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正>1月23日,由《时尚先生》倾力打造的2007年"时尚先生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展览馆震撼登场。2007年的"时尚先生"们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个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充沛、越来越昂扬的时代形象。他们的工作领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用睿智的思想为社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他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用优雅的出场表达心中对完美生活的诠释;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他们对环保、慈善等

  • 标签: 时尚先生 中国精英 北京展览馆 完美生活 震撼登场 时尚生活
  • 简介:目的:验证ActigraphGT3X型加速度计和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在日常体力活动监测中的效,为今后开展大样本量日常体力活动调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受试者分别进行连续约4h的日常体力活动,其中各项体力活动的时间比例与日常生活相似。以间接测热(IC)实测值为标准,检验2种工具对4h体力活动总能耗(PAEE4h)、体力活动水平(PAL)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等指标的测量效。结果:1)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的PAL预测值与IC实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日记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PAEE4h(误差百分比为12.81%±17.02%,P<0.05),并明显高估MVPA时间(P<0.01);2)GT3X明显低估PAEE4h和PAL(P<0.01),采用骑车时间校正后,GT3X的VM切点2690counts/min的MVPA时间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较小(P=0.04);3)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对PAEE4h和PAL的测量误差以及GT3X对MVPA时间的测量误差均在95%置信区间内。结论:GT3X监测MVPA时间的效较高,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监测PAL和PAEE4h的效较高。

  • 标签: 体力活动 加速度计 日记 效度
  • 简介:10月4日.笔者一人独往初开的一个水库野钓。水库是2003年为蓄水而建的,主要用于水利发电。离县城3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水库的鱼情笔者是今年7月初的一天,在渔具店侃鱼经时才有所耳闻。水库可钓鱼种主要是50~150克大的野生鲫鱼。

  • 标签: 水库 野钓 垂钓 钓法 水利发电 渔具店
  • 简介:本文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建立了对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制订了体育课教学质量评定表,并利用模糊数学及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简单、可靠的综合评估计算方法,解决了课程指标的量化困难。

  • 标签: 体育课 教学 指标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本文从初中软式排球垫球教学中选择合作学习时机与分组情况、学生掌握软式排球技术情况在分组合作学习前后对比情况和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前后的心理情感变化等,来具体阐述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初中软式排球垫球教学中的有效性。

  • 标签: 合作学习法 垫球教学 软式排球 有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 中学
  • 简介:应用FUZZY二元相对比较对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调查与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女生各年级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变化不大,体育兴趣的稳定性男生与女生之间有着明显差异,男生从高三到大学三年级其“第一优越对象”均有变化,位次较高的前五项也各有所异.研究和掌握学生体育兴趣变化的规律和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兴趣,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决策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二元相对比较 学生 体育兴趣 排序评价
  • 简介: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m(男12名,4周8次,当日返回)和2260~3150m(女7名,6周8次,交日返回)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试图找出符合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方法,使其的训练更为科学、合理。

  • 标签: 高原交替训练 高练低住训练法 中长跑运动员 训练方法 生理机能 运动能力
  • 简介:为了探讨健身俱乐部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以广州市力美健健身俱乐部为个案,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健身俱乐部品牌忠诚的主要因子,通过旋转后因子载荷表划分主要因子类别。结果显示,健身俱乐部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包括情感忠诚、俱乐部硬件设施、俱乐部产品、行为忠诚4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健身俱乐部应该如何提高品牌忠诚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体育经济学 品牌忠诚度 健身俱乐部
  • 简介:三、不妨对自己的“发现”补做如下探索和研究1.设法找一款如图4之精度为0.1°的射线式量齿尺。像图9所示那样,再“多次测量”自己藏品的横边齿到底是不是P12。

  • 标签: “发现” 齿度 求实
  • 简介:技巧运动作为体育运动大家庭当中的一员,虽然至今仍然徘徊在奥运会的大门之外,但在蹦床运动已进入奥运会的大好时机下,技巧运动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日渐征服世人。我国技巧运动的水平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沿,技巧女子双人“甩浪转体360成高单臂侧水平落肘水平”动作使双人悬垂类动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针对此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希望为我国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技巧运动 女子 动作 蹦床运动 技术水平 奥运会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武术套路专业的1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性促进牵拉(PNF)所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力量性的改善效果,通过ISOMED2000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仪的实验结果,得出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在PNF牵拉大腿肌群后膝关节肌力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绩。

