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找并分析死亡记录病历书写缺陷,提出解决对策,规范病历书写。方法由病案科质控人员根据中国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及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出院的终末病案检查进行评价、分析。结果381份死亡记录病历中书写缺陷共83份,占缺陷病案的21.78%。结论强化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提高住院医师专业技能、加强法律意识和责任心是死亡记录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死亡记录 病案质量 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89例急症抢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成年人,意外伤害占首位;中青年,急性中毒发病率占首位;≥50岁人群病死率显著上升,且心脑血管病是其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心脑血管病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也较高,因此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加强心肺复苏的正规培训及普及复苏急救技术。

  • 标签: 急诊抢救 死亡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昆山市自1993年参加合作项目工作8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采用“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所用的诊断和标准,对昆山市1993年-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3年的21.10‰下降至2000年的9.64‰,早期新生儿、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也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自开展合作项目工作后,我市围产保健、出生缺陷和儿童保健三个监测系统日臻完善,基层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而肺炎和意外死亡率的上升应成为我市儿保科研的主要课题。

  • 标签: 昆山市 儿童 死亡率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及特点,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近来5年的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2

  • 标签: 新生儿 死亡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0年10月24日消息:据尼日利亚媒体24日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尼代表处发布的数据显示,霍乱在尼日利亚进一步蔓延,截至10月中旬已经造成1500多人死亡。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对媒体说,目前尼日利亚发现的霍乱病例有4万多例,是2009年的3倍,2008年的7倍。虽然霍乱疫情在过去数月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新的病例还是不断出现。

  • 标签: 尼日利亚 霍乱 死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数据显示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就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0例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影响神经系统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降低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30名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30例神经内科住院死亡患者在死亡前的治疗记录、临床病症等,分析其死亡的时间及死亡的原因。结果统计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30例神经内科住院死亡疾病中脑出血死亡患者6例(20%)、脑梗死死亡患者10例(33.3%)、颅内或颈髓转移性病变4例(13.3%)、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16.7%)、猝死4例(13.3%)、呼吸衰竭1例(4.0%),其中神经内科患者死亡主要死因为肺部感染。结论医护人员在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加强看护,减少神经内科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漯河市各县、区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表、评审表及各种监测报表进行分析。结果五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2.6‰;围产儿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为出生缺陷、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可以避免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45.32%。结论加强孕期监护,提高产检覆盖率,开展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高危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质量,旨在提升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方法总结某二甲医院三年826例“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员培训,加强管理,建立奖惩机制。结果2011、2012、2013年分别上报195例、303例和328例,疾病诊断为症状或体征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各种衰竭。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根本死因概念不清、死因链填写不规范。结论通过加强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环节的质量控制,对相关人员培训、设专人负责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标签: 死亡医学证明书 根本死因 死因链
  • 简介:摘要: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其一由于教育学术领域谈论死亡较少见,又受到中国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死亡教育在中国发展较缓慢。其二由于近年我国中小学中生自杀、他杀、校园暴力、地震、流脑、新冠状病毒肺炎等事件的发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日益紧迫,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与重视。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

  • 标签: 儿童 死亡教育 现状 困境 路径
  • 简介:【摘要】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因受到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往往采取回避忌讳态度,死亡教育长期缺失,但死亡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医学生需要认识死亡、了解死亡过程,在此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本研究通过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情况及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对策。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参与到死亡教育教学活动中。

  • 标签: 死亡 死亡教育 医学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死亡原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11月共1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病人。结果:3例急诊PCI手术后死亡:1例发作室颤、1例可能脑出血、1例心脏骤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手术后,需严格观察患者内环境、一般情况。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死亡
  • 简介: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探讨其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1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随访16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估计累积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153例受试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6.86%;随访16个月间,各种原因死亡24人,其中心脑血管死亡15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2.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磷、认知功能障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认知功能障碍、透析累积时间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正常者相比,认知功能障碍者累积生存率及心脑血管疾病累积生存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将可能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介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免疫检查点受体,抑制PD-1与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相互作用,即阻断PD-1/PD-L1通路抑制活化T细胞凋亡的免疫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大多数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晚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其中甲状腺未分化癌更是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在甲状腺肿瘤中PD-1/PD-L1的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之间的关系,因此,现就PD-1/PD-L1表达预测甲状腺癌复发、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价值,对甲状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预测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 简介:摘要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1/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其抑制剂是近年来实体瘤免疫治疗的新药。比较黑色素瘤等其他肿瘤,PD-1/PD-L1抑制剂目前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临床效果不佳,可能与肿瘤的异质性及微环境的多样性相关。本文就PD-1/PD-L1在恶性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和当前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程序性死亡蛋白1 胶质瘤 免疫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