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分娩体验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抽样法分为家庭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家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分娩体验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后,家庭组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娩体验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感,提升其分娩体验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分娩恐惧感 分娩体验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协同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特点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家庭协同式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后对患儿心理行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闹情绪、孤僻及抑郁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I、EF及FS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过程当中,实施家庭协同式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的心理行为,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拉近与患儿家属的距离,提高其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家庭协同式 心理行为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邻近房室环间隔(VSAVA)不同部位性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点及鉴别流程。方法201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电生理检查与消融治疗符合邻近VSAVA起源的特发性VA患者28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69例,年龄(61.50±15.67)岁,年龄范围12~86岁,根据胸部X线片影像及三维标测定位分为2组:①邻近三尖瓣环间隔(VSTA)组226例,其中男132例,年龄(61.92±15.88)岁;②邻近二尖瓣环间隔(VSMA)组61例,其中男37例,年龄(59.93±15.07)岁。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时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消融成功261例(90.94%,261/287)。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发现:①若以V1导联呈QR、Qr、qr、qR型;QS型与rS型分别作为鉴别邻近VSMA、邻近VSTA中下部与其上部起源VA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41%(46/61)、95.13%(215/226)、80.70%(46/57)、93.48%(215/230);93.71%(179/191)、85.42%(82/96)、92.75%(179/193)、87.23%(82/94);68.57%(24/35)、98.81%(249/252)、88.89%(24/27)、95.77%(249/260);②若以RV2/SV2比值>5预测VA起源于邻近VSM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6%(60/61)、92.03%(208/226)、76.92%(60/78)和99.52%(208/209),提示RV2/SV2比值>5预测VA起源于邻近VSMA部VA的价值优于V1导联呈QR、Qr、qr、qR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邻近VSAVA部VA安全有效,不同部位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特点对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消融术成功率将有所裨益。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生理 房室环
  • 简介:摘要逆行冠状静脉乙醇消融作为常规药物和导管消融无效的难治性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该技术相关的原理、发展经过、操作流程、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主要并发症、具体应用数据)、局限性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旨对该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逆行冠状静脉乙醇消融 左心室顶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IPP模型构建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IPP模型构建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手术护士10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士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复合手术专科护士CIPP模型培训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术前操作规范率、术中操作规范率、手术仪器操作规范率、手术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能提高复合手术护士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提升手术管理质量。

  • 标签: 在职培训 手术室 复合手术 专科护士 CIPP模型 培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龄化背景下某市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为改善村卫生老年人无障碍就医环境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月,课题组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12个县区的156家村卫生的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设立6个无障碍水平调查指标,每个指标设1~10分,对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采用秩和比法和四分图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平均得分为32.86分。6项指标中,无障碍通道及门(7.21分)得分最高,无障碍停车位(4.71分)和无障碍厕所(3.28分)得分最低。基于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四分图模型将某市所有县区划分为4类,包括2个老龄化程度高-无障碍水平高的县区、4个老龄化程度低-无障碍水平高的县区、4个老龄化程度低-无障碍水平低的县区和2个老龄化程度高-无障碍水平低的县区。结论某市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加强停车位、厕所等方面的无障碍改造。政府应根据各个县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提高村卫生建筑无障碍水平,方便老年人就医。

  • 标签: 老年人 村卫生室 无障碍建筑 秩和比 四分图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现状,探讨批判性思维与手术护士急救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9月1—5日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的15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手术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手术护士急救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性。此项研究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0%。结果152名手术护士急救能力总分为(109.25±6.39)分,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12.36±12.94)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手术护士急救能力总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救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相关关系,对于手术护士而言,批判性思维能力越高,急救水平越高。

