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糖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糖尿相关知识掌握合格情况、一般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高危因素、关键预防措施、自我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相关并发症、护理及预防知识掌握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糖达标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格列美脲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格列美脲 糖尿病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1型糖尿(T1DM)患者骨折风险显著升高,骨强度下降,骨骼损害被认为是其慢性并发症之一。骨量减少和骨质量下降是T1DM骨骼损害的病理基础,低骨转换是其特征性表现。T1DM相关骨骼损害机制多样,涉及代谢、激素、营养、免疫等,尚未完全阐明。T1DM患者骨密度的轻度下降与骨折风险显著升高不匹配,需综合多种方式评估其骨强度。对于T1DM骨骼损害的筛查和治疗尚无标准的推荐及流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1型 骨折
  • 简介:摘要糖尿与肝细胞癌均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证实糖尿与肝细胞癌发病密不可分,主要原因包括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失衡、活性氧簇增加以及脂肪因子分泌紊乱,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也有可能继发糖尿。本文就两种疾病共同发病机制及联系进行综述,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肝细胞癌 胰岛素抵抗 脂肪因子 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糖尿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常见的神经和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20~74岁人群发生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补体功能失调在DR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补体因子及补体调节蛋白异常影响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的命运和功能,因而可能作为DR治疗的新靶点。就眼内补体的特点,DR与补体功能失调关系的研究进展,DR中补体基因的多态性和靶向补体分子的探索性治疗成果进行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补体
  • 简介:摘要糖尿母亲婴儿是一类特殊群体,受到宫内高血糖、婴儿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常于生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低血糖、先天心脏畸形、心肌肥厚等。此外,儿童期、乃至成年期的肥胖、糖耐量异常等胎源性成人疾病,均与糖尿母亲婴儿密切相关。因此,关注并深入了解与糖尿母亲婴儿相关的并发症,对优化该类群体的临床诊疗、随访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母亲婴儿 巨大儿 先天性畸形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糖尿足是导致糖尿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缺血性创面的处理贯穿糖尿足的整个治疗过程。本文依据最新研究进展及本中心的经验,对糖尿足缺血性创面的分型、处理原则、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清创时机及方法的选择以及抗感染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期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制定个性化、一站式糖尿足缺血性创面诊疗方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保肢率。

  • 标签: 糖尿病足 缺血性 创面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代谢异常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糖尿作为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肾结石有着关联性。本文就目前关于糖尿与肾结石的流行学、糖尿治疗对肾结石的影响、肾结石治疗对糖尿的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肾结石 代谢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2型糖尿患者糖尿肾病(DN)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列线图模型对DN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6至8月浙江省17个乡镇和街道符合研究标准的基层2型糖尿患者1 588例,年龄(56.8±10.1)岁,男性占50.06%,平均病程9年。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测和眼底照相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DN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列线图模型定量分析DN的患病风险。结果1 588例基层2型糖尿患者中440例(27.71%)发生DN。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1.159,95%CI 1.039~1.292)、收缩压(OR=1.041,95%CI 1.031~1.051)、血清肌酐(OR=1.011,95%CI 1.004~1.017)、血清球蛋白(OR=1.072,95%CI 1.039~1.105)、糖尿视网膜病变(OR=1.463,95%CI 1.073~1.996)、初中以上学历(OR=2.018,95%CI 1.466~2.777)、中等强度运动(OR=0.751,95%CI 0.586~0.961)是DN发病的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分析显示,DN各影响因素评分的总分范围为64~138分,对应的风险率范围为0.1~0.9。列线图模型预测DN的C指数为0.753(95%CI 0.726~0.781),列线图模型预测D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3,C指数的内部验证达到0.738,该模型具有中等预测能力。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血清肌酐、血清球蛋白、糖尿视网膜病变、初中以上学历为基层2型糖尿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评价基层2型糖尿患者患DN的风险。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列线图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视网膜病变(DR)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 304例2型糖尿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均进行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与非DR(NDR)组,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NDR组相比,DR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女性中总胆红素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在男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在女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发生风险呈U型关系;在男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在男性中,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DR的发生风险降低8%(OR=0.92,95%CI 0.88~0.98, P<0.01);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DR的发生风险降低9%(OR=0.91,95%CI 0.84~0.96, P<0.01)。在女性中,当总胆红素<12.8 μ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DR发生风险降低17%(OR=0.83,95%CI 0.72~0.95, P<0.01);当总胆红素≥12.8 μmol/L时,每增加1 μmol/L,DR发生风险增加10%(OR=1.10,95%CI 1.01~1.20, P<0.05)。当间接胆红素<9.8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DR发生风险降低20%(OR=0.80,95%CI 0.68~0.94, P<0.01);当间接胆红素≥9.8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DR发生风险增加13%(OR=1.13,95%CI 1.01~1.25, P<0.05)。结论在2型糖尿女性患者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患病风险存在U型关系,在男性患者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直接胆红素与DR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糖脂代谢及糖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患者357例,定量CT测量内脏脂肪(VAT)和皮下脂肪(SAT)面积,同时检查患者糖尿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根据VAT的值以三分位数法分为3组:T1组(VAT<162.0 cm2)、T2组(162.0≤VAT<221.1 cm2)、T3组(VAT≥221.1 cm2)。