  • 标签: PNG牵伸法 股四头肌 腘绳肌 武术套路运动员 膝关节肌力
  • 简介:小学足球是整个校园足球的首要一环,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对于培养足球兴趣和打好技能基础有重要意义.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足球运动的项目规律,在小学足球教学中采用“集团竞争学习”有一定的优势价值.程序从足球技术教学和竞赛2个方面设计,具体程序略有差异.程序应用时,应谨慎分组、注意各环节活动组织与衔接、把握好竞争的方向与等.

  • 标签: 教学程序设计 足球运动 集团竞争 学生心理特点 学习法 足球技术教学
  • 简介:一、课程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江苏校园魅力足球》水平四中运控球单元的主要内容。脚内侧、脚背外侧扣球是当对手堵截运球前进的路线时,突然向左右或向后改变运球方向,借以摆脱防守的一种过人手段。脚内侧、脚背外侧扣球是在足球比赛中极为实用的摆脱防守人的技术,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它也是较为复杂的脚法技术。足球运动具有趣味性、集体性、竞争性,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采用了以诱导、学练、自练、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 标签: 足球教学 课程设计 运动特性 扣球 效度 反思
  • 简介:2013年5月15~17日,2012~2013年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麒麟山庄垂钓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比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河南省体育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中国钓鱼运动协会联合主办,河南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南阳市体育局、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河南省钓鱼协会承办,河南天港实业集团、北京鼎齐生体育文化公司、南阳市钓鱼协会协办。2012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宿州、南宁、太仓)三站分站赛的团体前六名代表队加上东道主河南省代表队、南阳市代表队,计20支代表队共60人参加了本次全国钓鱼锦标赛年度总决赛。

  • 标签: 钓鱼运动 锦标赛 跟踪报道 决赛 市人民政府 国家体育总局
  • 简介:1月13日下午,由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中原一校一品研究指导中心协办,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16年河南省校园足球颁奖盛典暨校园足球校长论坛”在郑州师范学院盛大开幕。

  • 标签: 校长论坛 河南省 足球 校园 颁奖 力量
  • 简介:一、在小学生足;球学习中注重改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实际需求(一)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方式和条件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感觉神经系统得不到充分的训练,从而导致出现学习障碍、心理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这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足球的效果。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学习障碍 小学生 足球 东莞市 适时
  • 简介:各有关单位:作为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的重要成果,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联合选派的24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于2016年明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

  • 标签: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足球教练员 校园 中国 评选 学员
  • 简介:2009年1月29日下午,我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血液科病房,采访一位名叫李燕的患者。护士把我带到封闭严密、九曲回转的层流病房里,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模糊看见李燕平静地躺在病床上。我不能进去,只能用窗台上的电话与她对话。
      李燕告诉我,她目前的情况很好,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正是新的造血系统生长和形成的时期,再过20天她就能走出层流病房了。是母爱的光辉击退了死神!我祝福她多舛的生命终于有惊无险……
      
      今年26岁的李燕是四川南充人,2008年8月中旬,怀孕9个多月的她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在救治自己还是保住孩子的生死抉择中,李燕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腹中的孩子身上,坚决要求放弃自己的治疗,闪烁出耀眼的母性光辉。可是现代医学不仅保住了她的孩子,还用孩子出生时的脐血挽救了她的生命,她成为国内第一例用婴儿脐血治疗自身白血病的患者。
      
