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文健 杨栋林 姜尔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桂林 541002,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巨细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多器官疾病,其中CMV视网膜炎(CMVR)是比较常见的CMV病。CMVR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容易被漏诊,因眼部症状就诊时,多数已进展至疾病晚期,此时患者通常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现有治疗手段对其疗效不佳。笔者拟就allo-HSCT后CMVR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MVR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尽早诊治,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玻璃体腔内注射 更昔洛韦 膦甲酸钠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发生于鼻咽部的伴有破骨样巨细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并复习相关文献。肿块大小1.5 cm×1.0 cm×0.4 c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无包膜。镜下观察,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背景中可见弥漫散在分布的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样巨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强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间变性淋巴激酶、波形蛋白、结蛋白,Ki-67阳性指数10%。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示肿瘤存在ALK基因易位阳性。鼻咽部IMT临床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故确诊依赖病理学。其诊断需要与结节性筋膜炎、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鉴别,可根据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发生部位和年龄等要素综合判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伴破骨细胞巨细未分化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以放、化疗,愈后理想,但术后需定期密切随访。本文报道了一例胰腺导管腺癌伴破骨样巨细未分化癌患者诊治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巨细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C57BL/6小鼠诱导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免疫应答的最佳剂量和最佳时间。方法分别根据剂量和时间效应进行分组,剂量效应: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8周龄C57BL/6雌鼠15只,根据MCMV滴度分为四组,未感染的0个蚀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组(3只)、2.5×104PFU组(4只)、5.0×104PFU组(4只)和10.0×104PFU组(4只),随后常规饲养7天;时间效应:将8周龄C57BL/6雌鼠1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0天组(4只)、3天组(4只)、7天组(4只)、14天组(2只),建模0天腹腔注射5.0×104PFU的MCMV感染各组小鼠。在感染后对应天数处死各组小鼠,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种组NK细胞比例、Ly49H及颗粒酶B(granzyme B,GZMB)、NK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CD107a)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结果MCMV感染7天后,与0 PFU组相比,2.5×104PFU组、5.0×104PFU组和10.0×104PFU组脾脏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1.90±0.32)%比[(0.91±0.14)%,(0.62±0.16)%,(0.85±0.26)%],F=21.271,P<0.05},CD27+CD11b+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2.40±4.55)%比[(13.20±1.29)%,(10.78±1.21)%,(11.38±1.76)%],F=17.272,P<0.05},CD11b+NK细胞比例显著增加{(59.87±5.33)%比[(71.08±1.82)%,(74.25±1.95)%,(70.90±2.49)%],F=14.641,P<0.05)},CD43+KLRG1+NK细胞占NK细胞的比例增加{(39.40±5.73)%比[(77.00±0.67)%,( 81.23±2.21)%,( 76.63±7.36)%],F=55.282,P<0.05)},Ly49H+NK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42.07±1.21)%比[(63.50±1.30)%,(63.58±3.71)%,(61.68±4.84)%],F=32.273,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NK细胞功能方面,MCMV感染7天后,与0 PFU组相比,2.5×104PFU组、5.0×104PFU组和10.0×104PFU GZMB的表达显著增加{(287.00±30.79)%比[(384.25±63.91)%,(529.75±66.08)%,(466.50±83.38)%],F=8.730,P<0.05},IFN-γ分泌减少{(36.00±5.33)%比[(4.88±3.35)%,(3.03±1.56)%,(3.61±2.18)%],F=87.663,P<0.05}。时间效应的比较结果显示,MCMV感染3天后,NK细胞CD107a和颗粒酶B表达与0天相比显著升高[(22.98±4.58)%比(6.32±0.75)%,(5969.25±1159.86)%比(788.50±88.17)%,F值分别为41.072和67.448,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MCMV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可选择的最佳感染剂量为5×104PFU,最佳建模时间为感染后3天。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鼠巨细胞病毒 C57BL/6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H3.3免疫组织化学阴性病例存在的H3F3A 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81例GCTB,行光镜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明确诊断。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检测H3F3A G34W突变蛋白的表达,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H3.3以细胞核阳性反应为阳性标准,181例GCTB:阳性164例,阴性17例,阳性率90.61%。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17例采用DNA 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突变情况。测序结果显示8例存在突变,分别为:3例G34L(glycine 34 to leucine,3/181,1.66%),3例G34V(glycine 34 to valine,3/181,1.66%),2例G34R(glycine 34 to arginine,2/181,1.10%),其余9例均为野生型(glycine 34,9/181,4.97%)。经测序分析证实免疫组织化学H3.3阴性的病例中并无G34W突变。H3.3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测序分析,诊断GCTB总体阳性率可达95.03%。