结果T1组HbA1C水平高于T3组(P<0.05);T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T2、T3组(P<0.05);T2、T3组男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24h尿白蛋白、糖尿肾病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高于T1组(P<0.05);T3组空腹C肽(FCP)、改良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T1、T2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T、SAT与BMI、FCP、HOMA-IR呈正相关(P<0.01),VAT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24h尿白蛋白、糖尿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与HbA1C、HDL-C、eGFR呈负相关(P<0.05),SAT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等因素后,VAT仍是发生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P=0.013)。结论VAT、SAT均与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相关,VAT可能是2型糖尿患者发生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部脂肪面积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定量CT
  • 作者: 张丽娜 潘琦 黄薇 齐林 姚合斌 赵冬 吕肖锋 李洪梅 邢小燕 李全民 马力 邓微 李玉凤 王爱红 郭立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100730,北京市海淀医院内分泌科 100080,北京燕化医院内分泌科 102500,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04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 101149,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700,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8,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9,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8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科,北京 102618,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 100035,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内分泌科 101200,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患病率,探讨CAN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1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CAN组及非CAN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秩和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罹患CAN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T2DM患者共1 975例,CAN组患者1 236例(62.6%),非CAN组患者739例(37.4%)。与非CAN组相比,CAN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使用二甲双胍剂量较大,二甲双胍使用时间较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较少,合并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患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AN组T2DM患者比较,CAN组患者出现头晕和站立不稳、乏力、餐后饱腹感、尿频、夜尿、尿急和上半身出汗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040,95%可信区间1.008~1.072,P=0.012)。结论北京地区T2DM患者CAN的患病率较高,常合并多种自主神经病变症状,增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一体化糖尿团队护理在2型糖尿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并行手术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一体化糖尿团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9%(2/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5、4.63,均P < 0.05);观察组24 h血糖水平、日间血糖绝对差、血糖波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4、11.87、7.50、22.17,均P < 0.05);观察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1、7.60,均P < 0.001);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血糖测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6、10.93、6.74,均P < 0.001)。结论专科一体化糖尿团队护理在2型糖尿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有效控制血糖波动及改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2型 外科手术 血糖 管理 专科一体化 医护团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蛋白结构域结合蛋白5(FNDC5)对亚临床型糖尿心肌(DCM)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无心血管症状的2型糖尿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亚临床型DCM组和糖尿不伴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FNDC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参数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共入选患者94例,其中亚临床型DCM组47例,对照组47例。与对照组比较,亚临床型DCM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程更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更高(P均<0.05)。亚临床型DCM组患者外周血FNDC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NDC5水平与亚临床型DCM患者室间隔e′波速度(r=0.451,P=0.005)、二尖瓣环e′波速度(r=0.291,P<0.001)和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呈正相关(r=0.490,P=0.002),而与A值(r=-0.399,P<0.001)、平均E/e′比值(r=-0.490,P<0.001)、三尖瓣峰值流速(r=-0.567,P<0.001)、左心房容积指数(r=-0.491,P<0.001)呈负相关。单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NDC5的诊断效能(AUC=0.940,95%CI 0.897~0.982)优于年龄(AUC=0.639,95%CI 0.523~0.752)、糖尿病程(AUC=0.663,95%CI 0.555~0.772)、HbA1c(AUC=0.740,95%CI 0.638~0.839)、TG(AUC=0.661,95%CI 0.547~0.776)、TC(AUC=0.675,95%CI 0.563~0.788)和LDL-C(AUC=0.644,95%CI 0.532~0.756)。以是否发生亚临床型DCM作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程、TG、TC、LDL-C和HbA1c作为自变量,构建亚临床型DCM诊断预测模型(模型1),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FNDC5,构建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模型2)。采用ROC曲线比较模型1与模型2的诊断效能,结果示引入FNDC5作为自变量的模型2对于DCM的诊断效能优于模型1(AUC分别为0.980和0.879,P<0.001)。进一步对两个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发现当灵敏度同为0.617时,模型2的特异度高于模型1(0.979比0.936);当特异度同为0.532时,模型2的灵敏度高于模型1(1.000比0.915)。结论FNDC5联合其他相关基础临床资料对亚临床型DCM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诊断亚临床型DCM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Ⅲ型纤维蛋白结构域结合蛋白5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严重危害母亲和子代的近远期健康。既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策略识别了若干妊娠期糖尿的遗传危险因素,这些遗传变异大多也与2型糖尿、糖代谢相关症状和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存在关联。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妊娠期糖尿遗传流行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分子流行病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遗传关联研究 疾病遗传易感性
