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因患有股骨头坏死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判定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MRI检查的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在Ⅰ、Ⅱ期疾病诊断中均高于CT检查(P<0.05),而在Ⅲ、Ⅳ期疾病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利于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实施。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微小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肺微小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检查,回顾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比较良恶性结节影像学征象的不同。结果:经最终临床病理诊断确定,80例肺微小结节的患者中,属于良性结节的患者47例,属于恶性结节的患者33例,恶性结节组出现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结节边界模糊、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混杂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不仅能有效检出肺微小结节的存在,还可以通过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微小结节 CT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CT能谱曲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1年2月间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共有55人,通过病理分析确认28人为良性,27人为恶性,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通过能谱 CT开展平扫和增强扫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率、能谱曲线斜率。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碘-水浓度、标准化碘浓度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值都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CT能谱曲线能够准确清晰地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 标签: CT能谱曲线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癌放疗过程中应用CBCT引导,分析其不同配准方式纠正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在首次治疗影像位置验证中,获取CBCT图像,使用离线配准的方法,比较胸部标准配准方式,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胸部标准+靶体积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结果: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摆位中,CBCT能较好的纠正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时需结合靶体积或肺组织。

  • 标签: 肺癌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CT增强扫描进行造影剂注射时,极易发生外渗情况,分析细节护理对外渗发生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患者84例,均在2020年8月-2022年2月入院,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加用细节护理,各42例,比较两组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95.24%VS76.19%](P<0.05);外渗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2.38%VS19.05%](P<0.05)。结论:经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CT增强扫描患者的造影剂外渗情况,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采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CT进行诊断检查。结果:患者进行检查后CT表现常见两侧肺管壁加厚,支气管管壁加厚呈现为轨道征,55例患者出现肺气肿以及肺大泡,40例患者产生浸润性病变或者磨玻璃现象,33例患者出现线状影,28例患者产生蜂窝影,20例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52例患者出现结节影像。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协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变程度,将其他疾病干扰排除。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CT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采用CT与X线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纳入对象为:上述时间内,由我院接收并实施诊疗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77例。为其先后实施CT检查和X线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对肺癌及肺结核的鉴别更为准确,总检出率更高(94.81%>83.12%),而在其他类型病变的检查中,两种方式则未见显著差异;同时,CT检查的灵敏度更高,但就特异度而言,两种方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中,CT检查的优势更加显著,特别是针对肺癌及肺结核的诊断更为准确,有助于医师尽早展开对症治疗,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CT检查 X线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股骨头坏死采取CT检查或MRI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诊断率、分期情况以及各分其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经病理或随访证实36例患者共计有56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相比较而言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P<0.05);MRI对Ⅰ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螺旋CT检查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斑片状高密度影、单一囊变的分别有34髋(68.00%)和40髋(80.00%);MRI检查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单一囊变的分别有6髋(10.71%)、37髋(66.07%)、41髋(73.21%)、39髋(69.64%)。结论:螺旋CT以及MRI均可有较检出股骨头坏死,相比较而言,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CT MRI 股骨头坏死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筛查过程中应用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入院疑似肺癌患者中选取40例,为患者实施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期符合率。结果:病理确诊阳性30例,低剂量螺旋CT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对比胸部DR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肺癌Ⅰ期符合率较高,相比胸部DR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Ⅲ期对比指标相近(P>0.05)。结论:肺癌筛查过程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使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

  • 标签: 胸部DR 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共计500例,利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50例,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别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肝内、肝外病灶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97.2%,对照组阳性诊断率7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对小肝癌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但仍存在不足,可将两种方式综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 要: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CT增强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式,造影剂是该诊断方式的必用药物,是让血管显影的一种物质。在造影剂注射到受检者体内后,可由于压力过大出现造影剂外渗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不良影响,检查安全性不高。因此,选取合适护理方式预防CT造影剂外渗十分重要。本文是对CT造影剂外渗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并对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外渗后护理内容进行总结,为日后护理相关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T造影剂外渗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治疗与护理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CT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患者诊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一般数据,本次研究中调选70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时,由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是应用CT血管造影检查,在检查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判断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CT血管造影针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确诊率为68(97.14%),诊断质量良好。结论:在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时,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配合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CT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MRI各个部位检出情况对比、患者满意率、病症检查准确率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病症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5%和97.50%,均高于参考组的82.50%和87.50%。同时从两组患者的病症检查情况来看,研究组也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MRI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 价值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MRI各个部位检出情况对比、患者满意率、病症检查准确率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病症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5%和97.50%,均高于参考组的82.50%和87.50%。同时从两组患者的病症检查情况来看,研究组也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MRI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 价值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双源CT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患者共34例,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双源CT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以及信号噪音比。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采用双源CT进行检查,能够降低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提升图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源CT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 要: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CT增强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式,造影剂是该诊断方式的必用药物,是让血管显影的一种物质。在造影剂注射到受检者体内后,可由于压力过大出现造影剂外渗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不良影响,检查安全性不高。因此,选取合适护理方式预防CT造影剂外渗十分重要。本文是对CT造影剂外渗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并对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外渗后护理内容进行总结,为日后护理相关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T造影剂外渗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治疗与护理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胸部CT诊断的价值。 方法: 采用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部CT检查的38名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并选用同期3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检查结果中CT检查影像学表现呈现明显差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胸部CT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可根据病灶分布进行诊断。

  • 标签: 胸部CT 艾滋病 肺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单发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诊断中行CT诊断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单发肺结核空洞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癌性空洞患28例(作为观察组),试验起始于2021年1月内,终止于2023年10月内,对各个患者进行CT诊断,比对诊断结果。结果:两组相比,对照组空洞面积更小、空洞厚度更薄、上叶尖后端与下叶背段空洞分布率更高、毛刺征率更低、分叶征率更低、气液平面征率更低、偏心空洞征率更低(P<0.05)。结论:通过CT诊断能够发现单发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癌性空洞患者的空洞面积及厚度出现明显增加变化,且表现为毛刺征、分叶征、气液平面征、偏心空洞征。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可对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单发肺结核空洞 癌性空洞 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