      幸福骤变,足月母亲患上白血病
      
      李燕是南充市顺庆区洋和村人,与同村的青年杨华是一对夫妻。结婚两年后,外出打工的杨华回到家乡,和弟弟一起盖了一栋小洋楼。李燕高兴得合不拢嘴,此时,他们孕育小生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可不知为什么,李燕却总怀不上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患有慢性输卵管炎,需服用半年的中药。李燕强迫自己每天喝下大量难咽的药汤,她憧憬着怀上小宝宝的幸福时刻!
      可半年过去了,李燕的身体依然没有动静。妇产科专家仔细检查后,说她子宫内膜异位,要实施腹腔镜手术。李燕又毫不犹豫做了腹腔镜手术。
      2007年12月,腹腔镜手术两个月后,李燕终于怀上了小宝宝,她激动得热泪涟涟。杨华像对待“国宝”一样,小心侍候着妻子。他们千呼万唤的孩子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2008年8月16日,李燕正准备吃午饭,刚坐到饭桌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腹部坠痛。她急促地对丈夫说:“杨华,不好了,我可能要提前生了!”
      杨华急忙和母亲将李燕搀下楼,小心地扶她上了出租车。车风驰电掣地向就近的妇幼保健站驶去。
      医生对李燕进行临产前的常规检查。李燕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气,杨华还没见妻子这么难受过,好像她胸口有一团气堵在那里一样。婆婆不停地给儿媳抹胸,可李燕仍然喘个不停。
      半个小时后,医生把杨华叫到办公室,严肃地对他说:“这个产妇我们不能接生,请赶快转院!产妇的血小板指数为3.2万(立方毫米),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已低至极限。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血,就会出现血流不止的状况,产妇会因失血而死亡。”
      杨华焦急地询问:“我妻子是得了什么病吗?”
      “目前不是很确切,但肯定是严重贫血。产妇现在并没有进入临产期,但大人的健康不容乐观,这也势必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
      杨华立即把妻子转到南充的人民医院。医生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李燕患了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病情已十分严重,血液中急剧增长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吞噬正常细胞,产妇和胎儿都面临生命危险!
      南充的人民医院考虑到病情的特殊性,不敢贸然接收李燕入院,建议再紧急转送重庆的大医院。
      8月17日,李燕被转到重庆新桥医院。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张曦了解病情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一方面,婴儿已怀胎9个月,即将临产,任何母亲都不可能同意使用药物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白血病细胞每天都在吞噬着大量的正常细胞,产妇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婴儿的生长发育也必然受到影响。事不宜迟,必须尽快拿出治疗方案。
      李燕被病魔和腹中的胎儿折磨得十分虚弱,而面对着同样痛苦不堪的丈夫,李燕绝望中还有深深的自责。她泣不成声地说:“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得病?眼看都快要生了,万一胎儿受到影响,那该怎么办?”
      杨华赶紧擦去她眼角的泪花,镇定地说:“不要紧,我担心的是你的身体,如果能换来你的健康,我们宁愿不要这个胎儿!”
      “不行!”李燕大吼起来,“我的生命有什么要紧,我都患了绝症了,怎么能不给你留下一个孩子?”
      杨华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你没了,我就没了妻子,孩子也没有母亲!不要争了,如果二者必选其一,我一定不会放弃你!”
      “不行,我拼死也要把孩子生下来!从现在开始,我不会接受任何治疗,也不吃药,凡是不利于孩子的检查,我都不做!”
      杨华不再说什么,争吵只能增加妻子的烦恼,并不断消耗她的体力。他在心里已经做出决定,如果医生要他签字,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感情倾向于自己的妻子!可在他内心深处,又多么渴望这个艰难孕育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来到世上啊!
      
      生死抉择:“为了孩子请放弃对我的治疗”
      
