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在肝脏占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肝脏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和声学造影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超声造影法的原发性肝癌、肝局限性结节增生、肝血管癌、肝转移瘤、肝局灶性脂肪变性与肝脓肿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中,声学造影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声学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入60例肝脏占位患者,所有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诊断结果。结果:CT平扫下肝囊肿、肝腺瘤、肝血管瘤、肝癌整体检出率为68.97%、50.00%、76.47%、72.73%,低于CT增强扫描86.21%、100.00%、100.00%、90.9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脏占位采取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可明确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偏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胰腺占位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含良性、恶性病,而恶性病难以被发现,如果出现病情发展极其迅速。该疾病很难及时的发现,据资料显示,胰腺癌在胰腺占位疾病中所占比例过多,其患者预后的效果一般,所以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要及时发现患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为预后提供必要保障。胰腺在腹膜之后,周围具有较多的器官,组织活检具有一定的难度, CT平扫是医院常见的胰腺占位诊断形式,用该形式有助于了解病灶的情况,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保障。相关资料显示,增强CT扫描有助于提升胰腺占位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把增强CT检查应用到了胰腺占位疾病性质诊断环节之下,有助于改善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CT 胰腺占位性病变 性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内2020年4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36名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资料,术前实施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判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对良性的诊断准确率为94.6%,对恶性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8.9%,对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3.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十分准确可靠,可准确鉴别病变性质,且患者无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病变 诊断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占位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的50例甲状腺占位患者,选择飞利浦Affiniti70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见:恶性病5例,良性45例。在超声检查诊断中,恶性病良性以及病变总诊断准确率为80.00%、93.33%、92.00%。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中应用中无放射性、操作简单安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有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占位病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图像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患者。根据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准,因为进行3次两两比较,所以检验水准取0.016 7。结果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患者中,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分枝杆菌感染14例,真菌感染12例,肿瘤病变15例;11例患者为混合病变,包括分枝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肿瘤合并真菌和(或)分枝杆菌感染4例;慢性间质性炎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痰、乏力、体质量下降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5,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4,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分别与肿瘤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5.306,均P>0.016 7)。3组患者临床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肿瘤组分别与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9.095,均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51~<200/μL、≥200/μL的患者分别为3、1、10例,真菌感染组分别为10、2、0例,肿瘤组分别为1、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4,P<0.01)。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3组患者占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8,P=0.00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分枝杆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2,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1,P>0.016 7),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16 7)。3组患者病灶内部钙化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P=0.004);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2,P<0.016 7)。结论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以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肿瘤为主,可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是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 经皮肺穿刺活检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医学在乳腺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我们发现超声医学作为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在乳腺占位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超声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乳腺图像,准确评估病变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此外,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提高乳腺病变的准确诊断率。综上所述,超声医学在乳腺占位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医学,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乳腺图像,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宝石能谱CT在肺占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占位的患者共51例,均用宝石能谱CT进行能谱模式扫描,重建成70keV单能量图像,从工作站中保存.csv格式的roisave数据,所得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部分单能量水平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及CT值差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静脉良恶性组的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化碘值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在肺占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占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人于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外院学习时治疗的118例肝局灶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方面均明显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在肝占位性质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更高,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肝脏占位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参考。

  • 标签: 肝脏病变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病变性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占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9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二维图像多普勒超声(IDU)组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相关性、血流检出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乳腺占位临床检查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内占位阴道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均已阴道出血的门诊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结果彩超经阴道宫腔内检查出子宫内膜息肉90例,占比为750%,黏膜下肌瘤10例,占比为833%,子宫内膜癌8例,占比为667%,其中有6例癌细胞已侵及子宫肌层,宫腔内残留11例,占比为917%,残留胎儿骨骼1例,占比为083%。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内占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测
  • 简介: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穿刺术 AFP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增强扫描对后颅凹占位定性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后颅凹占位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9例,脑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4例。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呈大囊小结节型,壁结节显著均匀强化,囊壁、囊液不强化;髓母细胞瘤实质强化较明显,内部囊变区较小;星形细胞瘤可呈实质性或囊实性,强化表现复杂;转移瘤及脑脓肿强化表现相似,结合病史加以鉴别;脑膜瘤明显强化,并可显示“脑膜尾征”;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不强化。9例患者术后进行了11次复查,1例诊断肿瘤残留复发,8例可见不同程度的术后改变。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后颅凹占位进行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后颅凹占位性病变 Gd-DTPA 磁共振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脏占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肝占位病变及疑似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两种扫描方式所得到的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的检出率为91.2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为77.5%,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平扫的检出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脏占位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心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3 678例受检者中,心脏占位患者共51例(1.39%)。将28例有病理诊断的心脏占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8~84 (52±14)岁。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原发良性组(组1,n=9),原发恶性组(组2,n=9),淋巴瘤组(组3,n=6),继发恶性组(组4,n=4)。患者均行早期(1 h) 18F-FDG PET/CT显像,其中22例患者(组1、2、3、4分别有6、7、6、3例)行延迟(2 h)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比较4组间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病灶/本底比值(TBR)差异,TBR=SUVmax/肝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另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组1、2、3、4早期显像SUVmax[SUVmax(early)]分别为2.6±1.5、9.9±4.0、20.5±6.1、9.2±5.8 (F=21.39, P<0.01),其中组1低于组2和组3,组3最高(均P<0.005);4组早期显像TBR(TBRearly)分别为1.1±0.6、4.1±1.6、9.4±2.6、3.7±2.0 (F=29.15, P<0.01),其中组1低于组2和组3,组3最高(均P<0.005)。4组延迟显像SUVmax [SUVmax(delay)]分别为2.4±1.2、11.0±5.9、25.8±7.7、13.7±7.7 (F=16.01, P<0.01),延迟显像TBR(TBRdelay)分别为1.3±0.7、5.5±2.9、14.4±4.9、7.9±5.0(F=14.78, P<0.01),其中组3均高于组1和组2(均P<0.005)。ROC曲线鉴别心脏肿瘤良恶性的最佳界值如下:SUVmax(early)=4.2、TBRearly=1.6,SUVmax(delay)=4.6、TBRdelay=1.9,各界值对应的诊断心脏恶性肿瘤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9/19、8/9、96.4%(27/28);19/19、7/9、92.9%(26/28);16/16、6/6、100%(22/22);16/16、5/6、95.5%(21/22)。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心脏恶性肿瘤,而延迟显像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心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肝脏占位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超声造影进程,并分析病灶区造影剂灌注图像表现特点。结果造影剂均未显现在囊肝、肝包虫病中;肝血管瘤显示为“进出缓慢”的特点;肝癌显示为“进出皆快”的特点;局灶性增生表现为外围式的放射状增强特点;不均匀脂肪肝浸润表现为分布均匀无凝聚现象。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声学造影技术在鉴别肝脏占位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用我院2020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肝脏占位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超声造影诊断,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实施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癌、肝局灶性脂肪病变、肝局限性结节增生、肝脓肿疾病诊断水平均是超声造影诊断更理想(P<0.05)。结论:肝脏占位中实施声学造影技术更利于疾病诊断,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声学造影技术 鉴别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