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运用对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PCNL的患者共253例,依据在手术过程中是否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进行分组,分为单纯B超灰阶扫描引导穿刺组(B超组)121例和B超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组(彩超组)1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结石长径、结石负荷、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结石取净率对比无差异(P>0.05);彩超组的输血率、肾动静脉瘘、血管栓塞、动脉瘤和肾周血肿发生率低于B超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感染、胸腔积液、周围脏器损伤和尿性囊肿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B超引导PCNL的患者,经B超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出血并发症,临床研究价值较高。

  • 标签: B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进了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了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ASA分级Ⅰ-Ⅱ级的困难气道患者4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依靠解剖定位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进行清醒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环甲膜穿刺成功率以及各级呛咳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和Ⅰ级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喉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对于清醒气管插管更加的的高效、安全,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下喉上神经 环甲膜穿刺 麻醉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断指再植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对照组则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干预结果。结果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均较T0时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5时的SAS、SDS评分均较T0时所有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啶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单纯纵切面引导治疗,实验组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治疗。结果实验组旋切次数为(8.10±1.02)次,对照组旋切次数为(12.33±1.43)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病灶旋切时间分别为(9.50±1.32)min与(6.12±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概率为6.67%,对照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概率为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 乳腺微创旋切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汇总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数为9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7年至1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焦虑、恐惧、精神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过程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内瘘通畅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内瘘通畅,同时其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DSA和CT联合引导之下的经皮肾相关穿刺造口术用于恶性肿瘤所致肾盂积水患者中,观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50例恶性肿瘤所致肾盂积水患者用作研究目标,50例患者均接受DSA联合CT引导之下的经皮肾穿刺造口术治疗,分析50例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50例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0%。术后1周,50例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统计数值是100.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恶性肿瘤所致肾盂积水患者中采取DSA和CT联合引导之下的经皮肾相关穿刺造口术体现出显著效果。

  • 标签: DSA CT 经皮肾穿刺造口术 恶性肿瘤 肾盂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CT引导微创术式应用于脊柱疾病诊治中的切口感染预防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脊柱疾病患者分为2组,均行CT针对,在治疗上,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分别行切开手术、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诊治效果及术后伤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76%、56.1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比较术后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疾病患者行CT引导下微创手术技术检查,可更好获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在治疗方面,CT引导下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更好,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更低。

  • 标签: 脊柱疾病 CT检查 微创手术技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小于1cm可疑甲状腺结节中使用高频彩超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小于1cm的且在我院乳甲血管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行甲状腺手术的63位患者,分析对照其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检查结果。结果63位患者细针穿刺均成功实施,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与病理检查相比,FNAB穿刺敏感性85.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3.3%,准确率95%。结论对于小于1cm的可疑甲状腺结节,高频彩超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术对结节性质的诊断有较高诊断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高频彩超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术毕超声引导下穿刺至前锯肌平面,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罗哌卡因。结果(1)在T1、T2、T3,观察组静止时、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1、T2、T3、,观察组静止时、咳嗽时的IL-6、IL-10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增高但无影像学改变的可疑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2008年-2015年普查发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4.0ng/ml,但影像学无诊断学意义改变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0针穿刺活检结果。在标准6针系统穿刺法基础上增加4针穿刺点,施行前列腺活检,病例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175例患者中89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总阳性率为50.9%。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一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理想的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式。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需要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B超定位下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下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镇痛的维持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7.5%,参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所占比例为47.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97.5%,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80.0%,对比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阻滞效果,对其手术期间的管理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促排卵治疗50例)和穿刺组(卵巢囊肿穿刺术后行促排卵治疗50例),比较两组尿促性腺素(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HCG注射日穿刺组优势卵泡直径≥18mm的卵泡数目略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的疗效好,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 标签: 不孕症 卵巢囊肿穿刺 促排卵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卵巢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促排卵治疗50例)和穿刺组(卵巢囊肿穿刺术后行促排卵治疗50例),比较两组尿促性腺素(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HCG注射日穿刺组优势卵泡直径≥18mm的卵泡数目略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HMG的用量、用药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术治疗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的疗效好,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 标签: 不孕症 卵巢囊肿穿刺 促排卵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喉罩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麻醉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物使用量、输液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有效改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身体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股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式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采用三维重建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未采用三维重建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及椎体中心高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椎体中心高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CT引导下三维重建技术更加省时、安全,精准性高,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三维重建技术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