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7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出院时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出院后3个月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按时锻炼率、合理控制饮食率、自我护理管理率、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后 针对性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新的人工气道固定方法,目的为改善目前临床常用的传统人工气道固定法,减少传统人工气道固定法导致患者皮肤及口角破损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 固定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婴儿头罩在新生儿臀部氧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48例新生儿红臀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4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氧气面罩进行臀部局部氧疗,对研究组患儿采用改良式婴儿头罩进行臀部局部氧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臀部皮肤修复治愈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快,且其治疗过程当中每个患儿每天的氧气掉落平均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更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婴儿头罩对红臀患儿进行臀部局部氧疗,可以有效减少氧气掉落次数,加快治疗速度,值得加强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式婴儿头罩 新生儿红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系统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运用改良式VAC系统治疗5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同时设立对照组58例,采用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及继发切口感染的几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继发感染的几率有降低趋势(p=0.057)。结论改良式VAC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缩短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可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等特点。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负压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 脂肪液化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OSCE模式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对照组选自我校2014级的护理学专业学生120名,干预组选自我校2015级的护理学专业学生120名,对照组实施以往传统的模式进行考核,干预组实施改良的OSCE模式进行考核,比较不同考核模式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改良OSCE模式考核后,干预组护生的各项CTDI-CV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将改良后的OSCE模式应用于护生的临床考核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改良OSCE模式 护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实验组采用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外形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血肿、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及病灶残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取得较好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Judet术式在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Judet术式切口,分离冈下肌及小圆肌间隙显示深层解剖结构,并应用改良入路行肩胛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结果随访术后患者共47例,平均时间23个月,采用ASES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31例,良8例,优良率83.0%。结论改良Judet术式操作简易、术野暴露充分、并发症减少、肩袖结构保留完整、肩关节功能恢复快。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Judet术式 内固定术 肩关节 肩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镇痛分为2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间隙为L3~4;Ⅱ组采用改良法,穿刺点为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术后镇痛观察和比较项目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PCA的按压次数;患者总体评分优、良、一般、差;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时间分别为术后6、12、24、48h。结果腰硬联合麻醉传统的单点法和改良的双点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Ⅱ组满意率高于Ⅰ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改良法可以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 标签: 连续硬膜外腔自控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充填治疗对腰腿痛效果及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腰腿痛患者应用硬膜外腔充填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75例,年龄在17岁~75岁,平均49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13个月,病程中间歇性腰腿痛反复发作。患者本次全部以急性腰腿痛发作就诊,经X线、CT、MRI行腰、骶椎检查,排除其他骨性病变,证实腰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三种类型,突出、膨出多见,脱出少见,腰痛并单侧下肢疼痛138例、伴双侧下肢疼痛49例。所有患者均行改良硬膜外腔充填治疗3~5天,每天1次。结果187例患者穿刺操作均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穿刺操作时间10分钟,住院时间5~7天,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硬膜外腔充填治疗腰腿痛具有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对于急性发作腰腿痛患者的症状治疗作为首选,值得在此类病例的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腿痛 改良硬膜外腔充填 疼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后护理路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9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单纯随机法将患者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路径和改良后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耐受程度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和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护理路径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耐受程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路径 电子支气管镜 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通弹力绷带与改良式胸带对开胸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弹力绷带,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胸带,分别在患者术后12h、24h、48h、72h测定患者疼痛和舒适度变化。结果经过佩戴胸带,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逐渐下降,术后12h之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胸带设计更合理,能够改善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改良式胸带 舒适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清洁灌肠的方法,改善老年患者灌肠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用吸痰管和50ML注射器将磷酸钠盐灌肠液133ML经肛门注入肠道深部以刺激润滑肠壁导出大便。结果临床观察实验组30例,灌肠后30MIN内均解大便,肠道准备充分,术中无大便外溢。结论改良灌肠法改善了骨科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和常规标准后外侧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评价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05年6月这2013年6月之间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的胸部手术共120例,并与同期使用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的118例胸部手术进行比较。将使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的120定为观察组,则使用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的11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0±15.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切口为(13.0±2.0)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0.0±5.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0.0±1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0±2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9.0±1.0)d,明显低于对照组(11.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相较于常规标准后外侧切口在应用于胸部手术中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天数短和术后疼痛小等优点值得在胸部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胸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2例剖宫产术中各种原因导致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12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大出血患者,经改良式背带缝合术出血均停止,无1例因子宫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或子宫切除,病情均平稳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相对于其他保守性止血方法,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止血迅速、可靠,损伤小,恢复快、副作用小及保留子宫等优点。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 剖宫产 宫缩乏力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口腔清洁护理的新方法。方法通过我院口腔科2006年11月~2012年6月对72例口腔手术并行组织瓣、皮瓣修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34例使用传统口腔护理,38例使用口腔改良冲洗护理。结果实施口腔改良冲洗清洁病人与行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病人在口腔清洁度方面、口内伤口愈合方面分别提高30%~50%。结论口腔改良冲洗清洁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填补了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是用生理盐水或指定溶液棉球擦洗口腔牙齿的各个侧面,对口腔内的伤口、术口的清洗不够彻底,而口腔改良冲洗清洁护理操作能彻底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组织瓣和皮瓣上的附着物,有效地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口内创口的愈合,及组织瓣、皮瓣的成活。

  • 标签: 口腔组织瓣 皮瓣修复 口腔改良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140例,其中在淋巴结清扫术中注意保留肋间臂神经65例(保留组),切除肋间臂神经75例(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病人患侧上臂内侧、腋窝部的皮肤感觉功能。结果保留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腋窝部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87.7%(57/65),异常发生率为12.3%(8/65),而切除组皮肤感觉正常发生率18.7%(14/75),异常发生率为81.3%(6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随访3.5年,140例患者均未见腋窝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减少术后上臂内侧、腋窝部感觉障碍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正确的注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腹壁右侧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技术(拔针后按压10min)为传统组,左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为改良组,改良组采用进针前抽取0.1ml空气Z路径注射及拔针后用棉球轻按皮肤拔出,不按压注射部位;注射30min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射后12h内评估注射局部的情况,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出血。结果改良组注射局部发生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少于传统组,皮下出血轻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Z 路径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