      医院对李燕的情况进行24小时监护,告诉她孩子非常平安,偶有胎动,但并没有临产迹象。而李燕一直担心的用药问题,医院也明确答复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入夜,李燕仍思虑重重,怎么也无法入眠。她不知医生将对她进行怎样的治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婴儿健康,她必须把他生下来,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啊!
      李燕捡起走廊上的一张报纸翻看,借此打发痛苦而难捱的时光。凑巧的是,报纸上正好登载了一篇关于白血病孕妇对胎儿健康影响的文章。文章说,孕妇患上白血病后,其肝脏和脾脏会急剧肿大,肿大的肝脾会对胎儿造成挤压,不利于胎儿发育。而任何抗血癌的药物,都会通过胎盘和脐带渗入到胎儿的体内,可致胎儿发育不良或智力低下。
      李燕不敢看下去了。她担心胎儿已经受到影响,那她几年来的辛苦努力就白费了,她活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她恨不得立即就把胎儿生下来,脱离她那患病的身体!于是她叫丈夫找来医生,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值班医生理解李燕的心情,劝她不要产生心理负担而影响胎儿的发育。胎儿在母体里发育一天,胜过在母体外发育一年!什么时候生产,医生会通知她的。
      李燕依然不放心。她开始拒服任何药物,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尽早地把孩子生出来!她悄悄拿出纸和笔,给医生写了一封信。
      “主治医生:
      我历经千辛万苦才怀上这个孩子,孩子就是我的全部生命!在他出生前,我不会服药或接受任何治疗,请全力抢救这个孩子,不要管我的死活!我以这个字据作担保:为了孩子请放弃对我的治疗。这是一个母亲的郑重承诺!”
      李燕把信交给丈夫,让丈夫了解她磐石一般坚定的决心。杨华看着信,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泪流无语。
      8月18日上午,张副主任来到病房查房。李燕拿出信,恳切地对他说:“张主任,我自己的生命毫不足惜,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平安降生。这是我对您的郑重请求,请让我在抉择书上签字吧。”
      张主任看完信,呵呵一笑:“你的心情我们理解,可谁说要你做生死抉择了?我们不仅要让胎儿安全地生下来,还要保证你的健康!你知道吗?正是这个胎儿——你的孩子,将拯救你的生命!”
      “什么?”李燕和杨华都不敢相信医生的话。
      “国外已经有利用婴儿脐血来拯救身患白血病母亲的成功案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呢?因为婴儿的脐血里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就好比重新造血的‘种子’,可以给患病的母亲再造一套血液系统。而脐血来自初生儿的脐带和胎盘,就好比未经污染的水源一样,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和再生力,可以代替骨髓中的干细胞而且效果更好。婴儿的脐血与母亲同源同宗,很少会产生排异反应。在医学上,采用脐血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所以你的孩子,将担负起拯救你生命的重任!你不仅要把他生下来,而且要健健康康地生下来!”
      杨华破涕为笑,忘情地高呼起来:“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李燕又马上叮嘱医生:“可是,这段时间我不能用药,要确保胎儿的健康。”
      “是的,我们也考虑到这一情况!但你的身体不能久拖,婴儿必须尽快生下来。可你血液里的血小板含量非常低,哪怕流一滴血也会要了你的命。我们正在向市血库和广大市民志愿者征集AB型血小板,一旦够量,就要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你的情况不允许自然生产,那样会耗费你的体力而且容易造成大出血。婴儿出生时,我们的脐血采集组会及时抽取脐血,送到北京的一家医院保存起来。婴儿降生后,我们就立即对你进行针对白血病的治疗。”
      李燕终于开心地笑了。她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可她又有幸怀着即将临产的孩子!这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报这伟大的母爱。
      