  • 简介: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整合多种信号调节足细胞代谢过程。糖尿患者的足细胞mTOR通路显著激活,可调控足细胞的多种病理改变,包括细胞肥大、细胞能量代谢、细胞骨架重塑等。本文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在糖尿肾脏足细胞损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mTOR 细胞骨架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糖尿性心肌(DCM)小鼠心肌组织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网络。方法C57BL/6小鼠,雄性,8周龄,体重21~27 g。选取8只小鼠作为正常组,15只进行建模。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小鼠模型。注射1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水平,经检测12只小鼠建模成功。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饲养小鼠12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筛选出左心室射血分数≤60%,且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1.6的糖尿小鼠作为DCM组(n=3)。于DCM组确立当天麻醉后处死正常组和DCM组小鼠,取出心脏,从心肌组织中提取RNA备用。采用高通量测序对DCM组和正常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的RNA进行测序和鉴定分析,并利用DeSeq2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在组织水平上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对鉴定的差异circRNA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微小RNA(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进行差异表达circRNA-miRNA相互作用预测。结果DCM小鼠心肌组织中共鉴定出63种差异表达circRNA。RT-qPCR验证结果示同源性分析筛选出的16种差异表达circRNA中8种组织水平的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其中7种表达上调、1种表达下调。KEGG通路分析结果示,上调的circRNA主要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间的黏着连接通路有关,下调的circRNA主要与心肌有关。GO功能分析显示,上调表达的circRNA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与离子、蛋白质、激酶等因子的结合过程有关,并且在细胞组分方面参与调节细胞内结构尤其是细胞器的构成。分子功能与细胞组分方面的功能分析显示,上调的circRNA与细胞组分起源、募集、组织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并由此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下调的circRNA在分子功能方面与催化活性相关,也与蛋白激酶的结合过程、转移酶及钙调蛋白的活性有关,在细胞组分方面与收缩性纤维的组分、肌原纤维的构成密切相关,而在富集的生物学过程GO分析术语中,包括赖氨酸肽基修饰、肌节的构成、肌原纤维的装配、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发育、心肌肥厚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鉴定的差异表达circRNA均存在miRNA的结合位点,且部分miRNA与保护心肌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抗心肌肥厚有关。结论DCM小鼠心肌组织中circRNA存在差异表达,且其与DC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疾病 心肌组织 环状RNA
  • 简介:摘要青少年起的成人型糖尿(MODY)是一类特殊类型糖尿,迄今已报道有14种MODY类型,约占糖尿患者人数的1%~5%。MODY发病常常较为隐匿,临床上时常被漏诊。随着对MODY临床特点认识的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MODY患者被早期发现和诊断。本共识旨在帮助MODY患者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推动MODY的规范化筛查与诊治。

  • 标签: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筛查 诊治 共识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防控形势严峻,患者基数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老年糖尿患者多,城乡和地域医疗发展水平不均衡,仍面临糖尿管理的多重障碍。为破解糖尿大国难题,该文尝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管理模式的目标、原则、特色,建议以患者为中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整合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医疗辅助下的糖尿标准化防控网络建设,构建成熟的线上线下协同诊疗模式,促进落实糖尿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计划,以降低糖尿患病率,提高糖尿患者管理的依从性,改善糖尿患者人群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慢病管理 数字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糖尿肾脏(DK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至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09例2型糖尿(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根据UACR和eGFR将T2DM患者分为非DKD组(212例)和DKD组(97例)。所有患者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采用全自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参数(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鼻侧上动脉直径),计算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CRVE)等指标。进一步按照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水平的五分位数分为Q1组(<136.13 μm,68例),Q2组(136.13~148.42 μm,56例),Q3组(148.43~160.72 μm,62例),Q4组(160.73~177.12 μm,64例)和Q5组(>177.12 μm,59例)。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视网血管直径与DKD的关系。结果DKD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分别为(161.87±22.47)和(152.93±21.98)μm]、CRVE[分别为(191.75±20.18)和(187.09±17.52)μm]均显著高于非DKD组,鼻侧上动脉直径[分别为(84.62±15.09)和(88.15±13.94)μm]显著低于非DK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DK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87,95%CI 1.068~1.320,P=0.001;OR=1.018,95%CI 1.002~1.034,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Q1组为参照,Q2、Q4、Q5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是DKD发生的影响因素(OR=5.194,95%CI 2.025~13.326;OR=3.477,95%CI 1.360~8.891;OR=4.895,95%CI 1.912~12.530;趋势P值=0.007)。结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视网膜血管直径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肾脏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蛋白尿,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44岁男性,因“血糖升高8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糖尿肾脏Ⅲ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改用司美格鲁肽1.0 mg每周1次联合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口服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尿微量白蛋白降低,体重减轻。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兼顾降糖和保护心血管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可用于肥胖2型糖尿肾脏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脏病 司美格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