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患者因为严重的疾病症状会频繁住院。心衰照护承担了照顾心衰患者的任务,他们为患者提供身体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在照顾心衰患者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负担过重以及需求未满足的情况,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采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9年心衰照护需求研究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发文国家/地区、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动态前沿演化、期刊共被引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国外心力衰竭照护需求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的了解,为我国心衰照护需求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心力衰竭 照护者 需求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制品在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民医院急诊科行VA-ECMO治疗的成人患者共83例。分析死亡组(n=37)和存活组(n=46)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计算阈值。结果:血小板输注量(OR=2.506,95% CI:1.142~5.499,P=0.022)、非心肌炎性疾病(OR=6.881,95%CI:1.615~29.316,P=0.009)为成人VA-ECMO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血小板输注量阈值为0.427 mL/(kg·d),可预测患者ECMO上机28 d病死率,敏感度为78.4%,特异性为69.6%(曲线下面积:0.735)。结论血小板输注量的增加与成人VA-ECMO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心肌炎患者行VA-ECMO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血小板 心肌炎 预后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体征不稳的Ⅱ型减压病患者就地加压治疗及多学科诊疗(MDT)救治新思路,为危重症减压病患者就近救治提供借鉴。方法对2020年1月某三甲综合医院诊治的Ⅱ型减压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多学科协作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潜水放漂出水3 min后出现意识障碍、休克,CT检查显示全身多器官静脉系统积气,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MODS。给予患者0.12~0.18 MPa加压治疗吸氧方案,氧舱内静脉补液8 900 ml,总治疗时间为9 h 45 min。出舱时患者昏迷,CT复查证实静脉气泡消除,实验室检查提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给予机械辅助呼吸、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体外膜肺氧(ECMO)等综合支持治疗,患者住院32 d后康复出院。结论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症减压病患者就近送至当地拥有空气加压氧舱、重症医学科的综合医院,组织潜水医学、高压氧医学和重症医学人员MDT可实现成功救治。

  • 标签: 潜水 减压病 高压氧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体外膜式氧合
  • 作者: 林铃 李太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 100730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HIV/AIDS已由不治之症逐渐转变为内科慢性疾病,但仍有1/3左右的患者诊断较晚。晚发现感染具有较高的住院率和传播风险、较重的经济负担和较差的远期预后,故HIV感染晚发现是我国目前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挑战之一。非高危人群筛查范围有限、临床医护人员对HIV感染非特异性症状的识别不足、男男性行为HIV感染循环重组株01_AE亚型比例较高导致疾病进展快是我国HIV感染晚发现的重要原因。目前HIV/AIDS的诊疗重心已逐渐转移至综合性医院,提高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疗人员对HIV感染后非特异性症状的识别、扩大对患者各种复杂的机会性感染及合并症的认知、重视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前HIV抗体筛查或将有效降低晚发现比例。以综合性医院为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结合CDC以及传染病院三架马车并进或将成为未来HIV/AIDS防治工作的重要形式。

