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通道手术切除腰椎椎管内占位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6例腰椎椎管内髓外占位(硬膜下24例,硬膜外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病变长度<3 cm;2例病变为多节段,其中1例病变长度为7 cm,1例为22 cm;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微创通道手术切除病变。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评估局部疼痛的改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影像学随访关节突损伤程度及脊柱稳定性。结果26例患者的病变均为全切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脑脊液漏及感染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16(13.6±1.3)个月。16例神经根疼痛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均完全缓解,VAS评分中位数由术前的7分(5~9分)降至0分(0~1)分;术后12个月,26例患者的JOA评分由术前的(11.4±1.7)分恢复至(25.7±0.9)分。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和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T复查显示关节突及脊柱稳定性均未受影响,随访期影像学证实病变无一例复发。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微创通道手术切除腰椎椎管内较小的占位及多节段囊性病,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对肌肉、关节突关节损伤小,脊柱稳定性好。

  • 标签: 腰椎 椎管内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微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眼内占位患者诊断中采用超声微泡造影结合眼底荧光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80例眼内占位患者。按照患者不同诊断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微泡造影诊断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微泡造影结合眼底荧光造影诊断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内占位患者诊断中采用超声微泡造影结合眼底荧光造影,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断符合率,改善诊断质量。

  • 标签: 占位性病变 超声微泡造影 眼底荧光造影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pancreatic duct drainage, EUS-PD)是ERCP胰管插管失败后的重要补救措施。本文报道一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性胰腺炎,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胰管内占位,ERCP插管失败后行超声内镜引导下会师术(EUS-guided rendezvous,EUS-RV),术中成功取出胰管内占位,获得病理诊断,并解除胰管梗阻,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胰腺炎 穿刺术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和评估子宫腔内占位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2组患者,每组30人。分别观察其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声像图、宫腔镜下表现、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8例(敏感率93.3%),术后病理诊断为20例(准确率71.4%);宫腔镜29例(敏感率96.7%),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7例(准确率93.1%)。子宫粘膜下肌瘤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6例(敏感率86.7%),术后病理诊断为24例(准确率61.5%);宫腔镜27例(敏感率90.0%),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5例(准确率88.9%)。结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上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宫腔超声及造影术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指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有效彻底性。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超声造影术 宫腔内病变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最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微血管显像 超声造影 膀胱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7例肝血管瘤和20例肝脏转移瘤,比较各组DWIADC值,在MSI、PV、MSD、PEI、SER及单一、联合诊断正确率的差异性。结果肝血管瘤患者MSI、PV、MSD及PEI明显高于肝转移瘤和肝细胞癌(P<0.05),肝细胞癌患者MSI、PV、MSD及PEI明显高于肝转移瘤(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肝脏各种占位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脏占位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容积扫描技术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A、CTAP及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占位定性诊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三种技术进行检查。结果经CTA、CTAP及碘油CT检查,明确诊断了7例以往诊断不明者;10例中,指导了3例外科及介入治疗,及时发现转移性病1例。结论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对肝占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A CTAP 碘油CT 肝占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诊断的对比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份—2015年7月份收治的60例甲状腺占位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灰阶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灰阶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为,准确率为,敏感度为;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特异度为,准确率为,敏感度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效果优于灰阶超声检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甲状腺占位患者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方式,可以提高检查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及增强MRI诊断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占位病变的准确性及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超声科行穿刺活检AFP阴性的肝占位患者资料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25~67(51±3)岁,血AFP在正常范围内,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MRI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记录穿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59例病例,其中恶性病占54.2%(32/59),良性占45.8%(27/59),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而增强MRI分别为96.9%和81.5%。穿刺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腹、盆腔出血、感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增强MRI对诊断AFP阴性肝占位病变均安全,但超声更准确,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增强影像学诊断存在不确定性时,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更有利于明确病灶的性质。

  • 标签: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超声检查,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Adler分级法、弹性超声的弹性评分法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宫颈占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三种超声检查方法对140例宫颈占位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绘制ROC曲线,确定截点值,并分别计算三种超声检查手段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准确度(ACC)。结果:140例宫颈占位良性组63例,恶性组77例。Adler分级法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79.29%,曲线下面积为0.84;弹性评分法的敏感度为75.32%,特异度为82.54%,准确度78.57%,曲线下面积为0.85。联合分级法的敏感度为84.44%,特异度为90.47%,准确度87.14%,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弹性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颈恶性占位中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但两者联合应用后的联合分级法的诊断效能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时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宫颈癌 弹性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和评估子宫腔内占位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2组患者,每组30人。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观察其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声像图、宫腔镜下表现、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8例(敏感率93.3%),术后病理诊断为20例(准确率71.4%);宫腔镜29例(敏感率96.7%),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7例(准确率93.1%)。子宫粘膜下肌瘤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6例(敏感率86.7%),术后病理诊断为24例(准确率61.5%);宫腔镜27例(敏感率90.0%),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5例(准确率88.9%)。结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上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宫腔超声及造影术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指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有效彻底性。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超声造影术 宫腔内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占位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超声方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到12月的60例患肺癌患者,在使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时,首先确定活检枪型号,并进行超声仪器的设置。比较疾病类型以及超声穿刺活检敏感、特异度。结果:肺鳞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35.0%。肺腺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15.0%。转移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13.3%。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所有病症的比例为8.33%。混合型肺癌患者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6.7%。良性患者人数为7例,所占比例为11.7%。通过对超声穿刺活检敏感、特异度等分析,其中超声穿刺的特异度为100.0%。对于其敏感度来说,其为96.7%。结论:对肺周围型占位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方式,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 标签: 超声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利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针对于本院治疗的疑似甲状腺占位患者共60例,对于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对比病理结果,分析超声诊断的甲状腺占位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诊断差异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占位采取超声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特异度 准确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放射影像诊断在鉴别肝脏占位良恶性肿瘤中的效果。通过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多种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病变在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并探讨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征。

  • 标签: 放射影像诊断 肝血管瘤 良性 恶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彩超在诊断壶腹部及胰头占位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壶腹部及胰头占位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均经过手术或病理确诊,分析腹部彩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腹部彩超检查有胰头癌患者27例,准确率为87.09%(31例),有胰腺假性囊肿患者5例,准确率为100%,有胰腺壶腹部癌28例,准确率为85.71%(24例)。结论对于壶腹部及胰头占位患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胰腺 壶腹部 胰头 病变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肝脏常见占位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168例可疑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两组,其中观察组88例,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腹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CT值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小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主动脉强化高峰范围、大剂量造影剂注射肝脏动脉期启动扫描时间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A在肝脏占位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腹主动脉作为靶血管在肝脏CTA各期启动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肝脏疾病对腹主动脉峰值时间无影响。

  • 标签: CTA 肝脏占位病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在肝囊性占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肝囊性占位中肝囊肿、肝囊肿型恶性肿瘤、肝脓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共60例患者。结果肝囊肿型恶性肿瘤患者的壁结节、分隔情况相对明显;肝囊肿患者的囊液有回声、多发型、不规则、壁结节、分隔、厚壁均占比较小;而肝脓肿囊液有回声、多发型、不规则、厚壁均较为明显;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于肝囊肿、肝囊肿型恶性肿瘤、肝脓肿患者的超声鉴别较为准确,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 肝囊性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