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春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1-09
  • 出处:《中国营养保健》2019年7期
  • 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百色 53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安全隐患问题不仅仅体现在护理管理能力、护士技术水平和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也体现在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态度。结论: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内科的治疗环境,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儿内科 病房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骨髓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骨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56例新生骨髓炎患儿,男39例,女17例;起病日龄1~28 d,以14~28 d为主(66.1%)。62.5%(35/56)以局部活动差伴被动活动时哭闹入院;57.1%(32/56)发病部位在股骨,76.8%(43/56)有两个及以上骨部位受累;均有局部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94.6%)、局部压痛(94.6%)和局部皮温增高(83.9%)。40例(71.4%)血白细胞计数呈不同程度升高,28例(50.0%)C反应蛋白呈不同程度升高。血和局部脓液培养结果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分别为25.0%(3/12)和40.9%(9/22)。骨髓液培养结果示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3.3%(5/15)。11例(19.6%)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45例(80.4%)行手术治疗。随访到48例患儿,出现对位不良1例、患侧下肢长1例、膝外翻1例,其余患儿情况良好。结论新生骨髓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应尽早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婴儿,新生 骨髓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应用维生素K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已成为一种常规,为进一步规范新生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形成6条针对新生维生素K临床应用问题推荐意见的“新生维生素K临床应用指南”,以期指导临床维生素K的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惊厥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远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新生脑电生理监测的普及显著提高了新生惊厥的诊断率和正确率。由于缺乏循证医学依据支持,有关惊厥诊断、严重度评估、何时启动抗惊厥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停药在现有指南中存在差异。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新生儿科专家在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生惊厥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为临床上新生惊厥评估、监测及治疗建立相对的实践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肺出血(PH)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的急危重症,该文就PH管理作一系统综述。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提取研究设计及样本量、患者统计资料、主要及辅助治疗方法和治疗结局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16项研究共385例PH患儿,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治疗方法有: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振荡通气(HFOV)、肾上腺素、纠正凝血障碍、间歇正压通气、可卡因和托拉唑啉。辅助治疗方法有:血液制品、HFOV、提高呼气末正压(PEEP)、维生素K、肺表面活性物质、肾上腺素、血管活性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5项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能能有效改善氧合指数及防止PH复发,3项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死亡或长期残疾没有关联。呼吸支持、肾上腺素、纠正凝血障碍和托拉唑啉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对PH有效。结论新生PH治疗已有几种有效治疗方法,以后的研究将进一步着眼于深入探索其病因、如何更好地预防及优化临床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英国将对健康婴儿进行基因测序试验,Leslie Biesecker及其同事表示,在适当年龄进行的基因筛查检测有助于减轻遗传性疾病的负担,但David Curtis认为新生群体无法对基因筛查表达认可,并且这可能会使我们的大量个人数据信息被滥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黄疸的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护。方法:以我院收诊的120例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病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结果:120例新生黄疸患儿,母乳性黄疸52例,ABC血型不溶血34例,感染相关因素20例,围生期相关因素14例。患儿治疗后黄疸消退,消退时间为3-6天。结论:新生黄疸的临床病因诊断尤为关键,找到新生黄疸病因可以提出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高胆红素血症情况。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临床病因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新生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与新生健康密切相关。若脐部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脐部感染。为提高临床新生护理质量,探讨新生脐部护理最佳方法,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保障患儿健康安全,结合相关文献,现将新生脐部护理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护理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新生黄疸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新生黄疸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对策;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探析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策。结果:探析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探析组新生黄疸消退时间、在院治疗时间与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黄疸新生实施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可快速抑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机体不适,还可缩短在院治疗时间,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方法 新生儿黄疸 护理效果 黄疸指数 在院治疗时间 排便时间 黄疸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随后将其进行临床分组,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于常规组来说,常规护理。对于干预组的新生家属来说,采用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模式。结果:通过进行临床比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儿中其中身高、体重、头围等具有相关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常规组和干预组的整体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进行应用,能够减少新生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效果较好。

  • 标签: 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监护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囊炎新生诊治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泪囊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参考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为三个月后行探通术,观察组接受早期泪道探通术,对比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可构成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治疗结局对比无法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泪囊炎新生接受早期泪道探通与泪道抽吸对患儿治疗时间起到缩短作用,有利于降低疾病恶化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泪囊炎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为改善臀红新生的健康状况,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人的护理经验,阐述了新生臀红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生臀红的病因,强调了加强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其次,重点从基础护理、不同病情臀红患儿的护理两方面入手,对具体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新生儿臀红 基础护理 外部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巨大的临床护理经验加以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研究,例数为80例,分成两组,一组为正常体质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一组是巨大足月妊娠产妇(观察组),观察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产妇的平均身高、孕末期体质量、平均育龄、新生体质量和男婴数量相比差异明显,且巨大产妇平均身高更高,孕末期体质量更大,平均孕龄更长,新生体质量更大,男婴数量更多,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巨大儿 初产妇 阴道分娩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脐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94例需接受脐静脉置管新生作为本次对比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 综合优质护理 置管时间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筛查采血方法的护理方式,并总结出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出生的所有新生采血中,筛选出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新生100例,将新生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50,改进前采血)和B组(n=50,改进后采血)。结果:B组新生血液收集率以及血液质量均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新生血液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通过促进新生接受采血局部的血液循环,能够提升采血的成功率,并能够保证良好的血液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筛查采血 血液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随后将其进行临床分组,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于常规组来说,常规护理。对于干预组的新生家属来说,采用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模式。结果:通过进行临床比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儿中其中身高、体重、头围等具有相关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常规组和干预组的整体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进行应用,能够减少新生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效果较好。

  • 标签: 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监护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气胸患者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9月-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新生气胸患者,共5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对分组,采用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5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患者为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气胸 高频震荡通气 氧合指数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80例/组。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后加强对新生安全管理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新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科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新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科加强对新生安全管理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降低新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新生儿 安全管理 健康教育 实施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4986例新生听力筛查情况,了解新生听力损害情况。方法:应用耳声发射对本县内助产机构2020年度出生的5025例活产新生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于出生后48 h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天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内行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等检查。分析初筛率、复筛率、听力损害检出率。结果:活产新生5025例,实际初筛4986例,初筛率99.22%;初筛通过4576例,初筛通过率91.78%。初筛未通过410例,未通过率8.22%;复筛403例,通过339例,复筛通过率84.12%;复筛未通过64例, 复筛未通过率15.88%;复筛未通过实际到市级筛查36例,有听力损害14例。结论:新生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害儿童,为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听力筛查 听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