      涅槃重生,脐血反哺吟唱生命赞歌
      
      2008年8月19日,离李燕的预产期还有5天,张主任决定给她进行剖腹产手术。婴儿基本上足月,发育已完全成熟;而李燕的生命体征一直比较平稳,病情没有大的发展。此时剖腹,对婴儿和母亲都是最佳时机。
      凌晨3时,600ml血小板缓缓注入李燕的体内。这些被称为“凝血战士”的液体,可以在李燕的体内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如果手术中发生出血现象,它们会迅速出击,止住出血,确保整个手术安全无误。为防止万一,张主任还叫助手将1400ml备用血小板带进手术室。
      下午5时,李燕被推入手术室,同时进入的,还有“全副武装”的脐血采集人员。
      一切按张主任事先计划的那样进行,切腹、止血、取胎。输入的血小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术中的少量流血被迅速止住,婴儿顺利取出。同时,采集脐血的医生立即将脐带端5cm处剪断,把专用针头插入贴近断端的脐静脉,一滴不漏地抽取静脉中的血液,总共抽出了80ml。这些新鲜、洁净、完全未经污染的脐血,加入特殊的冷冻保护剂后,将放在零下196℃的超低温液氮罐中储藏。
      下午6时,全部手术顺利结束,李燕生下了一个重3500克的男婴。经详细检查,婴儿血液正常,身体器官发育健康,完全没有母亲血液中的白血病病毒细胞。这意味着待条件成熟时,脐血可以作为新生血液的种子而植入李燕体内,让它重新萌芽、分解,为李燕再造一套新的血液系统!
      李燕被推出产科手术室,又立即被推入血液科手术室,接受肿瘤化疗。等四个疗程后,她将接受儿子的“脐血再造”。
      时间缓缓地流逝。2008年难耐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2009年的门槛时,李燕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化疗。经检测,她血液中的白血病细胞已全部被杀死,正常细胞在不断增生。这个时候,就是她移植儿子脐血的最佳时机。
      2009年1月7日,李燕又被推进手术室。这一次,她是为迎接新生命的曙光而去的,她的脸上含着笑意。进手术室前,她特意深情地拥抱了已经4个月大的儿子——这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救母英雄。儿子咂巴着嘴唇,似乎也在祝福他那多灾多难的母亲!
      由于脐血的量太少,医生还同时抽取了李燕父亲500ml骨髓,配合她儿子的脐血,一起植入她的体内。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从手术过程看,一切都很成功:各项指标正常,术中没有发生排异反应。但真正的成功要等到20多天后,看新的血液种子能否在李燕身体内萌芽和繁殖。若新生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生长起来,并未发生排异反应,李燕才能获得全新的生命。
      然而,几天后,李燕突然大口大口地呕吐,身体剧烈疼痛,头昏脑胀,低烧持续不退,说话都有气无力。张主任查看病情后,告诉杨华,这是婴儿脐血中来自父亲的一半DNA产生的排异作用,但这部分DNA也可能成为治愈李燕的功臣,它对母亲血液中的癌细胞有一种抵抗排斥作用,正好攻击并消灭它们。而医学上的“基因融合技术”能激发供体DNA释放与受体不相容的生物化学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供体的DNA将不断增加兼容性,最后完全融合于受体,病人的排异反应会随之消失。但这一过程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果然,十多天后,李燕的排异反应消失了,渐渐可以正常进食了。
      1月27日,医生抽取了李燕的少量血液进行检查,这将宣告她是否可以从此获得新生!在层流病房里经历了炼狱般的新旧生命相互搏杀的痛苦后,她焦虑地等待结果。
      医生发现:在李燕每微升血液中出现了12个新的白血球,这是完全正常的白血球,说明新生命的种子已经萌芽。此后,这些白血球将以每天15个以上的速度而递增;半年后,李燕血液中的白血球就将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这本是医生们预料到的情况,可事实一旦真的呈现在眼前,他们还是禁不住欢呼雀跃,这是国内首例母子脐血同源移植啊!那么小小的一袋“种子”,真的拯救了母亲的生命!母爱圣洁、母爱伟大,母爱同样得到了圣洁的回报!
      张主任把这一喜讯告诉李燕,李燕在病房里失声而泣。人们知道,这是惊喜的泪水、幸福的泪水。本是李燕哺育儿子的精血,如今又由儿子成功反哺给了母亲,从今以后,她和儿子之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国内首例母婴脐血移植见证了这至高至洁的母子深情,也见证了多么神奇的一次生命轮回!
      
      链接:世界首例脐血移植成功
      2004年10月,美国加州圣荷塞市的幼儿教师爱丽丝怀孕6个月后查出患有白血病,她拒绝服药,坚持把孩子生下来。医生给她注射一种对婴儿无害的类固醇药物,促使其早产。怀孕8个月的爱丽丝生下一名3.5公斤的女婴,婴儿降生时,医生收集了脐带血,认为脐血里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爱丽丝化疗结束后将女儿的脐血输入体内。7周后,在爱丽丝血液里发现了新生的白血球,20周后,爱丽丝出院。
      责编/赵花
    2009年1月29日下午,我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血液科病房,采访一位名叫李燕的患者。护士把我带到封闭严密、九曲回转的层流病房里,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模糊看见李燕平静地躺在病床上。我不能进去,只能用窗台上的电话与她对话。
      李燕告诉我,她目前的情况很好,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正是新的造血系统生长和形成的时期,再过20天她就能走出层流病房了。是母爱的光辉击退了死神!我祝福她多舛的生命终于有惊无险……
      
