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102医院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睡眠质量、治疗后睡眠进程、治疗后睡眠结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老年脑卒中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改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急诊观察室1501名急诊护理人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Anxiety,HAMA)、抑郁量表(HAMD量表)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1)急诊护士PSQI总分为(12.84±2.23)分,且与与年龄、从业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2)HAMA总分(16.48±9.45)分,HAMD总分(22.68±8.74)分,均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存在睡眠障碍,改善其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9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睡眠障碍者48例,非睡眠障碍者48例;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卒中部位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年龄、NIHSS评分、ADL评分、前后循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常见临床问题,与诸多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其相关因素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卒中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心得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慢性失眠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治疗,2组睡眠改善效果、临床疗效、治疗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满意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使用借鉴价值。

  • 标签: 中医综合治疗 慢性失眠症 经验
  • 简介: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良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0.9%-2.1%,生长部位以颅后窝居多,占颅后窝肿瘤7.3%。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较囊性少见,约占全部血管母细胞瘤22.3%。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实质性脑瘤 颅后窝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并反思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夹闭治疗相关问题。方法回顾22例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血泡样动脉瘤,观察动脉瘤影像特征、各种治疗尝试以及预后情况。其中13例(59.1%)见瘤壁菲薄,瘤颈-载瘤动脉壁交界处呈明显"断续样"色泽变化;一次性夹闭成功10例,其余12例均出现瘤颈撕裂,重新夹闭成功1例但滑脱失败,包裹载瘤动脉成功3例,急性期孤立载瘤动脉并搭桥2例,术后均有1例造影通畅,其余单纯孤立载瘤动脉7例。结果本组治愈9例,残疾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血泡样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夹闭手术要慎重,不得已手术时需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瘤颈-载瘤动脉交界处色泽、质地变化,判断夹闭后是否出现瘤颈、瘤体完全撕脱;有条件时待脑肿胀消退后,首选密罗网支架治疗,无法实施介入治疗必须备好颅内外高流量搭桥准备。

  • 标签: 血泡样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 颅内外搭桥 血流重塑
  • 简介:目的:探索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溢乳睡眠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河北省衡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新生儿160例,回顾体位差异分组,对照组产妇新生儿采用常规平卧位,观察组产妇新生儿采用倾斜式卧位,收集2组产妇开奶时间、新生儿溢乳发生率、睡眠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开奶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溢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均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值则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倾斜式卧位护理应用为新生儿营造舒适、安全睡眠感受,减少溢乳发生,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倾斜式卧位 新生儿溢乳 睡眠 体质量
  • 简介:目的采用多电极皮层脑电监测技术,通过局部给药方式,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大鼠皮质发育障碍(MCD)痫性放电影响。方法建立液氮皮层冰冻MCD模型:新出生SD大鼠进行脑皮质板局部冰冻损伤。模型建立后通过形态学、行为学等进行评价。手术前1wMCD模型小鼠进行皮层脑电埋置。术后1w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匹罗卡品组、匹罗卡品加IL-6组。模型诱导组大鼠氯化锂腹腔注射(180mg/kg),20h后给予硫酸阿托品1mg/kg腹腔注射,30min后再给予20mg/kg匹罗卡品腹腔注射。模型诱导加IL-6组增加IL-6局部注射。注射前先进行30min基线监测,注射后直接进行电生理检测。监测完毕动物行为学以及相关如潜伏期、持续时间等电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组大鼠注射匹鲁卡品后随即出现眨眼、节律性咀嚼、节律性点头,约30min后出现Ⅳ级以上发作。但是IL-6注射组动作明显减轻,出现时间较晚。电生理结果显示,与模型诱导组相比(25.93±1.33)min,模型诱导加IL-6注射组表现为潜伏期明显延长(31.05±2.35)min,两组潜伏期发作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诱导组相比[(34.58±1.02)s],模型诱导加IL-6注射组表现为放电持续时间明显减少[(17.75±1.94)s],两组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诱导组相比[(28.83±4.26)次],模型诱导加IL-6注射组表现为自发性癫痫放电次数明显减少[(12.00±3.03)次],两组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IL-6明显减少痫性放电阈值,减少放电持续时间,可能对癫痫发作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IL-6 炎症 匹罗卡品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引起前额叶血肿诊断显微手术策略。方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4例前额叶血肿患者术前行CTADSA检查证实为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采用开颅手术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清除额叶血肿。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中均顺利切断瘘口及引流静脉起始端;术后无再出血、脑挫伤、癫痫、脑脊液漏,DSA复查无瘘口复发。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几乎适合所有的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尤其是合并额叶血肿者,开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优势在于治愈率高、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9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栓塞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动脉瘤栓塞程度,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 栓塞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TrevoProVue支架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进行支架取栓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本中心13例采用TrevoProVue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thrombolysisincerebralinfarction,mTICI)分级评估闭塞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并于术后90d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评估患者独立生活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术后即刻8例获得mTICI分级2b~3级再通,4例mTICI分级2a级再通,1例血管无法开通mTICI分级0级。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15.0(9.5~21.0)分,术后24hNIHSS评分7.0(5.5~16.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35)。90d临床随访,mRS评分0~2分6例(46.15%),3分2例,4分2例,5分1例,6分(死亡)2例。结论应用TrevoProVue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是安全、有效