  • 标签: HIV 艾滋病 晚发现 全病程管理 综合性医院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岁老人家庭照护在长期照护过程中的真实身心体验,为缓解照护压力,减轻社会负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4—6月江苏省如皋市各乡镇百岁老人家庭照护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并提炼出主题。结果经过比对分析,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身心体验共析出3个主题:感恩的心;照护压力多元化;社会支持需进一步完善。结论长期的家庭照护工作给百岁老人家庭照护生活造成了负性影响,政府、社区及社会工作人员需主动介入,提供多途径支持,减轻家庭照护的身心压力,提高照护双方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家庭照护者 长期照护 身心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血液筛查中,Tigris核酸检测(NAT)系统检测结果无效的具体情况及原因。方法选择2018和2019年,成都市血液中心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3 752份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NAT结果无效标本为2 397份,2019年为1 355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中心2018和2019年Tigris系统NAT的总检测标本数、总检测结果无效标本数、无效工作列表数等数据资料,以及导致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原因。2018和2019年Tigris系统NAT的无效检测率、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率、有效工作列表中标本的无效检测率、工作列表无效运行原因构成比、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原因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8年和2019年成都市血液中心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情况如下。① 2018年总无效检测率为2.31%(2 397/103 777),高于2019年的1.10%(1 355/12 289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726,P<0.001)。② 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率分别为2.35%(25/1 062)和1.34%(14/1 045),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3,P=0.084)。2018年有效工作列表中标本的无效检测率为0.20%(205/101 585),高于2019年的0.15%(187/121 72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6,P=0.006)。③ 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原因构成比、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原因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8、86.966,P=0.013、<0.001)。2018和2019年工作列表无效运行的主要原因均为校准物/质控品无效,其导致的无效运行工作列表数分别占88%(22/25)和50%(7/14)。2018年导致有效工作列表中检测结果无效的主要原因为标本容量验证失败(VVFS),占40.0%(82/205);而2019年则以磁力洗站液面感应错误(ML)为主,占50.8%(95/187)。结论Tigris系统的校准物、质控品无效和仪器故障问题是引起NAT结果无效的重要原因。对采供血机构Tigris系统NAT结果无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尽早发现导致NAT结果无效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减少无效NAT结果的产生,提高NAT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血液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无效检测 Tigris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9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的125例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其中男52例、女73例,年龄1~92岁,中位年龄47岁,分析其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125例患者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54例、咳嗽50例、咽部不适39例,5例患者有腹泻表现。HRCT表现为肺炎有96例,肺内病灶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92例、磨玻璃影合并局部实变22例、实变影11例,小叶内间质增厚51例,小叶中心结构增厚23例,条索灶33例。1例患者左侧胸腔积液,所有患者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灶分布于胸膜下和(或)肺外围96例,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中内带)24例。96例HRCT表现肺炎患者从发病到HRCT检查阳性的时间间隔为3(1,4)天;20例患者影像表现达到高峰后开始吸收,其HRCT检查首次表现为阳性距影像学出现高峰的时间间隔为6(3,7)d。结论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对肺的损伤程度轻、各年龄段均易感、病情进展迅速,其HR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和(或)肺外围多见,多有小叶内间质增厚。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B.1.617.2变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左侧移植物的儿童肝移植手术中,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行肝移植的儿童受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原发病、Child评分、腹部手术史,是否跨血型移植、术前门静脉口径、门静脉血流方向、供肝来源、移植手术日期、供肝冷缺血时间、移植物类型、门静脉重建方式、使用间置血管类型、手术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研究共纳入297例儿童受,中位年龄12个月,男性153例(51.5%),女性144例(48.5%),原发病以胆道闭锁为主(222例,74.7%)。门静脉直径中位数5 mm。单因素分析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再按照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分组,分析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19例(6.4%),其中尸体冷保存血管16例,儿童受自身门静脉3例;供门静脉与受门静脉主干、分叉部或汇合部等直接吻合等未使用间置血管儿童受278例(93.6%)。随访中位时间3.1年,共有20例儿童受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其中门静脉狭窄17例(5.7%),门静脉血栓3例(1.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门静脉直径是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间置血管并非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选取门静脉直径≤4 mm儿童受90例统计分析,使用间置血管与否,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影响(χ2=3.061,P=0.080)。结论门静脉直径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影响是否使用间置血管的重要因素。在门静脉直径≤4 mm时,使用间置血管不会增加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肝移植 门静脉 儿童
  • 作者: 冯枫 徐杰 孙沛 尹露 李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国基层医药》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九病区 234000,北京高新医院戒毒治疗科 10002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 102609,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高新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海洛因兴奋剂成瘾274例。先采用美沙酮脱毒,然后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组(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2组(盐酸纳曲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各60例,观察两组抗复吸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毒品使用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复吸治疗6个月后,在个人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1组未复吸率为86.7%(52/60),2组未复吸率为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01)。结论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脱毒后防复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纳曲酮。

  • 标签: 阿片生物碱类 海洛因依赖 药物疗法,联合 纳曲酮 曲唑酮 物质戒断综合征 抗复吸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照顾对护士授权赋能行为的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重点高效地对患儿照顾授权赋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浙江省2家三级医院就诊的360例T1DM患儿,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授权赋能行为患者感知量表(PPPNB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结果347例T1DM患儿照顾的PPPNBS得分为(185.85±50.0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照顾年龄、照顾学历、自我效能感是T1DM患儿照顾授权赋能行为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1DM患儿照顾对护士授权赋能行为的感知处于中等水平,病程、照顾年龄、照顾学历、自我效能感是T1DM患儿照顾授权赋能行为感知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授权赋能行为感知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照顾对护士授权赋能行为的感知。

  • 标签: 糖尿病,1型 儿童 照顾者 授权赋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受的临床特征,探讨移植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肾移植并罹患感染性CNSC的受的临床资料。与未患有感染性CNSC的肾移植受比较,分析感染性CNSC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共3 199例肾移植受维持随访。其中12例感染性CNSC受发病时中位年龄48.5岁(23~65岁),发病中位时间为移植后50.5个月(1~204个月)。感染性CNSC临床症状以发热(9例)为主,其次为头痛7例,意识障碍7例,颈部强直5例。结果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肺部感染与肾移植后罹患感染性CNSC具有相关性(P<0.05)。病原体未明确而仅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9例受中,3例治愈,6例死亡;另3例受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下积极调整抗感染方案,其中2例治愈,1例死亡;总病死率高达58.33%(7/12),死亡/治愈病例从感染症状出现至死亡/治愈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0 d(2~119 d)和25 d(16~35 d)。结论移植后感染性CNSC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携带HBV和肺部感染为移植后感染性CNSC的可能危险因素。病原微生物的早期明确和精准干预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 标签: 肾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组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照顾与医生、护士及患者形成的VTE"四位一体"防治管理团队,对改善患者VTE临床结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照顾参与的VTE防治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对照顾的认知及行为进行干预,在VTE延续性防治管理的内涵及形式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以提升照顾参与VTE防治管理工作中的质量,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发挥促进作用,最终达到提高VTE防治管理效果的目的。

