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  2007年法国龚古尔奖获奖小说中文版即将出版,译者胡小跃为此对作者勒瓦进行了专访,请作者谈了他的生活情况、创作情况和对法国文坛的看法,并重点解析了他的这部获奖作品.……

  • 标签: 再现声音 勒鲁瓦访谈 声音龚古尔
  • 简介:第六届奖的五篇获奖中篇小说在风格上各有不同,但多能竭力开掘人物的内心,对于人性的观察进入到潜意识层面,从而写出人心中的鬼气,人性隐微深处的光明与晦暗,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庸常、善恶并存的状态。在叙事手法上,也多少都带有先锋写作的印记,显现出先锋叙事介入现实世界的努力。而当先锋文学所指向的经验、形式、意识形态已经破产或者无法批判,面对新的形势和经验,先锋作家如何由“破”向“立”,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先锋的遗产该如何继承,这是先锋以后的作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 标签: 鲁奖 中篇小说 鬼气 先锋叙事
  • 简介:女性始终是彼特舍芙斯卡娅小说中最重要的视域之一。其女性小说的“非主流”叙写表现在她不再为“性别请命”,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解构了女性主义书写在女性形象身上形成的模式化主题,重塑了有着太多承载的女性主义隐喻和象征的女性形象。作家一路写来的是与苦难相伴生的女性异样的生存形态,是一种不加任何粉饰的女性“新写实”。其小说文字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以生活叙事为小说内容,以“审母”为叙事策略,小说文本中洋溢着她对女人生存形态的深切不安、高度焦虑,以冷峻、坚硬为言说的情感取向。

  • 标签: 彼特鲁舍芙斯卡娅 女性小说 生存形态 女性叙事
  • 简介:《J.阿尔弗雷德·普佛洛克的情歌》是英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早年的代表作,该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和模仿了欧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引用和模仿是现代主义的必然要求,因为在这一时期,自我已经死亡,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去个性化的特点。但在现代主义时期,语言也已经僵化,作家如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在作品中加入另外的表达方式,表现新的主题。艾略特本人就主张去个性化,他的惯用手法就是对前人的摹作和引用。这种互文的写作方式在压抑个性的同时,又通过表现新的时代主题,融入新的表达方式形成了新的风格,体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

  • 标签: T.S.艾略特 《J.阿尔弗雷德·普鲁佛洛克的情歌》 去个性化 风格 互文
  • 简介:通过对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五部获奖作品《俄罗斯陆军腰带》(马晓丽)、《如果大雪封门》(徐则臣)、《香炉山》(叶弥)、《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叶舟)、《良宵》(张楚)进行细读,本文认为,这些获奖小说的共性在于都关注我们时代人的精神世界,辨认并书写日常生活中那些有精神品质的人。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历经困难,穿过层层屏障,找到与美善、与明亮、与良知、与信仰,也与爱有关的精神归宿。挣脱对现实生活的琐屑描摹,而去书写人物精神品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凡,这是这些作品之所以获奖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短篇小说 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