  • 标签: Trevo ProVue 前循环 急性缺血性卒中 取栓
  • 简介:目的:探讨PBL式孕期健康宣教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第95医院产科待产初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BL式孕期健康宣教,2组均干预至产后42d。采用SAS及SDS2组初产妇干预前、产后42d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PSQI2组初产妇干预前、产后42d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干预前比,产后42d2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产后42d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及PSQI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式孕期健康宣教可改善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PBL式孕期健康宣教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前颅窝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一种特殊亚型,较为少见,约占颅内DAVF5%。该文是一篇关于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手术治疗病例报告总结。通过4例伴有额叶血肿前颅窝底动静脉瘘进行病例分析,主要从前颅窝底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血管构筑形式、临床症状特点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本组病例均采用额下入路DAVF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同时清除额叶血肿,既顺利解除了血肿占位效应,也有效封闭了瘘口。治疗方式准确到位,术后颅内恢复正常血流,获得长期良好预后。该文不足之处,病例数较少,而且全部开颅手术病例,没有介入栓塞病例,缺乏开颅手术介入栓塞对照分析,随访时间也不够长,结论总结稍显牵强。建议积累病例,进行更加严密、更长期随访观察,以期得到更多信息,从而对本病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有更深入总结。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额叶血肿 前颅窝底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非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结果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比例分别为60.00%、45.16%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0.039)。结论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卒中网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中心 血管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单纯性肥胖患儿1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2组儿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多导睡眠监测,比较2组儿童OSAHS发生率、BMI标准值、AHI、OAI、MSaO2、LSaO2、CAI、睡眠效率,扁桃体肥大与腺样体肥大情况,分析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OSAHS、AHI、OAI、LSaO2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OSAHS发生率59.23%(77/130),显著高于对照组26.15%(34/130)(P〈0.05);观察组BMI标准值、AHI、OAI、C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aO2、MSaO2、睡眠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AHS组与非OSAHS组在性别分布、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BMIZ值、肥胖数、扁桃体肥大数与腺样体肥大数均显著高于非OSAHS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儿童OSAHS发生、AHI均有显著正相关性,与LSaO2有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小儿肥胖与睡眠呼吸综合征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重要致病危险因子,临床上要重视肥胖儿童OSAHS临床症状与PSG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析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接受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护理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2例。临床护理方案分别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将2组术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2组患儿护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阑尾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儿童急性阑尾炎 人性化护理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现阶段,在临床中,由于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总量逐步增多,且其并发症也过多,使得OSAHS已经逐步变成了十分普遍病症。OSAHS施予治疗关键方法口腔矫治器(OA),其具备方便进行携带、运用舒服等特征,较易被OSAHS患者所接纳与运用。

  • 标签: 临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分析 口腔医学
  •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可穿戴设备帕金森病(PD)患者静态姿态平衡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定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患者术后短期静态姿势平衡能力影响。方法选取H-Y分期3期1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以及12名年龄相仿健康受试者。通过可穿戴式传感器采集PD患者DBS开关机前后及对照者在静态姿势平衡实验中三维人体关节姿态角,并计算重心摇晃距离摇晃速度。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帕金森病患者重心摇晃距离摇晃速度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BS开机帕金森患者相比于DBS关机帕金森患者,重心摇晃距离摇晃速度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使用可穿戴设备评估DBS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短期静态姿势平衡稳定性影响实验显示,DBS开机帕金森病患者姿势平衡稳定性增强,DBS帕金森病患者静态姿势平衡稳定性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可穿戴设备 静态姿势平衡
  • 简介:目的:评价中药汤剂联合综合干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收治初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于产后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盆底康复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初产妇心理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初产妇盆底康复护理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PSQI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汤剂治疗更符合初产妇所需,可以促进盆底康复,改善初产妇负性心理状态、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及睡眠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盆底康复 依从性 心理状况 中药汤剂 睡眠质量
  • 简介:失眠临床常见病,黄俊山教授运用阴阳寤寐学说、脏腑神志学说,结合多年失眠专科临床经验,从心、肝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失眠病因病机,将其基本病因归纳肝郁失疏、心神不宁或肝血亏虚,心神失养。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脏腑、气血、情志失和而致心神不宁、魂不守舍。黄俊山教授在对本病临证辨治方面,善于运用药组合治疗本病,笔者现其具体药做一浅析,以期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拓展本病治疗思路。

  • 标签: 失眠 药对 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