  • 标签: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治管理 照顾者 四位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的小程序,并测评其可用性。方法于2019年8—12月,采用使用自建理念研发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药物计算方法(基于所研发的小程序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器的传统计算方法)的各200次药物计算所需时间和结果的正确性。采用有用性、满意度、易用性量表(USE)调查10名护士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评价小程序的可用性。结果使用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的准确率为100%(200/200),高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药物计算的88%(17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32,P<0.01);使用该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所需时间为(15.15±2.74)s,快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的(17.09±5.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1,P=0.001)。10名护士对于小程序的接受度较高,USE平均得分为(6.22±1.03)分。结论本研究所研制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能满足临床护士的使用需求,接受度较高。该程序能以系统计算,有效规避人工计算的差错,节省护士人工计算及双核对的时间,可用性好。

  • 标签: 儿科 静脉维持药物 计算程序 可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环氧酶2(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资料完整的77例骨肉瘤组织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HMGA2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MGA2阳性表达率71.43%(55/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HMGA2阳性表达率16.67%(4/24),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1),骨肉瘤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76.62%(59/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33.33%(8/24),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5,P<0.01)。HMGA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581、5.958、6.242,P<0.05);COX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391、5.437,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MGA2和COX2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HMGA2和COX2有助于诊断骨肉瘤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 标签: 骨软骨瘤 高迁移率蛋白A2 环氧合酶2 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的严重并发症,威胁着麻醉与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皮型一氧化氮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解耦联效应参与了VLIL的发生、发展。文章从eNOS解耦联效应本身出发,介绍eNOS解耦联的产物在VILI及其他类似肺损伤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eNOS发生解耦联的必要因素及损伤发生期间的肺部环境状态,对eNOS的解耦联效应在VIL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解耦联效应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BiPhasic tr)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氧指数(OI)、氧气分压及机械通气使用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汕头市大峰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56例(对照组),采用BiPhasic tr治疗4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呼吸支持前后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呼吸支持前PaO2、PaCO2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支持后1、6、12和24 h PaO2、PaCO2、OI较呼吸支持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52.41 ± 16.53)h比(57.42 ± 17.82)h、11.36%(5/44)比19.64%(11/56)和15.91%(7/44)比33.93%(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hasic tr治疗RDS早产儿能够有效改善氧状态,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及二氧化碳潴留,减少脑室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呼吸,人工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呼吸支持 氧合指数 氧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BiPhasic tr)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氧指数(OI)、氧气分压及机械通气使用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汕头市大峰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56例(对照组),采用BiPhasic tr治疗4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呼吸支持前后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呼吸支持前PaO2、PaCO2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支持后1、6、12和24 h PaO2、PaCO2、OI较呼吸支持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52.41 ± 16.53)h比(57.42 ± 17.82)h、11.36%(5/44)比19.64%(11/56)和15.91%(7/44)比33.93%(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hasic tr治疗RDS早产儿能够有效改善氧状态,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及二氧化碳潴留,减少脑室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呼吸,人工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呼吸支持 氧合指数 氧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类孟买血型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红细胞和唾液的A、B、H抗原;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ABO和FUT1基因序列,通过家系调查分析该血型的发生机制及遗传学特点。结果先证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红细胞上未检出A、B、H抗原,唾液中存在B抗原和H抗原,意外抗体筛查实验阳性。基因测序显示先证者ABO基因型为ABO*B.01/ABO*O.01.04,FUT1基因c.948C>A纯变异(p.Tyr316Ter)。结论发现1例类孟买血型新变异,为FUT1基因编码区c.948C>A错义变异,致其无法编码有活性的H抗原转移酶所致。

  • 标签: 类孟买血型 基因测序 家系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分布特征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2020年接受宁夏宫颈癌筛查的140 498例妇女,采用荧光PCR法检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分析HPV感染特征以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140 498例筛查女性,高危型HPV总阳性数为13 969人,阳性率为9.94%。2018—2020年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4%、11.20%和9.61%。19个区县中HPV阳性率较高的地区是固原县(15.06%)和彭阳县(13.32%),HPV阳性率较低的地区是沙头坡区和利通区,阳性率分别为7.63%、7.54%。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年龄呈"V"型分布,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HPV阳性率最低(9.5%),各年龄组HPV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1,P<0.001)。各年龄组单一感染以HPV16为主,HPV16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分别为1.3%、1.3%、1.1%和1.0%。HPV多重感染中,≥6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10.0%)。在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宫颈癌中,以HPV16型别的感染为主(46.0%,63.6%),而低级别病变中,以其他16种高危HPV型别感染占比最高(60.8%)。不同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类型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学(χ2=99.01,P<0.001)。结论宁夏回族地区女性人群的高危HPV阳性率属于中等水平;主要以高危型别的混合感染为主,单一感染中优势型别为HPV16; 18种高危型别HPV感染最低的年龄组是40~49岁,HPV感染最高的年龄是大于等于60岁女性;在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宫颈癌中,以HPV16单一感染为主。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