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左心室顶部区域为代表的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较低。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有研究表明经冠状静脉途径靶向注射乙醇可有效治疗该部位起源性心律失常,但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文报道了2例经冠状静脉系统途径行双球囊技术辅助乙醇消融治疗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性心律失常。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乙醇消融 室性心律失常 双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麻醉后重症监护(AICU)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AICU护士的职业定位、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评价法、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拟订AICU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8—9月选取2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AICU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24/26)、91.67%(22/2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9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0.19 (均P<0.01)。最终形成的AICU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理论知识、护理实践、综合能力、个人特质)、14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AICU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可为AICU护士的职业定位、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麻醉 复苏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5月选取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2家医院的240名介入导管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结果220名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5.92±1.83)、(29.15±1.97)、(43.76±5.7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医院等级和培训频率是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培训频率和配备放射防护用品种类是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培训频率、放射剂量仪定期监测和配备放射防护用品种类是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知识水平偏低,对放射防护的态度较积极,但放射防护行为不到位。应当优化介入导管护士放射防护培训,提供充足优质的防护设施,针对性别进行差异化管理,规范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工作并发挥三级医院的辐射指导作用,切实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护士 介入导管室 放射防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的25名手术护士,按照实施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时间顺序分为改进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和改进后(2020年1—12月)。比较管理改进前后手术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及能力考核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改进后手术护理人员的单项急救操作、手术专科理论知识、综合抢救能力及带教能力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78、10.346、9.359、5.451;均P<0.01)。改进后的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护士操作技术熟练及轻巧、护士能够按时及准确地执行各项医嘱、护士交谈时的语言及行为礼貌、护士主动地指出工作时的不足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04、7.935、6.304、8.395、11.664;均P<0.01)。结论应用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海恩法则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孙强强 宗丹 钱普东 郭震 何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 210009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 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放射影像科,南京 2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膜下区(SVZ)放疗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作用,并分析影响GBM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GBM患者,根据同侧或对侧SVZ剂量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95%CI为12.4~30.7),中位总生存(OS)期38.3个月(95%CI为20.4~4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影响因素(P=0.039、0.009、0.039)。年龄、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以及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OS的影响因素(P=0.018、0.043、0.038、0.020、0.019)。将SVZ剂量作为连续变量分析显示,SVZ剂量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是OS的影响因素(P≥0.05)。无论肿瘤是否累及SVZ,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生存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样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而SVZ剂量相关变量在多因素分析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累及SVZ的患者预后更差。增加同侧或对侧SVZ剂量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SVZ放疗是否影响患者生存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干细胞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CSD)孕妇再次妊娠的妊娠结局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妊娠早期开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并最终分娩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单胎妊娠孕妇501例,根据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有无CSD分为CSD组127例(25.3%,127/501)及无CSD组374例(74.7%,374/501),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下段分级,进一步将CSD组分为未破裂组(包括自然分娩和子宫下段分级Ⅰ级者)108例(85.0%,108/127)和破裂组(包括子宫下段分级Ⅱ~Ⅳ级者)19例(15.0%,19/127),比较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憩相关指标[包括长径、宽径、深度、平均径、体积及残余肌层厚度(RMT)]。评价CSD孕妇子宫破裂高风险指标憩深度/邻近肌层厚度≥50%、RMT≤2.2 mm及憩深度/RMT>1.3对子宫破裂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CSD组与无CSD组的比较:CSD组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小于无CSD组[分别为(1.2±0.5)、(1.4±0.6)mm],其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高于无CSD组[分别为15.0%(19/127)、8.0%(30/374)],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破裂组与未破裂组的比较:破裂组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0.6±0.5)mm]小于未破裂组[(1.2±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两组憩相关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SD孕妇子宫破裂预测指标与实际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憩深度/邻近肌层厚度≥50%、RMT≤2.2 mm及憩深度/RMT>1.3预测子宫破裂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94.7%、57.9%、73.6%,特异度分别为12.0%、40.7%、2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9%、14.7%、14.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84.6%、83.9%。结论CSD孕妇较无CSD孕妇子宫破裂的发生风险高。妊娠早期憩相关指标与子宫破裂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妊娠晚期监测子宫下段厚度有助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 憩室 子宫破裂 妊娠结局 危险性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体检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构类型变化多样,健康体检实验检查质量控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既要涉及两专业的各自的特点,又要兼顾实际工作中的交叉点,如何在健康体检行业的特殊性与实验检查的技术性中找到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杜绝质控盲区,是健康体检实验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结合天津市健康体检实验检查现状分析健康体检实验检查质量控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实验质量控制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展望。

