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脓毒症是感染因素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菌Cp6DNA是引起脓毒症的主要病原分子。CpGDNA通过与TLR9结合,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是介导脓毒症发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CpGDNA为靶点,从中药中定向分离具有拮抗CpGDNA和治疗脓毒症作用的活性物质。方法:(1)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以CpGDNA为靶点的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并对78种中药进行筛选;(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大黄中定向分离与CDGDN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组分,并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确定活性组分;(3)在体外实验中,测定活性组分与CpGDNA、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活性组分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实验中,观察活性组分对致死剂量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4)利用反相HPLC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制备分离,获得活性单体化合物;(5)在体外实验中,检测单体化合物与CpGDNA和lipidA的结合能力.观察化合物对LPS、CpGDNA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1)建立了以CpGDN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筛选抗炎中药的技术平台;从78种中药中筛选出大黄等14种中药与CpGDNA具有较高结合能力;(2)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技术从大黄水提物中定向分离得到与CpGDNA有较高结合活性大黄D组分;(3)在体外,大黄D组分与CpGDNA、LipidA均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对CpGDNA及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呈现良好的量一效关系。在体内,大黄D组分对致死剂量的热灭活大肠杆菌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4)通过反相HPLC从D组分中分离得到单体

  • 标签: CPGDNA 大黄水提物 分离制备 活性物质 抗CpG RAW264.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黄乌梅汤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小组均有22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并且给予该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黄乌梅汤灌肠来进行治疗,并且给予该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4.55%,两个研究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3.64%),研究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乌梅汤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显著,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大黄乌梅汤灌肠 治疗 慢性重症肝炎 临床疗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LC法测定芪黄颗粒剂中大黄素含量。方法固定相反相C18(规格4.6mm×250mm),流动相为水-甲醇(111),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0nm。结果大黄素在浓度范围(0.0039~0.0250)m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628195C-1130.28,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2%,相对标准偏差RSD=1.13%。结论本测定方法准确、便捷,为芪黄颗粒剂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专属、科学的手段。

  • 标签: HPLC法芪黄颗粒剂大黄素
  • 简介:大黄藤为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天仙藤FibraurearecisaPierre的藤茎.天仙藤属植物约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大黄藤1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越南、老挝、柬埔寨亦有分布.大黄藤入药始载于.载:"黄藤生岭南,状如防己,俚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然不发,席辩刺史云,甚有致".

  • 标签: 云南 药用植物 大黄藤 资源现状 保护 中药
  • 简介:文章对岱衢族大黄鱼室内人工育苗的主要环节——亲鱼培育和催产、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培育水温、水质、饵料、密度,苗种出池及放养作了讨论。

  • 标签: 大黄鱼 亲鱼培育 苗种生产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大黄对创伤后危重病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后危重病脓毒症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障碍、循环血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循环血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48、7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中毒性肠麻痹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34例,占全部人数的85.0%,对照组患者生存22例,占55.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后危重病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黄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循环血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指标,提升生存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大黄 创伤 危重脓毒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首乌延寿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276?g~0.2484?g呈线性范围,r=0.9997;本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6%,RSD为0.9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首乌延寿片 大黄素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乐欣胶囊中土大黄苷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sePlusC18(250mmx4.6mm,3.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326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结果土大黄苷在2.076~20.7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土大黄苷中土大黄苷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肝乐欣胶囊 土大黄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蛰虫对药物流产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宫腔少量蜕膜组织残留且自愿接受保守方法者150例(给予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行清宫术者1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宫腔异常回声消失率。结论大黄蛰虫丸对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大黄蛰虫丸 药物流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主要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对中药大黄的功效及药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日31日间采用大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大黄的临床疗效和药理用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定粉酶、DAO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ɑ、IL-6等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乳酸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大黄不仅应用范围相对广泛,还具有明显的止泻、抗肿瘤等作用,特别是治疗胰腺炎和胃肠功能衰竭等疗效更为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大黄 临床应用 功效与药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疏风解毒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25℃进行检测。结果大黄素在10.256~76.9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6%,RSD=0.7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疏风解毒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疏风解毒胶囊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敷脐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分析3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曾出现过便秘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大黄敷脐及粗纤维饮食对缓解化疗后便秘的有效率。结果大黄敷脐对便秘总有效率93.3%,粗纤维饮食为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黄敷脐预防化疗后便秘,经济、方便、安全,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大黄 便秘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探讨中药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大黄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7.7%),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白细胞、甘油三酯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中药大黄作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大黄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以观察组中药大黄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且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及临床指标,不失为该病理想的中药施治方案。

  • 标签: 中药 大黄 急性重症胰腺炎 辅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醒神汤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以乳果糖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大黄醒神汤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和NH3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和NH3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E中应用大黄醒神汤灌肠治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大黄醒神汤 灌肠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黄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1次/4h,鼻饲大黄,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大黄剂量;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给予患者莫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治疗后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大黄 休克 胃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国传统中药,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鞣质、有机酸及多糖类等。经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的药理作用包括泻下、抗菌、抗炎、抗肿瘤、改善肾功能、利胆、保肝、利尿、抗凝血、促智、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毒性等多种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大黄 有效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经过治疗的ESRD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25%,预期寿命比正常人群少20~25年].其中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50%,是普通人群的20倍以上,而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非传统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进展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的认识尚不足,有效的防治手段很有限.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有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脂质代谢、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拮抗炎性细胞因子等作用.本研究旨在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为临床找到一种有效、副作用小、廉价的药物来改善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大黄 动脉粥样硬化性 ESRD患者 抗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