      今年26岁的李燕是四川南充人,2008年8月中旬,怀孕9个多月的她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在救治自己还是保住孩子的生死抉择中,李燕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腹中的孩子身上,坚决要求放弃自己的治疗,闪烁出耀眼的母性光辉。可是现代医学不仅保住了她的孩子,还用孩子出生时的脐血挽救了她的生命,她成为国内第一例用婴儿脐血治疗自身白血病的患者。
      
      幸福骤变,足月母亲患上白血病
      
      李燕是南充市顺庆区洋和村人,与同村的青年杨华是一对夫妻。结婚两年后,外出打工的杨华回到家乡,和弟弟一起盖了一栋小洋楼。李燕高兴得合不拢嘴,此时,他们孕育小生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可不知为什么,李燕却总怀不上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患有慢性输卵管炎,需服用半年的中药。李燕强迫自己每天喝下大量难咽的药汤,她憧憬着怀上小宝宝的幸福时刻!
      可半年过去了,李燕的身体依然没有动静。妇产科专家仔细检查后,说她子宫内膜异位,要实施腹腔镜手术。李燕又毫不犹豫做了腹腔镜手术。
      2007年12月,腹腔镜手术两个月后,李燕终于怀上了小宝宝,她激动得热泪涟涟。杨华像对待“国宝”一样,小心侍候着妻子。他们千呼万唤的孩子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2008年8月16日,李燕正准备吃午饭,刚坐到饭桌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腹部坠痛。她急促地对丈夫说:“杨华,不好了,我可能要提前生了!”
      杨华急忙和母亲将李燕搀下楼,小心地扶她上了出租车。车风驰电掣地向就近的妇幼保健站驶去。
      医生对李燕进行临产前的常规检查。李燕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气,杨华还没见妻子这么难受过,好像她胸口有一团气堵在那里一样。婆婆不停地给儿媳抹胸,可李燕仍然喘个不停。
      半个小时后,医生把杨华叫到办公室,严肃地对他说:“这个产妇我们不能接生,请赶快转院!产妇的血小板指数为3.2万(立方毫米),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已低至极限。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血,就会出现血流不止的状况,产妇会因失血而死亡。”
      杨华焦急地询问:“我妻子是得了什么病吗?”
      “目前不是很确切,但肯定是严重贫血。产妇现在并没有进入临产期,但大人的健康不容乐观,这也势必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
      杨华立即把妻子转到南充的人民医院。医生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李燕患了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病情已十分严重,血液中急剧增长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吞噬正常细胞,产妇和胎儿都面临生命危险!
      南充的人民医院考虑到病情的特殊性,不敢贸然接收李燕入院,建议再紧急转送重庆的大医院。
      8月17日,李燕被转到重庆新桥医院。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张曦了解病情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一方面,婴儿已怀胎9个月,即将临产,任何母亲都不可能同意使用药物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白血病细胞每天都在吞噬着大量的正常细胞,产妇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婴儿的生长发育也必然受到影响。事不宜迟,必须尽快拿出治疗方案。
      李燕被病魔和腹中的胎儿折磨得十分虚弱,而面对着同样痛苦不堪的丈夫,李燕绝望中还有深深的自责。她泣不成声地说:“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得病?眼看都快要生了,万一胎儿受到影响,那该怎么办?”
      杨华赶紧擦去她眼角的泪花,镇定地说:“不要紧,我担心的是你的身体,如果能换来你的健康,我们宁愿不要这个胎儿!”
      “不行!”李燕大吼起来,“我的生命有什么要紧,我都患了绝症了,怎么能不给你留下一个孩子?”
      杨华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你没了,我就没了妻子,孩子也没有母亲!不要争了,如果二者必选其一,我一定不会放弃你!”
      “不行,我拼死也要把孩子生下来!从现在开始,我不会接受任何治疗,也不吃药,凡是不利于孩子的检查,我都不做!”
      杨华不再说什么,争吵只能增加妻子的烦恼,并不断消耗她的体力。他在心里已经做出决定,如果医生要他签字,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感情倾向于自己的妻子!可在他内心深处,又多么渴望这个艰难孕育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来到世上啊!
      