  • 标签: 护士 手术室 急救 批判性思维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凤台县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ICU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9年1-11月收治的ICU患者7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0.00%(7/70)]明显低于对照组[34.28%(2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 <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 预防医学 压力性溃疡 危险因素 护理评估 摩擦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鉴别诊断脓毒症与川崎病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院时确诊为脓毒症及川崎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脓毒症组(n=286)和川崎病组(n=326)。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2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国际正常化比率(INR)、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N端脑钠肽(NTBNP)、纤维蛋白原(Fg),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气分数(FiO2)、Na+、K+、Ca2+、C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患儿病死率、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脓毒症组患儿年龄小于川崎病组,入院前发热时间短于川崎病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脓毒症组患儿PCT水平高于川崎病组,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NC和ESR水平低于川崎病组,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脓毒症组患儿PCT值>0.5 ng/mL及PCT值>2 ng/mL者占比,均高于川崎病组,而CRP水平>30 mg/L、ESR>40 mm/h者占比,均低于川崎病组,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脓毒症组患儿的MPV、AST、LDH、BUN、SCr、Cl-、DD、FDP、cTnI、Mb水平,均高于川崎病组,而Hb、PLT、ALT、Fg水平,均低于川崎病组,并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儿呼吸系统功能损伤、循环系统功能损伤、消化系统功能损伤、泌尿系统功能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血电解质异常、贫血及血小板增多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脓毒症组与川崎病组住院期间患儿死亡率分别为5.2%(15例)与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7,P<0.001)。结论儿童脓毒症和川崎病在早期难以鉴别,易被误诊和漏诊。二者虽然很多实验检查结果类似,但亦有部分实验结果存在差异。脓毒症患儿的脏器损伤更严重、预后更差。

  • 标签: 脓毒症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生物标记 诊断,鉴别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儿童
  • 简介:摘要感染性眼病是发展中国家重要致盲原因之一,病原微生物检查是感染性眼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眼部组织取材困难、标本量少,实验诊断阳性率偏低,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感染性眼病实验诊断能力不足,缺乏眼部微生物检测的标准化方法。为此,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组织专家和相关课题组通过讨论和临床验证,总结出适合我国眼科临床实践的病原学诊断路径,形成感染性眼病实验诊断专家共识。该共识从常见感染性眼病临床表现和送检指征入手,规范眼部标本采集、转运、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强调眼科医师应与微生物检验人员充分配合,正确选择适宜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提倡床旁接种,同时针对刮片细胞学检查、传统微生物培养、棘阿米巴培养以及核酸检测、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提出建议。

  • 标签: 感染性眼病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诊断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实验检测方法和临床特征,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快速鉴别和诊断。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5日境外输入的80例核酸检测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做全基因组测序验证,并收集其中鉴定为Omicron突变类型的22份样本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结果荧光PCR法检出Omicron变异株的特异度达100%(58/58),阳性预测值达100%(21/21),敏感度为95.5%(21/22),阴性预测值为98.3%(58/59)。测序验证发现Omicron变异株病毒基因组约存在45~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S基因上约存在25~3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临床资料显示临床分型以轻型(59.1%,13/22)为主,无重型和危重型,临床分型与年龄呈正相关(ρ=0.698,P<0.001),临床分型与基础疾病呈正相关(ρ=0.636,P<0.001)。结论Omicron感染者临床分型以轻型为主,年龄和基础疾病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早期可有AST/ALT升高。通过荧光PCR检测技术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自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问世以来,质谱技术在临床实验中备受欢迎。由于绝大多数的临床质谱方法是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实验自建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临床质谱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显得至关重要。美国临床和实验标准化协会C62-A指南是一个基于对临床质谱方法的高标准质量管理指导文件。本文以美国一个认证的临床质谱实验为案例,阐述了其临床质谱方法设计开发、验证以及日常运营的质量管理要求。临床质谱方法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不仅是实验间质谱检测结果互认的必要保证,也是难点和挑战。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液相色谱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血糖波动是血糖水平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近年来,研究证实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更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性心律失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的一类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原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然而血糖波动对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主要对血糖波动的评估指标、血糖波动致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机制及控制血糖波动对预防和减少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波动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区域性结核病实验结核杆菌3种检验方法[抗酸染色法、液体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结核杆菌检出率、结果符合率、检测周期及费用,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区域性结核病实验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初诊患者1 169例晨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30例,女339例,年龄10~89岁,每份标本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用χ2检验对结核杆菌检出率进行分析,对结果符合率、检测周期、费用进行比较。结果1 169例晨痰标本中,抗酸染色法、液体培养法、实时荧光PCR法阳性率分别为16.6%(194/1 169)、28.1%(329/1 169)、26.1%(305/1 169);统计显示抗酸染色法与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8,P<0.001),抗酸染色法与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1,P<0.001),液体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5),但3种检验方法结果符合率较高。抗酸染色法、液体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周期分别为30 min、6周、2 h,费用分别为15元、100元、800元。结论液体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较抗酸染色法高,但抗酸染色法费用低,检测周期较液体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短。实时荧光PCR法较其他2种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价格昂贵。虽然3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它们的结果符合率较高。

