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取我市一三甲医院于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6例慢性前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障碍发生率以及一年内疾病复发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前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实现患者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辩证施护在慢性前列患者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 70例慢性前列。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 70例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即对照组 35例与实验组 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行中医辩证施护,将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情绪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抑郁情绪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慢性前列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施护,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其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 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诊治的前列患者中选取9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9)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9)则应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80%(P<0.05)。结论前列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优化前列临床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前列腺炎 常规模式 综合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对比原发性急性前列(spontaneous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S-ABP)与经直肠前列穿刺相关前列(biopsy-related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Bx-ABP)的临床以及微生物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自2006年至2014年间收治的135例急性前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ABP,研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实验室检查以及药敏实验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生物学结果,将患者分成S-ABP组和Bx-ABP组。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7±12.9)岁,135例患者中有57.8%的患者尿培养和(或)血培养阳性;而Bx-ABP患者的尿培养和(或)血培养阳性比例较S-ABP患者高(分别为66.7%和55.6%)。两组患者感染都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大肠埃希菌发生在Bx-ABP患者上的比例更高(88.9%比66.7%),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lactamase,ESBLs)细菌感染占Bx-ABP患者的64.7%,而S-ABP患者则为13.3%。与SABP患者相比,Bx-ABP患者的年龄更大、前列体积更大、前列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水平更高、体温峰值更高、发生败血症及抗药性细菌感染的概率更高。结论Bx-ABP患者发生败血症及抗药性细菌感染的概率比S-ABP的患者更高,针对临床穿刺后出现的急性前列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原发性急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穿刺相关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的慢性前列患者前列液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水平,评价CD64对慢性细菌性前列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创立的慢性前列症状量表(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CPSI)分为细菌感染组CPSI高分组和CPSI低分组、非细菌感染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前列液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前列液常规镜检(EPS-RT)。结果重症组(高分组)CD64表达量为(4857.25±278.45)分子数/细胞,明显高于轻症组(4124.59±19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组)(P〈0.05),轻症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D64表达与部分白细胞呈正相关,但整体不相关,据受试者数据绘制ROC曲线,当CD64为2135.2分子数/细胞,敏感性为92.9%,特异度为91.7%。结论定量检测前列液中CD64可作为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的敏感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CD64 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前列采用前列舒乐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前列舒乐教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前列舒乐胶囊治疗前列,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炎 前列舒乐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多功能前列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的疗效。方法430例慢性前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5例,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α1受体阻滞剂、中医中药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以心理疏导联合多功能前列治疗仪的治疗,以临床症状、EPS检查及前列液细菌培养综合判定疗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1.6%,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对CP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联合多功能前列治疗仪等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前列增生症(BPH)之间的关系及在BPH病程中,前列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合并前列的良性BPH病患53例,将其作为合并组;与此同时选取单纯BPH组病患53例,将其作为单纯组,对两组病患的临床疾病特点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合并组病患的病程、年龄、前列体积、IPSS评分及PSA水平等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单纯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的发生可能与前列有关,且炎症还可能加重BPH病患的下尿路症状,应加强重视。

  • 标签: 前列腺炎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症状
  • 简介:摘要受到不同种类性质的病因中单独或者混合作用的影响可导致前列疾病患者出现前列前列损害。由此可见,临床上对前列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同其他疾病的诊疗一样重要,其不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属于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其同样属于一个相对简单且容易的问题。相关研究指出,导致困难于容易供应出现的因素并非前列药物透过性而是关于致病因子、患者前列以及身体病理、生理特点。

  • 标签: 前列腺 抗菌药物 治疗 透过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分析研究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前后前列症状(I-PSS)评分、前列症指数(NIH-CPSI)、最大尿流率。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100%;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NIH-CPSI低于术前,最大尿流率高于术前,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患者治疗中,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前列功能,提升患者尿流率,推荐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合并前列的良性前列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增生症(BPH)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单纯良性前列增生症组(33例)和合并慢性前列(CP)组(47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合并CP组患者的年龄、病程、PSA、前列体积、IPSS、QOL、AUR发生率、BPH相关手术治疗率等指标数值均显著大于单纯BPH组,而Qmax显著低于单纯BPH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与BPH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CP会加重BPH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和增加相关手术的风险,治疗BPH的同时需要积极治疗CP。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合并前列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8年7月接收的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患者56例,由确诊先后分组,常规组28例采取药物治疗,实验组28例基于此采取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前列症状改善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NIH-CPS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PSS评分、NIH-CPS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的微创手术治疗价值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前列症状,避免和减少排尿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在前列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患者中。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6年6月~2108年8月间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NIH-CPSI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NIH-CPSI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进行护理,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前列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之一,现有的前列分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传统分型中的"非细菌性前列"的病因不清,且易与"前列痛"混淆。NIH分型依赖"四杯法",临床操作繁琐且假阳性率高,临床应用较少。前列液中白细胞检测结果与疾病实际情况不符。Ⅲ型前列即慢性前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概念也没有将盆底和下尿路视为功能性整体。将Ⅲ型前列更名为前列盆腔综合征,探索建立以症状为核心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更能反映疾病本质,符合Ⅲ型前列患者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治疗目标。

  • 标签: Ⅲ型前列腺炎 前列腺盆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良性前列增生症合并前列的特效方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前列液病原菌,并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检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的老年患者标本 450 份, 对所有患者实施病原菌、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结果: 450 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 345 份,其中检测出 495 次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 278 次,革兰阳性菌 217 次。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革兰阳性菌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高血压、高血脂症、体重指数不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年龄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年龄大、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有泌尿系结石,是影响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独立因素( P < 0.05 )。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前列液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杆菌,且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偏高,需针对 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独立因素,对老年患者展开合理检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前列分慢性细菌性前列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由于前列泡上皮类脂质膜的屏障可使多种抗生素不能透入前列泡内,故慢性细菌性前列抗菌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口服药物治疗更是罔效。笔者以温阳利湿,活血软坚为法,运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前列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 药物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温肾祛湿 活血软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前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本院泌尿门诊治疗的慢性前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两组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慢性前列治疗方法。

  • 标签: 宁泌泰胶囊 左氧氟沙星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