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8.7.18号过站,5652机组反映右发振动在空中有丢失情况,过站发现右发参数指示存在问题,EEC自检和AVM自检无故障,复位两部DEU跳开关后正常,航后排故,查询AMMS,该故障多次出现。

  • 标签: 传感器 振动值 排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危急报告制度落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层层培训,使护士掌握危急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内容,强化危急意识,主动关注危急。结果危急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获得危急报告到治疗时间由20min~6h缩短为3~10min。结论护士掌握危急报告制度,牢固树立危急意识,对危急报告的主动关注,能促进危急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 标签: 护士 检验危急值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ADC在直肠腺癌分化程度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资料。测量肿瘤的IVIM参数(D、D*、f)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各参数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各参数与直肠癌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直肠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和D显著性降低(P分别为0.032和0.000),f显著性增高(P=0.025)。D鉴别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直肠癌的AUC最高,以2.465×10-3 mm2/s为阈值鉴别低分化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9.6%。D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呈中度相关,ADC、f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呈弱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1、0.249和0.246 (P均<0.05)。结论IVIM参数与ADC对鉴别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腺癌均有较大的价值,D的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 简介:[目的]应用胎儿脐动脉血流S/D监测≥孕36周住院孕妇,观察S/D≥3时,对新生儿窒息和发生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10例临床资料用脐血流S/D,与胎心电监护(NST)和B超羊水量的测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脐血流S/D≥3组对新生儿窒息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NST无反应组和B超异常组(P<0.005).S/D(≥3和<3)两组中发生高危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脐血流S/D检测是一种对母婴无损伤的有效监测手段,弥补了单纯用NST或B超预测判断新生儿窒息的不足,用脐血流S/D检测配合NST和B超的综合方法来提高对胎儿监测的可靠性.

  • 标签: 脐血液S/D值 胎心监护 NST B超 新生儿窒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74例住院患者出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后的诊疗结果。结果74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发生者,19例死亡,死亡率25.68%;其中男性死亡患者11例,女性死亡患者8例,男女死亡患者的比例为1.371;50岁以下死亡的患者3例(15.79%),50~60岁死亡的患者5例(26.32%),60岁以上死亡的患者11例(57.89%)。结论患者若发生血清电解质危急纠正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应加强危急的临床应用推广,同时加强检验人员对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重视。

  • 标签: 电解质 危机值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在临床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抢救中出现23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3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患者中2例死亡(8.7%),21例电解质危急值得到改善后抢救成功,救治率91.3%。结论出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检验医师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增加抢救成功率,同时应加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管理,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 标签: 血清 电解质 危急值 临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成效。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12月对手术室的医用高耗材进行信息化管理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12月手术室医用高耗材应用人工管理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0.61%,医护满意度为95.64%;对照组应用人工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22.68%,医护满意度为78.52%.观察组的错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耗材的实物盘点和证件审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信息化管理,能显著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控制医用高耗材的质量和应用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医用高值耗材 信息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应用于产科急救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产科患者58例为管理前组,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8例产科患者为管理后组,实施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分别对管理前后的母婴急救发生率及急救成功率、医患纠纷等进行分析,判断管理前后急救情况。抽取50例危急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危及项目分布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液分析中危急出现率最高,电解质较低,凝血功能虽然出现率较低,但是对患者影响较大。管理后母婴急救发生率、急救成功率、母婴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存与管理前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执行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制度,有利于产科医生准确及快速获取危重患者疾病信息,从而快速施展治疗,对提高母婴安全均有价值。

  • 标签: 危急值 检验报告 产科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孕妇孕期体重增重状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基于良好妊娠结局的孕期体重资料,分析孕期妇女适宜的体重增长范围,为指导孕期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体检验、检查危急报告流程在门诊医疗护理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年1-12月门诊46例危急报告患者按报告流程实施诊疗及护理。结果46例危急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病情好转。结论危急报告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而护士在多部门紧急合作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危急值报告流程 门诊 护理安全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科"危急"通报与接收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聊城市人员医院PDCA循环对"危急"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干预,统计管理前后的"危急"通报率、记录合格率、随访成功率、诊断符合率,以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分析PDCA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PDCA干预后通报率由80.0%提高至99.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6、0.010、0.148,P均<0.05);随访成功率由98.7%提高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5);记录合格率由89.3%提高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2,P<0.001)。诊断符合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及时干预可有效提升"危急"通报率、记录合格率、随访成功率,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危急值 超声科 质量管理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功能不全患者PTFV1的变化情况。方法将09年7月至09年11月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入院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计算其PTFV1。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及性别并无差异,但PTFV1及房室径差异明显(P<0.01)。结论PTFV1可较准确反映心功能不全情况,有助于基层医院的初步筛查。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PTFV1值(P waves terminal force of V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应用。方法选自2006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急患者89例,给予血清电解质检查,总结其临床资料并建立一套相应的危急数据参考表。结果89例患者死亡12例(13.48%),其中男女患者死亡比例为1.41.0;小于40岁的患者死亡率为8.33%,40-60岁死亡率为33.33%,大于60岁的患者死亡率为58.33%,老年危急患者的死亡率较高。结论检验患者血清电解质若出现危急,往往表明患者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应及时抢救。因此,危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应加强对危急检验的管理和应用。

  • 标签: 血清电解质 危急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正随着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管理,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发布了《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报告制度。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8月以来开始建立检验危急报告制度,实施至今,对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或治疗,避免出现生命危险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但尚需要完善。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制度 建立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pH改变与阴道宫颈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感染患者共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阴道pH和阴道症状、细菌感染情况以及阴道洁净度等相关性。结果根据阴道pH测定结果,其中A组患者阴道pH>45的有58例,B组患者阴道pH≤45的有82例。结果显示,pH大于45的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会明显比pH≤45的患者多,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pH>45和pH≤45的两组患者在宫颈糜烂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和B组患者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两组数据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患者感染乳酸杆菌、加德纳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明显要高于A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阴道洁净度分级越高,患者阴道pH越高。三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的pH越高会影响患者阴道洁净度,提高宫颈感染的几率。

  • 标签: 阴道pH值 阴道宫颈感染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