  • 标签: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区域性结核病实验室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TD[临床观察(observation,O)、理论学习(teaching,T)、案例讨论(discussion,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手术护理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进行规培的护生50人,按轮转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OT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带教。轮转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综合能力考核、教学满意度、参加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来评估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轮转护生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8个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参加手术医师[(94.06±2.67) vs. (92.17±2.75)]和患者[(94.90±3.22) vs. (91.25±3.10)]对轮转护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规培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手术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讨论 临床路径 手术室 护理 规培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总结国内外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发育支持环境的相关证据,为早产儿发育支持环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际指南网、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医脉通等指南网站,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NICU环境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手册、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系统评价9篇、专家共识3篇,从NICU环境中声音、光线、触觉、嗅觉4个方面形成了20条推荐意见,A级推荐11条,B级推荐9条;指导医护人员降低环境噪音、避免早产儿暴露于强光、有害气体和不良触觉体验中,应通过为早产儿提供良性听觉和嗅觉刺激、采用昼夜循环光线、增加母婴接触等方式促进早产儿发育。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关于NICU环境管理的推荐意见,研究内容丰富,研究过程严谨,对于减少早产儿NICU环境应激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提供良性刺激的推荐方式、方法还需更多高质量、设计严谨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建议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婴儿,早产 发育支持环境 循证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窦(PSC)起源的性心律失常(VAs)射频消融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5例PSC起源的VAs患儿,患儿均符合射频消融手术适应证,总结其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射频消融术中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选择不同弯型的消融导管,将消融导管采用倒"U"型或倒"P"型的方法送至PSC,术后随访预后,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患儿年龄6~15(11.6±2.6)岁,体质量19~65(39.9±12.2) kg,PSC起源VAs的体表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下壁导联R波直立,aVR、aVL导联呈QS型,各个PSC起源VAs表现有差异。术中患儿均在右心室流出道未寻找到理想的激动点或消融不成功。在PSC内标测到最早的靶点及消融成功。15例VAs的起源点均位于肺动脉窦底部,起源于右窦者11例(73.3%),前窦者3例(20.0%),左窦者1例(6.7%),靶点处局部电位较体表QRS波提前(27.3±6.0) ms。随访(2.7±2.0)年,无VAs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导管操作轻柔、消融功率适当的前提下,儿童起源于PSC内的VAs消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肺动脉窦 射频消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压力-应变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左心肌做功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做为研究组,根据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分级,患者分为3个亚组,Child-Pugh A级组患者25例;Child-Pugh B级组患者25例;Child-Pugh C级组患者20例;同期纳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压力-应变环获取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整体无用功(GWW),分析比较4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ild-Pugh A级组GLS降低,Child-Pugh B级组及C级组GLS、GWE、整体做功指数及整体有用功均降低,GW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ild-Pugh A级组相比,Child-Pugh B级组GLS、GWE降低,GWW增高,Child-Pugh C级组GLS、GWE、整体做功指数及整体有用功均降低,GW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ild-Pugh B级组相比,Child-Pugh C级组GLS、GWE、整体做功指数及整体有用功均降低,GW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应变环可早期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肌功能障碍,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肌功能改变的诊疗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心肌做功 压力-应变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中心体外分析间质评结果,以进一步加强体外分析实验的检测质控及管理。方法对2004至2018年参加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室间质评活动的41家单位的质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分别计算历年所有项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总体合格率和单项指标合格率。结果2004至2018年,间质评所有项目的总体合格率依次为84.0%(356/424)、90.1%(381/423)、94.8%(399/421)、94.8%(291/307)、96.6%(308/319)、97.2%(280/288)、96.6%(224/232)、97.8%(225/230)、98.7%(224/227)、100.0%(221/221)、99.5%(218/219)、98.6%(215/218)、99.5%(217/218)、99.5%(189/190)、100.0%(90/90);各年单项指标合格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体外分析实验间质评未达"合格",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2004至2018年上海市核医学体外分析间质评项目合格率逐年上升,对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实验潜在的风险,提高实验的检测能力。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上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麻醉复苏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麻醉苏醒收治的手术麻醉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奇偶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延迟苏醒率、非计划二次插管率、低体温率、非计划转入ICU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护理敏感指标应用于麻醉苏醒护理质量管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指标检查情况,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优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麻醉复苏室 护理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