  • 标签: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一套适用于急诊实验自动化流水线系统(TLA)的建设及优化体系,提升实验自动化流水线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及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首先通过对设备升级前,即2019年12月16—22日急诊组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当前短板并确定流水线配置(前后处理单元及分析仪器数量);而后确定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基于此原则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数据模拟,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样本周转时间(TAT)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方案;在方案实施后,对项目实施前后的TAT进行比对分析,评估方案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在原场地进行系统升级实现了流水线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单机检测速度的提升。凝血样本实现了在线检测及存储;在线离心机由1套增加至2套,在线冰箱存储量由9 000份样本增加至15 000份样本;单机检测速度提升约1倍,生化由2 500个测试/h增加至5 400个测试/h,免疫由668个测试/h增加至1 320个测试/h。在工作量增长9%的情况下,生化免疫急诊样本P95 TAT由96 min缩短至64 min(样本签收至结果审核),下降幅度达33%;且与数据模拟结果保持了高度一致(数据模拟得出的P95 TAT为67 min)。结论在方案设计阶段有效运用数据分析及数据模拟进行方案的设计和评估,可有效降低项目实施失败的风险,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 标签: 自动化 实验室能力验证 统计数据 计算机模拟 急诊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在妇科手术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科手术实习的14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20年1月至2月入科的73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2020年3月至2020年4月入科的73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带教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88.52±8.99)分、操作考试成绩(89.79±7.51)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2.40±7.45)分、操作考试成绩(73.66±7.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方式、自我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用于妇科手术临床带教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且实习护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认可度及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翻转课堂 妇科 手术室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内翻型梅克尔憩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诊断为梅克尔憩,资料完整且可获得随访信息的1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5个月~12岁5个月。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哭闹2例,伴血便3例。B超均提示怀疑继发因素,其中小肠套叠6例,回结型套叠4例,其中1例小肠套叠为外院腹腔镜探查术后漏诊,反复肠套叠。10例患儿均行节段性肠切除。结果10例患儿中,8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继发肠坏死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梅克尔憩,8例可及异位组织,其中7例胃腺异位,1例胰腺异位。术后随访期间(1个月~3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内翻型梅克尔憩继发肠套叠少见,术前难以诊断,明确诊断靠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内翻型梅克尔憩即使手术探查术中也易漏诊,因此需仔细探查。

  • 标签: 梅克尔憩室 内翻 肠套叠 儿童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认知障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疗效机制仍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脑影像领域较常用的一种非损伤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MRI,rs-fMRI)是目前研究认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基于该技术发现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相关的主要脑区为额叶、海马和扣带回。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可以调控MCI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及神经环路。rs-fMRI技术可客观地评价治疗前后受试者脑区功能连通性和局部脑区活动指标,了解中医治疗脑效应机制,为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疗效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 导引功法 中医
  • 简介:摘要尿潴留是创伤骨科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膀胱永久性损伤及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与心理压力,严重阻碍患者康复。中医适宜技术包括中草药、针灸、按摩等,在预防及治疗创伤骨科卧床患者尿潴留方面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用于创伤骨科卧床患者尿潴防治护理的研究进展,笔者从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手法治疗、中药外治法及穴位注射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护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中国传统 尿潴留 医院,骨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和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广州市社区560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6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及按某一规律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6份。结果526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为(49.43±20.43)分,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2.96±7.61)分;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后,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均可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照顾者生命意义感对创伤后成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社区工作者应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帮助照顾者有效应对创伤事件,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 家庭照顾者 创伤后成长 生命意义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产儿家长对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制订适宜的FICare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护一体化门诊随访的160名早产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家长对FICare的认知需求调查问卷对早产儿家长进行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87.5%。结果140名早产儿家长中,135名家长认为FICare有益;71.9%(97/135)的家长选择每天参与1~4 h的照护,但31.1%(42/135)的家长缺乏照护信心。家长选择的FICare服务提供者中,94.1%(127/135)为新生儿科医生、88.9%(120/135)为新生儿科护士、62.2%(84/135)为母乳喂养咨询师、62.2%(84/135)为营养师;理想的培训方式中选择模拟教学、线上课程的家长分别占66.7%(90/135)、58.5%(79/135);出院指导是家长迫切需要的服务内容,得分率为74.5%。结论早产儿家长对FICare有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未来有必要结合家长需求开展分层次、全方位的FICare服务,以改善早产儿家庭结局。

  • 标签: 婴儿,早产 家长 家庭参与式护理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构建脑性瘫痪患儿标准化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对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初次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20例脑性瘫痪患儿及其家长12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患儿和60名家长。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2周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性瘫痪 生活质量 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 标准化护理方案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运营决策管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无锡市人民医行PCI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参与式运营决策管理模式。分别于出院当日、出院后6个月采用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负担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12评分高于对照组,F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运营决策管理模式能够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家庭参与式运营管理 家庭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线上+线下介入对偏远地区抑郁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父母和青少年各49例)和观察组(父母和青少年各49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舍曲林100 mg/d)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线上+线下萨提亚家庭治疗。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两组青少年父母负性情绪,同时,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hood,DSRS)评估两组青少年负性情绪。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两组青少年SCARED量表得分和DSRS量表得分变化,采用χ2检验两组青少年父母焦虑抑郁比例变化。结果对照组青少年SCARED得分[(51.55±12.69)分,(36.82±7.69)分,t=15.839]、DSRS得分[(25.08±4.81)分,(16.88±2.16)分,t=13.04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青少年SCARED得分[(51.16±15.84)分,(31.31±7.72)分,t=14.385]、DSRS得分[(24.12±4.81)分,(14.08±2.03)分,t=14.723]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SCARED得分和DS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3.540,6.609,均P<0.05)。干预前,两组青少年父母焦虑、抑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7,3.547,均P>0.05)。干预12周后,两组青少年父母焦虑、抑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5.995,4.009,均P<0.05)。结论线上+线下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不仅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抑郁障碍患儿的门诊管理。

  • 标签: 抑郁障碍 父母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抑郁程度、母婴互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PPD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家庭情感支持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会信息支持、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程度、家庭功能、应对方式、母婴互动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和EP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庭各功能评分及总的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中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对婴儿认知培养、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及回应婴儿痛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婴儿对母亲的回应和有清楚暗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可有效改善PP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促使其更加积极应对产后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进而提高母婴互动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会信息支持 家庭情感支持 产后抑郁症 抑郁程度 母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