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乡镇医院住院患者病例共1278份进行研究,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78例患者中共有779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共计24种,其中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种类最多,使用量最大。结论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临床医师引起注意,并加以改正。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合理用药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抗菌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5下半年门急诊及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频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专项检查活动,有助于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外科收治需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抗菌药物,另选取2017年外科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为观察组,于围术期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管理,可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问题,总结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临床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近两年收取的23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具体使用情况,并对用药种类、联用情况、患者恢复水平等信息进行统计。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204例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使用率86.44%。其中一类切口手术131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99例,使用率75.57%;二、三类切口手术105例,78例患者使用一种抗菌药物,22例患者联用两种抗菌药物,5例患者联用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此外,99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有34起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结论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应用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师要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专业应用原则,从而有效提升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用药种类 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不同种类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干预后)清洁手术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11年2月份出院病例(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共调查2104例清洁手术患者,其中946例(44.96%)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852例,30—60min预防性使用75例,60—120min预防性使用19例。757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170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h;19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均为均为一联用药,品种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其中2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感染者预防用药时间均<72h。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合理。结论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预防性使用率和停药时间与卫生部的要求还有差距,仍需持续改进,确保达到卫生部要求,使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

  • 标签: 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肝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细菌感染,而肝脏又是体内药物代谢的最重要器官,用药不当易发生毒性反应,对肝功能不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65例患有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住院情况做研究,根据WHO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DD值),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血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ALT)、腹水及肝性脑病的情况对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5例肝功能患者中有113例有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治愈27例,占23.89%,病情好转78例,占69.03%;未愈8例,占6.19%,死亡1例,占0.88%;且DUI值没有大于1。结论医院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合理,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及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 标签: 肝功能不全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加强制度建设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加强制度建设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制度建设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制度建设 抗菌药物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工作对于反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而言意义很大。通过点评工作,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但工作中仍存在着点评依据、内容、抽样方法欠统一、欠规范,点评反馈方式滞后等问题,需要从点评的内容方法及反馈方式上不断改善。此外,还需要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范处方点评,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不断强化药师临床药学指导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难点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溃疡疾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采用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呋喃唑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腹胀,5例出现胃部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中1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胃部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抗菌药物 奥美拉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以2016年1月18日某院住院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问卷有效率95.77%,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适应症、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总体认知率分别为27.80%、29.96%、49.82%及29.24%。其中,收入情况对抗菌药物适应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总体认知度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保险情况对抗菌药物方法及不良反应认知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之甚少,对抗菌药物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建议临床医师及药师加强安全用药的宣传教育。

  • 标签: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杭州地区抗菌药物(基本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根据杭州地区26家医院包括三甲医院17家,二甲医院9家,总计26家医院2010~2012年的抗菌药物(基本药物)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和数据汇总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杭州地区26家医院抗菌药物(基本药物)品种数基本维持在31种,购药金额维持在2.09~2.37亿元之间,2010~2012年使用第一的均是头孢类抗菌药,其中2011年头孢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15.99%。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持续上升,2012年购药金额于2010年相比同比上涨33.30%。从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来看,杭州地区抗菌药物以头孢呋辛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左氧氟沙星。结论杭州地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影响明显,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规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药剂科研究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急诊处方1200张(每月50张,不包括儿科处方),利用Excel表格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1200张处方中,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503张。其中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17张,占比83%,二联使用的处方有73张,占比14.5%,其它为三联使用及三联以上使用的处方,占比2.5%。经统计,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中5种DUI小于1,3种抗菌药物DUI略微大于1。结论自2011年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以来,我院急诊抗菌类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 标签: 急诊处方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专项整治以来,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42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给药医嘱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率62.82%,单一用药占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68.54%,二联以上用药占31.46%。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联合用药普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应用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16例,采用一般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376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于临床治疗的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与一般治疗的效果相近,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不能够起到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有效率 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地报道不当使用抗菌素引起低血钾麻痹2例。方法采取补充血钾,对症支持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及时治疗,患者痊愈。结论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麻痹、乏力的患者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标签: 抗菌素 不良反应 低血钾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干预在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0~12月(干预前)、2014年1~6月、2014年7~9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性评估指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二个PDCA循环进行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干预,合理性评估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起到良好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的9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主要针对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和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种类、施药途径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归纳。结果9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5%,女性患者占55%,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共有12例,18至60岁患者有64例,61岁以上患者有19例。由头袍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1例,而由奎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4例。而施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般不良反应。而患者的临床变现则是皮肤和其附件的不良反应患者共有5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患者有23例,其他的有14例。结论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特点,其性别差异不大,主要是抗菌药物的应用,根据患者情况分析使用合适的药物品种和正确的施药途径进行治疗,以此预防因滥用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幼保健院常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其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记录250份,统计实施管理前(2016年10月—2017年9月)、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抗菌药物合格使用情况、联合使用情况和使用量等。结果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对比管理后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三联使用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P<0.05),管理后抗菌药物总使用量显著少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对医院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抗菌药物应用合格率。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常用抗菌药物 应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工作以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率、使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逐月下降。结论医院2011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工作以来,新生儿科能有效的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

  • 标签: 抗菌药物 新生儿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4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情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该院2012年1-8月4种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616份,评价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结果616例I类切口手术有92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4.93%;其中86例能在术前用药占93.48%;在24h内停药有71例占77.17%;90.32%选用第1代头孢菌素;98.9%选用一种抗菌药物。结论4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机、疗程、品种均较合理,遵循相关指导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使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

  • 标签: I 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