结论H3.3免疫组织化学可检测存在H3F3A G34W突变的GCTB,对其他罕见突变类型及野生型不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瘤,骨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灶刮除术联合术后地舒单抗治疗股骨头颈部骨巨细(GC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4月—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收治的6例股骨头颈部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2~40(28±6)岁。Campanacci分级、影像学分级均为Ⅱ级。依据骨肿瘤国际保肢协会股骨近端GCT分区方法:H1区1例、H1+H2区5例。6例患者均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行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后均接受规律性地舒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股骨头坏死等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辅助行走时间;监测地舒单抗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术后植骨成活情况,骨质破坏、吸收情况,腔边缘成骨情况,内固定移位、断裂情况,以及GCT复发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STS)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估标准评定患者下肢功能。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15 min,平均179 min;术中出血193~1 400 mL,平均687 m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短期并发症。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0~96个月,平均48个月。患者术后4~6周可拄双拐部分负重活动,8~12周可拄单拐负重,术后3~13个月弃拐完全负重。6例患者地舒单抗皮下注射次数6~18次,平均12次;停药后继续随访6~81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期间定期复查X线片,壁骨化满意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实验室检查未见血钙、血磷指标异常,无用药相关不良事件。随访期间患者无骨质破坏、感染、骨折及内固定移位、断裂等相关并发症方式,未见GCT复发。术后6个月MSTS评分26~30分,平均27分,6例患者疗效评定均为优。结论病灶刮除术联合术后地舒单抗治疗股骨头颈部GCT,可促进术后腔边缘骨化,疗效满意。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股骨头 股骨颈 外科手术 地舒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PP65抗原、尿CMV-DNA和血IgM抗体检测对婴儿巨细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142例CMV病毒性感染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尿CMV-DNA,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CMV-IgM,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25例PP65阳性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PP65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42例CMV感染患儿中,PP65抗原阳性率89.4%(127/142),阳性细胞范围7-145/2×105个多形核白细胞。PP65与尿CMV-DNA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但PP65与血CMV-IgM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1)。PP65抗原和尿PCR的阳性符合率98.4%(127/129),阴性符合率86.7%(13/15),与IgM抗体阳性符合率是51.2%(65/127),阴性符合率19.5%(15/77)。PP65相对于PCR的敏感性为98.4%(127/129),特异性为97.6%(124/127);PP65抗原水平与CMV感染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高水平PP65感染患儿多发全身性感染,低水平PP65抗原血症多为单脏器感染(χ2=49.03,P<0.005)。在感染恢复期,PP65转为阴性或明显下降。结论PP65抗原检测是诊断活动性CMV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有效方法,量化结果有助于监测病情,评价感染状态。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荧光定量PCR IgM抗体
  • 简介:目的:分析溃疡性肠炎合并巨细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016年4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00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所有人员的巨细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巨细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肠炎组巨细病毒阳性率为69%,对照组为1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的巨细病毒阳性率为62%,无效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细病毒感染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且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病毒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受感染的患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巨细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使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危害较大。HCMV基因组可编码多种功能的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需要病毒自身及宿主免疫调节基因帮助其完成复制,这种编码蛋白和宿主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病毒的最终命运。了解这些病毒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病毒药物,对减轻致病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HCMV主要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一步阐明病毒DNA复制以及感染过程的机理。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编码蛋白 相互作用 生物学功能
  • 作者: 王培 冯学兵 段兴旺 刘升云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0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南京 210008,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南昌 330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5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以颈部、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巨细动脉炎(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几乎全身血管均可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动脉,病变呈节段性、坏死性,组织病理学呈肉芽肿样炎症。我国目前尚缺乏GCA的流行病学资料,实际患病率可能被低估。GCA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及脑血管事件。PMR发病率为GCA的3倍,临床上需排除其他特异性疾病。GCA患者中40%~60%合并PMR,PMR患者中约15%合并GCA。为推进GCA和PMR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05年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GCA和PMR的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风湿性多肌痛 巨细胞动脉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母乳喂养是所有婴儿的最佳食物。母乳可促进早产儿免疫系统和其他未成熟器官的不断发育,明显改善其近、远期预后;但母乳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巨细病毒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早产儿,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对其近、远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早产儿生后经母乳获得性巨细病毒感染的现状,并重点介绍了现有的临床预防处理策略。

