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年龄阶段,部分大学生将个性中的某一因素推向极端,便形成极端个性,极端个性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影响这些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通过分析极端个性原因的形成,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途径,早日让这些大学生踏上正确人生轨迹。

  • 标签: 大学生 极端个性 对策
  • 简介: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它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可能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和过程,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过程及结果形成正确的认知。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评价组合式棱凸镜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真实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7-18岁之间戴近视眼镜的中小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574人)、对照组(551人)。实验组学生在近距离用眼是配戴增加组合式棱凸镜,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眼屈光度变化值。结果一年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人群近视发展减缓0.50D屈光度;实验组效果是高中生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小学生;实验组低屈光度段增加比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高屈光度段增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增加配戴组合式棱凸镜的学生近视眼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没有使用组合式棱凸镜的对照组,且组合式棱凸镜没有对眼睛构成伤害,组合式棱凸镜预防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近视眼 组合式棱凸镜 控制 实验
  • 简介: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笔者认为,将英国心理医生弗德尔发明的“电影疗法”加以应用,在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影片赏析课程,通过欣赏心理影片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必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引导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影片 课程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恋爱是大多数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都会经历的事情,但由于他们相对而言缺少相关经验,又较易产生错误归因倾向,因此往往难以梳理清楚情感中的困扰,导致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给今后的爱情和婚姻带来负面效应。下面的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较好地解决了1例大三女生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问题咨询 恋爱心理 归因倾向 合理情绪疗法 情绪困扰 心理矛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从医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0例就读于本校的2013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独自匿名填写、现场统一回收。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自我效能评分及就业目标、理想的工作地点、就业心态、就业压力、待遇水平等内容。结果自我效能感评分得分0~31分的有0人;得分32~62分的有5人,占2.6%;得分63~93分的有47人,占24.1%;得分94~124分的有120人,占61.6%;得分125~155分的有23人,占11.7%。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3%的人表示有较大的就业压力,男性对就业压力的感知明显高于女性。自我效能感与从医意愿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从医意愿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从医意愿,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从医意愿 医学生
  • 简介:摘要本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咨询过程。求助者因为上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情绪困扰。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进行咨询后求助者的情绪困扰基本消除,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情绪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大一女生孙某因与寝室同学发生矛盾,偷窃寝室同学财物报复,后被发现,与同学关系恶化,自己也很自责。此事件发生后,孙某不知所措,羞愧,担心学校处分、父母伤心而极度焦虑,无法正常进行学习生活,情绪非常低落,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孙某存在中度焦虑,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应激障碍。咨询师根据王的情况主要采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孙某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能够较为坦然地接受事实,并开始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这一事件,和寝室同学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 标签:
  • 简介:恐惧心理是在可怕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反应。人的情绪既是对刺激物的一种反应。又是产生一系列反应的原因。如果消极的情绪过于持久,体验过于深刻,就会破坏情绪的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引起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混乱。进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本案例是一例关于恐惧心理的典型个案。

  • 标签: 恐惧心理 心理咨询 中学生 情绪反应 行为方式 心理活动
  • 简介: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手机依赖水平整体较高,其中戒断反应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并且,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在专业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在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生活费多少这几项人口社会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其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相比略有不同。

  • 标签: 民族 院校 大学 物质相关性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医学院本科阶段的医学生52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学生对于全科医学教育的观点,实施专题探讨。结果在本次研究所调查的52名医学生当中,超过有80.77%的学生认为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教育是有必要的,然而在目前的全科医学社区教育当中同时也存在有教学设施与方法落后、教材不适宜、师资队伍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等显著问题,致使实际的教学效果较差。结论由师资、教材、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来展开具体的分析,并就此加强相关的措施手段来促使全科医学社区教育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医学生 全科医学 社区教育
  • 简介:摘要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以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知识素质的同时,能更好地提高心理素质,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适应取向这一名词,探讨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问题。

  • 标签: 中学生 适应取向 心理健康 健康结构
  • 简介:摘要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结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Anxiety,HAMA)共同评定和早期发现江西省3所普通高校轻度焦虑症学生43名(调查学生1052人),江西省普通高校轻度焦虑症发病率4.09%,对其中1所高校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大学生 焦虑症 发病 分析
  • 简介:本案报告1例因不满意自己的外貌形象而导致一系列情绪问题,经咨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来访者一般资料宫某,女,19岁,汉族,某学院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父亲初中文化程度,早年因为奶奶身体不好不得不提前退伍在家照顾奶奶,母亲文盲。家

  • 标签: 心理咨询 大学生 形象 外貌 情绪问题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之所以喜欢听音乐,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减轻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压力。总之,音乐作为一种十分有价值的艺术存在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发挥音乐治疗的作用。

  • 标签: 音乐治疗 中学生 心理疏导 应用
  • 简介:摘要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对有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影响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案。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从四所大学收回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诸多障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碍,并提出改善人际交往的教育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障碍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现状。结果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工具不统一、不全面。结论应该在现有的自评量表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等来扩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 标签: 幸福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华尔街金融海啸,已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被调查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客观、积极,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对现在的形势表示迷茫和焦虑。毕业生中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就业压力。②被调查学生对自身就业价值认知偏低,自信心不足,但对专业前景较为看好。③在预期求职认知和取向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将来就业的要求,求职取向多样化。④女生对内部自我技能的知觉感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而男生对就业环境的关注程度高。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 压力 金融海啸
  • 简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面对同样的逆境,有些人屈服于压力而有些人却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关注的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在逆境面前,具备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可以勇于面对并挑战逆境,最终战胜逆境;而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则无法应对逆境,从而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或产生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建议。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弹性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