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胫骨骨折患者在其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髌上入或者髌下入的实际价值。方法:观察组行髌上入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髌下入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手术中的透视次数与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26%、18.42%,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髌上入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更有利于降低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胫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股内侧肌下入与髌骨内侧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临床疗效。方法  以90例接受TK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股内侧肌下入)与对照组(经髌骨内侧入),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股内侧肌下入路 髌骨内侧入路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个性化全瓷台和钛台分别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根据不同台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个性化钛台,观察组患者选择个性化瓷台,患者术后1、6、12个月复查,分析患者植体松动和牙冠外形,比较PES(红色美学指数)和WES(白色美学指数)评分。结果在植体松动和牙冠外形方面,两组患者在之后的随访过程中,植体均不存在松动情况,牙冠良好,不存在明显的损坏,植体周围未出现炎症;在PES和WES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PES和WE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前牙种植修复中,个性化全瓷台应用效果好于钛台,有着非常好的应用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瓷基台 钛基台 全瓷冠修复 前牙种植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入椎间融合术(OLIF)与后入椎体融合术(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入椎间融合术"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椎体间融合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斜外侧入路椎体融合术 后入路椎体融合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DDH低位脱位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与后外侧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72例DDH低位脱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直接前放入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格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69.4%;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低位脱位(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相对于后外侧入而言,其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 标签: 髋关节 发育不良 直接前放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SuperPATH入与传统后外侧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7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不同分为2组:SuperPATH入54例(SuperPATH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64.3±9.1)岁;后外侧入53例(后外侧组),男20例,女33例;年龄(62.2±10.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假体位置的外展角、外展角安全比例、前倾角、前倾角安全比例、后倾角、后倾发生率、偏心距差异、下肢长度差异,以及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07例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并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25个月)。SuperPATH组患者假体的后倾角13.6°±9.6°和后倾发生率18.5%(10/54)均大于后外侧组3.0°±1.0°和5.7%(3/53),偏心距差异0.26(0.13,0.49)cm小于后外侧组0.38(0.13,0.70)cm,术后1周Harris评分(74.8±7.8)分高于后外侧组(72.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假体的外展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前倾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下肢长度差异、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出现1例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次出现脱位。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后外侧入可以获得更好的偏心距,早期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但该入安放髋臼假体出现后倾比例更高。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疗效比较研究 SuperPATH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经翼点入和经额底纵裂入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经翼点入手术作为经翼点组,32例患儿经额底纵裂入手术作为经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经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经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和经额底纵裂入治疗儿童颅咽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入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与双侧腋窝乳晕入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经口组)或经双侧腋窝乳晕入(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入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入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入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髂股两窗入与髂腹股沟入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43例;年龄15~78岁[(44.1±16.0)岁]。骨折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01例,前柱前壁伴后半横形骨折35例,“T”形骨折24例。80例采用改良髂股切口结合有限Pfannenstiel切口复位内固定(改良髂股两窗入组),80例采用标准髂腹股沟入复位内固定(髂腹股沟入组)。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标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神经血管损伤、医源性膀胱损伤、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78个月[(43.3±17.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改良髂股两窗入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0(123.8,180.0)min、600.0(500.0,787.5)ml,髂腹股沟入组分别为190.0(150.0,240.0)min、700.0(562.5,887.5)ml(P均<0.01)。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相比,改良髂股两窗入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在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的情况下,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经翼点入和经额底纵裂入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经翼点入手术作为经翼点组,32例患儿经额底纵裂入手术作为经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经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经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和经额底纵裂入治疗儿童颅咽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入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与后正中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简介:背景:目前,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的选择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DAA)与直接外侧入(DL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183例患者。分别在DAA(92例)和DLA(91例)入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功能情况和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18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DA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LA组[(206.4±64.6)mlvs(414.0±131.4)ml,P<0.001;(208.4±50.9)mlvs(299.6±50.8)ml,P<0.001]。DA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DLA组[(11.3±5.6)d(16.5±5.7)d,P<0.001]。DA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矩及单腿站立试验结果均优于DLA组(P<0.001),但术后6、12个月的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VAS评分、术后1个月的转弯,上、下楼梯,坐下,穿袜能力均优于DLA组(P<0.001)。两组患者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LA全髋关节置换相比,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早期髋关节功能更好等优点。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侧卧位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外侧入路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腹腔镜下中间入和尾侧入术式治疗老年右半结肠癌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100例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 根据腹腔镜入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 50例。对照组采取中间入术式治疗, 研究组采取尾侧入术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 177.54±15.17) min短于对照组的( 207.22±16.15) min, 术中出血量( 101.44±12.75) ml少于对照组的( 119.59±15.34) 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4.00%, 与对照组的 2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更适合使用腹腔镜下尾侧入进行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价值, 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中间入 ;尾侧入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middle approach and cauda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right colon cancer in the elderly. 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paroscopic approache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iddle approach and the study group by the caudal approach. The basic operation index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177.54 ± 15.17) min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07.22 ± 16.15) mi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101.44 ± 12.75) ml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19.59 ± 15.34) 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audal approa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It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has a high value.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钛板的单纯前路与前后路结合的手术方式治疗第5腰椎(L5)~第1骶椎(S1)结核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骶结核患者28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将纳入患者分为锁定钛板组(16例)和前后路结合组(12例),锁定钛板组患者采用锁定钛板的单纯前路手术治疗,前后路结合组患者采用前后路结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至少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最后1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L5~S1前上缘之间的垂直高度。结果锁定钛板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前后路结合组,(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最后1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3、6个月及最后1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CRP、ESR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术前、术后即刻及最后1次随访时,两组L5~S1前上缘之间的垂直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及最后1次随访时的L5~S1前上缘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术前(P<0.001)。两组患者均预后良好,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钛板的单纯前路手术治疗腰骶结核可以达到与前后路结合手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更少。

  • 标签: 结核 锁定钛板 手术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与髂腹股沟入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前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9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21~80岁[(49.6±13.7)岁]。前柱骨折31例,前壁骨折6例,前柱伴前壁骨折2例。22例采用改良Stoppa入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17例采用髂腹股沟入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依照Matta评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50个月[(32.4±10.5)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52.1±47.5)min,术中出血量为(497.7±160.7)ml,均低于B组的(192.1±58.2)min、(638.2±166.3)ml(P<0.05)。A组骨折Matta评分复位优良率为86%(19/22),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18/22),B组分别为82%(14/17)、77%(13/17)(P均>0.05)。术后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2),B组为29%(5/17)(P>0.05)。结论对于髋臼前柱/前壁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和髂腹股沟入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改良Stoppa入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患儿上肢臂丛神经经腋进行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上肢臂丛神经经腋阻滞麻醉,麻醉药物均为罗哌卡因,使用浓度A组为0.2%,B组为0.3%,并对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及镇痛维持时间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A组较B组用时更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上肢臂丛神经阻滞 经腋路入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