  • 标签: 早产儿 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了解HIV感染者巨细病毒(CMV)血症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系统检索2011-2020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关于HIV感染者CMV血症现患率的文献,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总样本量为5 076例。Meta随机效应模型显示,HIV感染者CMV血症合并现患率为26.2%(95%CI:16.8%~35.6%,I2=99%);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结果显示,不同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可能为:研究样本中>30岁人群比例、同性性传播比例、HIV病毒载量>104 拷贝数/ml比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μl比例。结论HIV感染者CMV血症现患率较高,现患CMV血症可能与HIV感染者的年龄、HIV感染途径、艾滋病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巨细胞病毒血症 现患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巨细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诊断为肝衰竭,并进行血清CMV DNA检测的住院患者共75例,根据CMV DNA检测结果分成CMV DNA阳性组和CMV DNA阴性组,比较两组的肝衰竭分类、糖皮质激素使用、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预后评估。统计学方法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75例肝衰竭患者中,CMV DNA阳性17例,CMV DNA阴性58例。17例CMV DNA阳性组患者中,急(亚急)性肝衰竭9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3例,占比分别高于CMV阴性组的20.7%(12/58)和20.7%(1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0、18.40,均P<0.05)。CMV DNA阳性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高于CMV DNA阴性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B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低于CMV DNA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74.50、165.50、273.00、185.00、189.00,均P<0.05)。急(亚急)性肝衰竭[比值比(odds ratio,OR)=4.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12.6]和使用糖皮质激素(OR=12.5,95%CI 3.4~38.3)是肝衰竭患者CM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CMV DNA阴性组患者疾病好转率为56.9%(33/58),CMV DNA阳性组的17例患者中5例好转,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P=0.04)。结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了肝衰竭患者CMV再激活的风险,且CMV再激活肝衰竭患者存在免疫紊乱,严重影响其预后,因此应重视使用糖皮质激素肝衰竭患者的CMV DNA监测。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巨细胞病毒 再激活
  • 简介: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2006年我院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14例,其中肾移植11例、骨髓移植1例、肝移植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免疫抑制剂1例,基础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晓悉、FKS06、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4例患者于术后平均90天发病,均有发热(38.5℃以上)、咳嗽、痰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35次/min)、发绀;胸部X线呈“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改变。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淋巴细胞分类〈20%;8例巨细病毒IgM抗体阳性和(或)外周血巨细病毒抗原PCR——(CMV-Ag)阳性;10例患者血气分析为PaO2〈60mmHg,PaO2/FiO2〈200,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丙氧鸟苷10mg/(kg·d),分2次静滴;加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ivgtt,bid短期冲击治疗,直至胸部X线(或CT)病灶减少后减量,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减量至10mg/d,环孢素剂量减至发病前的1/3—1/4,或停用环孢素;合并ARDS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给氧治疗;2例肾移植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静脉血滤治疗。结果14例患者总存活率50%(7/14),10例合并ARDS者7例死亡,死亡率(70%),10例肾移植病人减少免疫抑制剂后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连续静脉血滤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免疫抑制患者(肾移植术、肝移植、骨髓移植后等及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易并发巨细病毒肺炎,治疗应给予抗病毒、短期激素冲击、调整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合并巨细病毒肺炎预后不佳,合并ARDS者预后更差。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剂 移植后 诊治分析 器官 IGM抗体阳性
  • 作者: 王晓喆 杨红 庞钧译 周炜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在证实巨细病毒(CMV)感染的病例中比较左半及右半结肠CMV包涵体检出量差异,以指导临床内镜活检部位。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经组织学证实的肠道CMV感染患者731例,以脾曲为左半、右半结肠的分界,选取左半及右半结肠同时均有组织学标本并证实存在CMV感染的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55岁,10例患者诊断均为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活检及手术标本共25份,HE切片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MV感染细胞。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将左半及右半结肠感染细胞的个数进行对比。结果活检及手术标本中可见左半结肠感染CMV细胞个数为115(1~41)个,右半结肠感染CMV细胞个数为76(0~51)个,8/10患者左半结肠CMV包涵体检出个数高于右半结肠。结论活检及手术标本中提示CMV感染检出多位于左半结肠,提示左半结肠为内镜疑似CMV感染时的重要活检部位。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活组织检查 结肠炎 溃疡性 溃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