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制备脑卒中模型结合束缚应激和孤养法复制了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PSD大鼠模型行为学改变和下丘脑室旁c-fos表达,及盐酸帕罗西汀对PSD的干预作用。结果:PSD模型大鼠蔗糖水消耗量降低、Open-Field测定直立评分和水平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糖水消耗量增加、Open-Field测定水平得分和直立得分增加,与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下丘脑室旁c-fos蛋白的表达较卒中组或抑郁组有所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D组比较药物组下丘脑室旁c-fos蛋白的表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可以改善PSD大鼠抑郁行为,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下丘脑室旁c-fos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室旁核 早期即刻基因 盐酸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22年3月在淄川口腔门诊部进行修复治疗的44例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方法而设为金属组(予以金属桩修复)、玻璃组(予以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修复),两组分别22例。结果:玻璃组修复疗效、修复满意度较金属组更高(P

  • 标签: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 口腔修复 烤瓷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22年3月在淄川口腔门诊部进行修复治疗的44例基牙折断烤瓷牙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方法而设为金属组(予以金属桩修复)、玻璃组(予以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修复),两组分别22例。结果:玻璃组修复疗效、修复满意度较金属组更高(P

  • 标签: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 口腔修复 烤瓷牙
  • 简介:目的:通过4批维生素B1片造假品的鉴定过程,揭露造假方法,并探讨维生素B1片专属性的测定方法.方法:UV光谱、PC、TLC、HPLC法相结合.结果:4批造假品所含维生素B1仅占其标示量的22%~25%,另掺有肌苷或其他有类似UV吸收的化学物质.HPLC法既可用于VitB1的定性又可同时作含量测定,其加样回收率为100.28%,RSD=0.4%.结论:造假品系通过掺入与VitB1有类似UV光谱的化学物质伪造而成.采用UV法测定不能反映此类造假品真实含量时,可用HPLC法检测.

  • 标签: 维生素B1片 造假品 鉴定 HPLC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5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采用循环酶法和放免法检测血清Hcy、FA、VitB12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青年脑卒中组血清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FA、VitB12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A和VitB12缺乏可引起HHcy,轻度或中度Hcy升高是青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年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 简介:将3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6个月-1岁每次10万,1-3岁20万/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10mg/kg加入10%GS100mlivdrip。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 标签: 小剂量 干扰素Α-2B 治疗 小儿 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 简介:研究表明,干扰素-α1b(IFN-α1b)能较有效地治疗乙型肝炎,但疗效在个体间有明显差异,其ALT复常率也较低.海力特是一种多糖类海洋药物,能有效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应用IFN-α1b联合海力特治疗漫性乙型肝炎32例,并与单用IFN-α1b治疗组和对照组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 标签: 干扰素-Α1B 海力特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方法
  • 简介: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婴儿脚气病),多以消化、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其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称为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现将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的16例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脑疾病 维生素B缺乏 婴儿 脚气病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α-干扰素1b联合泰来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例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年龄17~63岁,病程1~13年.对照组采用普通保肝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α-干扰素1b和泰来肽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V转阴率为58.8%,显著高于对照组(11.4%)(P<0.05),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α-干扰素1b联合泰来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重组α-干扰素1b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泰来肽
  • 简介:患儿,女,10个月,2010年7月22日上午9:00因感冒在当地诊所静点两组药品,分别为(1)门冬氨酸阿奇霉素0.1258(半支)、维生素B650mg和地塞米松2mg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点;(2)炎琥宁60mg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点。

  • 标签: 维生素B6 炎琥宁 剥脱性皮炎 案例分析 患儿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本文采用拉米夫定联合INFα-2b治疗慢乙肝30例,并与单一药物组对照,以探讨两药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慢乙肝惠者计90例。病程1-10a,年龄16-59a,男性61例、女性29例。治疗ALT60-460μ/L,Bilit<50μmol/L,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间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无显著差异。A组为联合用药组,口服拉米夫定0.1qd,疗程1a,同时肌注INFNα-2b300万u,开始每日一次,半月后改为隔日一次,疗程半年。B组为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0.1qd,疗程1α。C组为INFα-2b组,肌注INFα-2b300万u,开始每日一次,半月后改为膈日一次,疗程半年,半年后继续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半年后及治疗开始后1a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HBVM和HBV-DNA(血点杂交)。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HBV-DNA转阴,ALT正常,HBeAg/抗-HBe血清转换。(2)有效:HBV-DNA转换。(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结果治疗半年后三组降酶效果均很理想,三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开始后1a,ALT复常率,HBeAg/抗-HBe转换率和显效率,A组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HBV-DNA转换率也以A组最高。治疗ALT>100u/L者,幼年期感染对抗病毒治疗反应最差。结论联合用药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 标签: 拉米夫定 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1年3月本院11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及B超检查。结果:参照病理结果,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获得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B超诊断符合率(p

  • 标签: 子宫出血 宫腔镜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治急性小肠梗阻症状期间予以B超、腹部平片检测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临床诊治案例42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1日开始,拟定临床分析计划时,同期选取相关研究数值,直至2022年3月30日截止,期间首先予以急性小肠梗阻患者腹部平片进行检测,待检测完成后,予以患者B超进行检测,分析出不同影像学症状检测情况及患者肠道容载物蠕动情况、蠕动变化、肠管内径等。结果:据研究,联合检测检出率较高(95.23%),比较单一腹部平片检出率(80.95%),结果更为优异,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急性小肠梗阻 腹部平片 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6-羟基多巴胺(6-OHDA)引起的去交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给大鼠注射6-OHDA(8mg/kg),造成化学性交感神经末稍损伤模型。以NGF200-1600BU/kg肌肉注射,连续10d,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法测定两侧颌下腺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6-OHDA可使大鼠颌下腺中NE的含量下降36.6%(P<0.05),NGF可增加神经损伤大鼠颌下腺NE的含量,并有较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400BU/kg即可使NE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NGF肌肉注射对6-OHDA引起的大鼠化学性交感神经末梢损伤有促进修复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6-羟基多巴胺 大鼠 神经损伤 去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评价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AMI患者9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与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各因子(TNF-α、sVCAM-1、CRP、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TNF-α、sVCAM-1、CRP与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的疗效较满意,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还改善了炎症各因子水平。

  • 标签: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塞 炎症因子 抗血小板聚集
  • 简介:肿瘤的增殖和转移都需要血液供应的支持。在研究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很关键的因素,肿瘤脑转移的重要条件是脑组织血管密度增加,研究证实,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血清中VEGF浓度相关。

  • 标签: 颈淋巴结转移 癌淋巴结 脑转移 恶性肿瘤转移 血管密度 联合根治术
  • 简介: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对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分别为(7.14±2.41)d,(4.03±1.53)d,(3.98±2.00)d,(8.05±1.01)d和(13.21±7.23)d优于对照组为(11.84±3.25)d,(7.28±3.05)d,(5.51±1.76)d,(11.50±1.05)d和(21.01±10.62)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50.0±4.4)ng/mL和(49.8±5.4)ng/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1±2.1)ng/mL和(56.2±4.8)ng/mL(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可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肠梗阻 炎性因子 总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