宁片在无细胞毒性浓度范围内,随着肝得宁药液浓度增加,对表面抗原、e抗原的抑制程度亦增加,提示肝得宁片对2.2.15细胞HBsAg、HBeAg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本实验从细胞水平证明肝得宁片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理论上对肝得宁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验证,对肝得宁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抑制作用 无细胞毒性 治疗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 抑制程度 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