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术后血管并发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细节、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比较了2010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肿瘤科选择PICC置管的157位患者和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PICC置管的160位患者,认为运用循证护理作为预防处理PICC置管常见并发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很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也让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有15例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剩下35例使用内固定治疗以及使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通过让病患感受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贴切性,最终通过病患的积极配合,在这50例骨折病患者,无一例并发,均在治愈后满意出院。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内固定以及提供精细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65岁以上)术后并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的95例老年骨科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5例,手术后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老年术后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究产时体位护理对分娩结局及分娩并发的影响。对我院近段时间收治的350位分娩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把所有待产妇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人数为175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在产前和产时的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干预对分娩后结局和分娩后并发的影响。具体对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比胎儿电子监护、缩宫素使用和人工破膜结果。由两组产妇对比数据结果显示护理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在阴道手术产、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全部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数据显示发现护理组产妇通过体位护理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分娩,从而提高分娩率,降低产妇阴道手术产和剖宫产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体位护理对产妇分娩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ICU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护理观察。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抽样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78例在急诊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0例在外院或其他病房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后48h内转入急诊ICU患者进行比较,记录患者术后护理一般情况及观察并发。结果与常规气管切开术组相比,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皮下气肿、切口渗血等并发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切口较小,无溢痰液情况的发生度,手术切口外形美观,并且便于术后的临床护理,进一步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降低了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率1、2。结论急诊ICU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减少,减少感染率,便于护理工作,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减轻护士对急诊ICU患者护理压力,降低了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率,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急诊ICU的危重患者广泛应用,更适合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 标签: 急诊ICU患者 经皮气管切开术后 并发症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8例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肝胆外科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预防并减少患者并发的发生率,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和患者的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胆外科 引流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及预防并发护理。方法对25例患者采取规范的体位护理。结果25例手术患者能保持正确的体位,无1例因体位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结论手术护士应注意体位护理、掌握体位护理的方法,根据体位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体位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的发生。

  • 标签: 经皮肾镜手术 体位摆放 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50例,其中10例患儿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余下40例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与护理前对比。分析新生儿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其出生体重、性别、机械通气时间、出生Apgar评分关系密切;综合护理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满意度显著提高,均优于综合护理前,综合护理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掌握此临床特征,采取综合性护理,有效降低该病发生率,提高新生儿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特征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与探讨无创呼吸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10月,选择本院呼吸科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其pH值、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h其Pa02与PaCO2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插管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在肺检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并发的发生。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肺栓塞 呼吸衰竭 呼吸机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喉镜对上形态、结构及表面特征的直接观察,Muller呼吸试验模拟上阻塞状态下咽腔塌陷情况推断睡眠时气可能发生阻塞的部位,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30例OSAHS病人和30例单纯鼾对照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分别在平静呼吸及Muller呼吸状态,观察其悬雍垂根部、扁桃体下极、会厌上缘平面塌陷程度,并对两组所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OSAHS患者上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不同程度OSAHS病人咽腔Muller氏试验下缩小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电子喉镜对OSAHS患者上的阻塞平面及其变化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OSAHS病人上呼吸道情况的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喉镜检查 Muller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脱机率。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70例需要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观察组70例患者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同时将我院过去1年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但未实施临床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脱机率和死亡率,评价临床护理管理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脱机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脱机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 有创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析其病情状况、临床特点,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等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呼酸+代酸、呼碱+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pH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除呼酸+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的HCO3-均优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经对症积极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88.5%),2例呼吸辅助通气治疗、最终病情得到控制(7.7%),1例死亡(3.9%),总体有效率96.2%。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有出汗、语言不连贯、烦躁不安、咳嗽、多痰、呼吸与心率加快、血气指标异常表现,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重度哮喘 呼吸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刚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建立随访制度以及制定详细功能锻炼等延续护理措施,三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发生率。结果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于已经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阶梯方案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阶梯方案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综合护理模式对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e)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综合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感染VAP患者的感染菌株种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集束综合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从而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集束化综合护理模式 老年 心力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堵塞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12例人工堵塞进行分析。结果干燥,咳嗽能力强不能做到有效吸痰,肺挫伤呼吸黏膜损伤是造成人工堵塞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有效的湿以及正确评估人工拔除时机可减少人工堵塞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堵塞 脱机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的高龄患者常因前列腺疾病、膀胱疾病等而导致尿失禁、尿潴留,为了缓解症状,尿管留置就成了必要手段。尿管置留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发生并发,特别是对于高龄老人。现通过文献检索分析,高龄老人尿管留置的已经报道过的并发和原因分析,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尿管留置 并发症 高龄老人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