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和观察组(20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局部复发转移率。结果:数据表明两组肾上腺肿瘤均得到有效治疗,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疼痛评分及局部复发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上腺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局部复发转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治疗过程当中应用后腹腔镜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90名患者开展试验,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45名患者,应用传统开放式切开手术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后腹腔镜技术为实验组患者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数据对比差别明显,统计学研究价值高。结论:在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后腹腔镜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腹腔镜技术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改良腹膜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的操作体会。方法:共收治12例巨大囊性肾占位患者,肿瘤最大径56~78mm,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囊性肾癌。术中先在腹膜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部分囊性占位;然后改为开放手术操作,进一步完整分离出肿瘤,在完全长时间阻断前,行肾脏缺血预适应操作。完全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n+1”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热缺血时间平均(29.1±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6.5±40.1)mL,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分级Ⅰ级10例、Ⅰ~Ⅱ级2例。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肾小球滤过率表现为较术前轻中度下降,6例患者存在部分肾盏轻度积水。结论:采用改良腹膜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同时达到了“保肾”、“去瘤”的两个目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68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囊三角入路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例)与观察组(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短(P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炎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截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期间接收的78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9.49%,观察组是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小球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应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应用胆囊三角解剖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胆囊后三角 胆囊三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患者,均属于我院2019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遵循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n=37)以胆囊三角解剖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37)以胆囊三角解剖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术后指标较参照组优(P<0.05);观察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选取此次研究入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情况,加速患者康复出院,值得使用。

  • 标签: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时最佳入路方式。方法:选取6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入路模式为胆囊三角解剖;观察组入路模式为胆囊三角解剖入路,分析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对于具有黏连的患者采取观察组的治疗模式其手术出时间、术后疼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时采取胆囊三角解剖入路模式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治疗 入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泌尿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因。方法:选择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感染的原因。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5例(8.3%)腹膜感染相应治疗痊愈。结论:了解腹腔镜泌尿外科腹膜感染的病因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后腹腔镜 泌尿外科 后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皮椎体凸成形术(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04-2023.04期间院内收治的48例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遵循治疗方法分组,对比组41例:予以术中直接戳孔减压并展开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7例:予以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研究组的时间指标短于对比组,且疼痛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的治疗疗效略高于对比组,但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使研究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加快康复进程,值得借鉴。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度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8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别采用阴道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而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腹腔镜子宫全切术,阴道治疗更能加快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的康复,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 经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子宫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病人腹腔植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热灌注洛铂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82例卵巢癌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行腹腔热灌注洛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毒性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结果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毒性反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2组患者HE4和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讨论腹腔热灌注治疗卵巢癌病人,可降低药物对消化道、肝肾功能、骨髓造血等毒性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因子生长,提高HE4水平,治疗效果确诊,可推广运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卵巢癌 腹腔热灌注 洛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入路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52例行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前的症状、精液质量改善情况,统计术后1年时配偶怀孕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成功随访患者341例,失访11例。术前因阴囊坠胀疼痛症状就诊者87例,术后症状消失者55例(63.21%),缓解29例(33.33%),无改善3例(3.44%)。因婚后不育就诊者254例,其中少弱精症者225例,术后6个月平均精液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无精子症29例,术后6个月8例(27.58%)精液中出现精子,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配偶怀孕91例(35.82%),复发12例(3.51%),并发鞘膜积液5例(1.46%),阴囊水肿2例(0.58%),附睾炎0例,睾丸萎缩0例。结论腹腔入路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精索静脉结扎术 不育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子宫腹腔镜下全切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切除的手术技巧、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6月~ 2020年 4月子宫体积如 12~ 24孕龄大小的,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子宫切除 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11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 120.0±36.5) min,术中出血量( 150.3±68.2) ml,平均住院日( 6.1±0.7) d。 1例剖宫产史病例发生膀胱轻微副损伤,即时镜下修补,无一例发生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基础,大子宫腹腔镜下全切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腹腔镜;腹腔镜联合阴道;子宫切除术;大子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ve techniqu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laparoscopic combined vaginal hyste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7 cases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laparoscopic vaginal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16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11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ombined vaginal hysterectomy.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6.1 ± 0.7) days. One case with history of cesarean section had slight bladder injury and immediate repair under the microscop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or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it is safe and feasible to select the right cases and have the basis of skilled laparoscopic operation and vaginal oper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小肠系膜入路腹腔镜治疗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手术要点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5例马蹄肾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手术要点及步骤。5例患者4例男性,45~67岁;1例女性,48岁,术前影像学诊断为马蹄肾(I型),合并中度肾积水4例(肾结石2例),重度肾积水并多囊肾1例。所有患者均一期接受腹腔小肠系膜入路腹腔镜马蹄肾峡部离断术,1例并行肾盂输尿管狭窄Anderson-Hynes手术。术中建立3~4个腹腔镜手术通道,将左右结肠旁推后上推小肠,曲卡带线悬吊小肠系膜头侧端。层面外科技术解剖十二指肠及空回肠系膜,显露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在腹主动脉系膜表面向头侧端显露并游离马蹄肾峡部,分离峡部前后层面,切割缝合器离断马蹄肾峡部。Anderson-Hynes法处理肾盂输尿管狭窄并成型。结果手术时间126~178 min,术中出血约为50~110 ml。术后住院时间5~7 d,无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5~20个月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小肠系膜入路腹腔镜手术对于马蹄肾峡部显露,血管保护提供清晰开阔的手术视野,手术时间短。

  • 标签: 小肠系膜入路 腹腔镜 马蹄肾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子宫腹腔镜下全切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切除的手术技巧、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4月子宫体积如12~24孕龄大小的,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子宫切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1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120.0±36.5)min,术中出血量(150.3±68.2)ml,平均住院日(6.1±0.7)d。1例剖宫产史病例发生膀胱轻微副损伤,即时镜下修补,无一例发生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基础,大子宫腹腔镜下全切及腹腔镜联合阴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镜联合阴道 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腹腔感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CD,根据感染情况留置1条胶管或双套管引流,并行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吸引,术后定期进行检查,对症状加重者改行外科开放清创引流手术。结果24例患者均1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全部合并细菌感染,12例为复杂感染,其中6例合并真菌感染,16例通过单纯PCD治愈;其余8例接受外科清创引流手术治疗,术后5例痊愈,2例死于脓毒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感染所致的腹腔出血,穿刺置管发生出血2例,非手术治疗痊愈;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单纯PCD治愈率为66.7%(16/24),病死率为8.8%(3/24)。结论应用PCD技术治疗腹腔感染操作相对安全、创伤小、疗效可靠、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采用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择取60例资料完备的纳入本次研究中,以数字表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采取传统开放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有30例,设置为对照组;采取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有30例,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与疼痛变化进行评估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疝修补术,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其能够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选用。

  • 标签: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传统手术 手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