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期间门诊护士面对的压力进行分析,为促进门诊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压力系数提供参考,提出部分应对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压力源 门诊护士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治疗可以知道内湿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因素,根据武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外湿病因,也就是内外湿邪的发病途径。湿浊疠气引发的壅滞闭塞是新冠状病毒的重要病理形式,临床治疗中要做好解毒祛邪工作,坚持疏表透邪、宣肺肃降等原则,新冠状病毒在不同阶段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法则与药方,不断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而人参、党参和黄芪等药物具有重要功效,通过祛邪来不断降低疫疠之气的危害,从而更好地帮助机体正气恢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中医 认识 思考
  • 简介:摘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肆虐,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灾难之后引发我们的思考,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是面对病毒最重要的法宝,也只有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本文以新型肺炎后的全民健身视角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疫情后全民健身的现状思路、发展思路以及健身方式的选择等三个方面为逻辑起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旨在促进疫情之后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民健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期提升护理有效性,改善预后。方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基本资料,选择5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比护理相关数据。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可于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突然出现疫情爆发,我们要面临的大规模的核酸采样工作,而在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来完成此项工作,并且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方法 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临床医务人员反复进行核酸采样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核酸采样证,进行了标准防护,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的培训和考核,并建立了院内核酸采样队,在疫情爆发,面对大规模的核酸采样时,以书记牵头,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员的调配,院感科负责工作人员的防护、环境物表的消毒、医废管理的督导。以急诊科、门诊为主要采样力量,其他科室抽掉人员来协助配合,完成这次大规模的核酸采样工作。结果 一周内完成采集115386例次的核酸标本,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结论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全员核酸采样的培训、考核和标准防护、防护服、隔离衣穿脱培训和考核,人员的调配安排、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在面临大规模核酸采样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大规模的采样   核酸标本采集  疫情防控培训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较强,现在已经给人类社会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同时也重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当前精准快速地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研制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能够快速地对人群进行定位筛选,提升疫情防控质量,同时也应当看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合理的方法技巧不仅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还能提升核酸检测的精准度,防止错检的情况发生,本文对核酸检测的技巧进行综述,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新冠病毒 疫情防控 监测方法技巧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患者患病后极易出现呼吸道传染疾病,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通报,将上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肺炎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依据传染疾病流行特点,如何加强防控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尤为重要[1]。因此,加强对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控管理,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 防控管理
  • 简介:摘要:藏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自身的认识,根据其研究理论有对应的藏医药防治措施,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文献报道,对有关藏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的内容加以综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利用民族医药予以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藏医药 防治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给全球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感染新冠肺炎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600万。疫苗作为防控新冠肺炎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快速的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为了各个国家和疫苗研发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对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展开了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研发 进展
  • 作者: 王维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6
  • 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730050
  • 简介:【摘要】在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感染之后,疫情快速扩散并且迅速上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中,都在加强自身防控的同时,支援疫区的抗疫工作,并且给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带来了有效的护理团队,使用了一系防控护理对策,给以后的疫情救援带来了基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护理 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4月16日优先发布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的患病情况。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0年2月16日至3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分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8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48例,年龄(41.69±18.6)岁(3个月至85岁)。所有患者经眼科会诊筛查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筛查方法为先通过眼部症状问诊和结膜炎体征检查确定是否有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对有结膜炎临床表现的患者行结膜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81例患者中3例患者(3.70%)有眼部不适主诉,在确诊COVID-19之后第(16.67±9.29)d出现。3例患者的眼部体征均不符合病毒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双眼结膜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无证据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的诊断。其余78例患者无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结论COVID-19患者中未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其患病率较低。(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33-437)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结膜炎 核酸类
  • 简介:摘要蝙蝠是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及其病原体SARS-CoV-2的发现,再次引发人们对蝙蝠冠状病毒的关注。本文对蝙蝠来源冠状病毒与人冠状病毒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蝙蝠 冠状病毒 跨种传播
  • 简介:【摘要】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突发期间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防护工作方法。主要是加强人员培训;制定各类物品处理流程;严格区域管理及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卫生要求;医疗废物的管理;加强心理支持等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为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消毒供应中心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不同病原体感染及相关慢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共71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患者血清中2019-nCoV IgM抗体,其中包括6例2019-nCoV肺炎确诊患者,5例A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B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者,5例嗜肺军团菌IgM阳性患者和29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5例高血压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然后对2019-nCoV IgM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再采用尿素解离试验对阳性结果的血清进行解离,以尿素最佳解离浓度进行解离后重新测定2019-nCoV IgM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和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血清中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阳性,其余47例受检者血清均为阴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6 mol/L时,上述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的17例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4 mol/L,解离时间为10 min,且亲和指数<0.46设定为阴性时,15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血清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结论中高水平IgM型类风湿因子易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019-nCoVIgM结果的假阳性,针对检测结果阳性的样本进行尿素解离将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尿素 免疫球蛋白M 假阳性反应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的发生导致了疫情严重地区早期乳腺癌患者多种治疗的延迟,严重影响了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及预后。在疫情中后期,如何制定相对合理的治疗调整方案,是乳腺肿瘤专科医疗团队的当务之急。为此,检索分析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乳腺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专家共同讨论的意见,探讨为治疗延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策略。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乳腺肿瘤 延迟治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疫情很快扩散,形势严峻。随着疫情高峰及更多地区开展病原学检测,儿童感染报告病例数正在明显增多,备受各方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在总结部分儿童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疾病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就儿童病例诊断标准、处置流程、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

  • 标签:
  • 作者: 李镯沛 朱凤才 李靖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1166,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1166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评价所,南京 210000
  • 简介:摘要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各研究机构对新冠疫苗的研发。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多种技术平台的新冠疫苗中,重组病毒载体类疫苗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原性优势和效力,但同时出现的疫苗安全性和载体预存抗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将概述重组载体疫苗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历程,梳理当前不同重组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并阐述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重组载体类疫苗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病毒载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疫苗 预存抗体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为了探索安全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药物,全球已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体外实验具有抗2019-nCoV活性的药物及以往用于治疗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氯喹、羟氯喹、阿比多尔、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本文综述了近来有关抗2019-nCoV药物的临床研究,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均缺乏一致性,尚不足以构成这些药物治疗COVID-19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在缺乏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对于病情危重或进展过快者可试用瑞德西韦。一部分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我们期待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证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抗病毒药 氯喹 羟氯喹 洛匹那韦 瑞德西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