      生死抉择:“为了孩子请放弃对我的治疗”
      
      医院对李燕的情况进行24小时监护,告诉她孩子非常平安,偶有胎动,但并没有临产迹象。而李燕一直担心的用药问题,医院也明确答复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入夜,李燕仍思虑重重,怎么也无法入眠。她不知医生将对她进行怎样的治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婴儿健康,她必须把他生下来,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啊!
      李燕捡起走廊上的一张报纸翻看,借此打发痛苦而难捱的时光。凑巧的是,报纸上正好登载了一篇关于白血病孕妇对胎儿健康影响的文章。文章说,孕妇患上白血病后,其肝脏和脾脏会急剧肿大,肿大的肝脾会对胎儿造成挤压,不利于胎儿发育。而任何抗血癌的药物,都会通过胎盘和脐带渗入到胎儿的体内,可致胎儿发育不良或智力低下。
      李燕不敢看下去了。她担心胎儿已经受到影响,那她几年来的辛苦努力就白费了,她活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她恨不得立即就把胎儿生下来,脱离她那患病的身体!于是她叫丈夫找来医生,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值班医生理解李燕的心情,劝她不要产生心理负担而影响胎儿的发育。胎儿在母体里发育一天,胜过在母体外发育一年!什么时候生产,医生会通知她的。
      李燕依然不放心。她开始拒服任何药物,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尽早地把孩子生出来!她悄悄拿出纸和笔,给医生写了一封信。
      “主治医生:
      我历经千辛万苦才怀上这个孩子,孩子就是我的全部生命!在他出生前,我不会服药或接受任何治疗,请全力抢救这个孩子,不要管我的死活!我以这个字据作担保:为了孩子请放弃对我的治疗。这是一个母亲的郑重承诺!”
      李燕把信交给丈夫,让丈夫了解她磐石一般坚定的决心。杨华看着信,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泪流无语。
      8月18日上午,张副主任来到病房查房。李燕拿出信,恳切地对他说:“张主任,我自己的生命毫不足惜,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平安降生。这是我对您的郑重请求,请让我在抉择书上签字吧。”
      张主任看完信,呵呵一笑:“你的心情我们理解,可谁说要你做生死抉择了?我们不仅要让胎儿安全地生下来,还要保证你的健康!你知道吗?正是这个胎儿——你的孩子,将拯救你的生命!”
      “什么?”李燕和杨华都不敢相信医生的话。
      “国外已经有利用婴儿脐血来拯救身患白血病母亲的成功案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呢?因为婴儿的脐血里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就好比重新造血的‘种子’,可以给患病的母亲再造一套血液系统。而脐血来自初生儿的脐带和胎盘,就好比未经污染的水源一样,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和再生力,可以代替骨髓中的干细胞而且效果更好。婴儿的脐血与母亲同源同宗,很少会产生排异反应。在医学上,采用脐血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所以你的孩子,将担负起拯救你生命的重任!你不仅要把他生下来,而且要健健康康地生下来!”
      杨华破涕为笑,忘情地高呼起来:“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李燕又马上叮嘱医生:“可是,这段时间我不能用药,要确保胎儿的健康。”
      “是的,我们也考虑到这一情况!但你的身体不能久拖,婴儿必须尽快生下来。可你血液里的血小板含量非常低,哪怕流一滴血也会要了你的命。我们正在向市血库和广大市民志愿者征集AB型血小板,一旦够量,就要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你的情况不允许自然生产,那样会耗费你的体力而且容易造成大出血。婴儿出生时,我们的脐血采集组会及时抽取脐血,送到北京的一家医院保存起来。婴儿降生后,我们就立即对你进行针对白血病的治疗。”
      李燕终于开心地笑了。她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可她又有幸怀着即将临产的孩子!这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报这伟大的母爱。
      
      涅槃重生,脐血反哺吟唱生命赞歌
      
      2008年8月19日,离李燕的预产期还有5天,张主任决定给她进行剖腹产手术。婴儿基本上足月,发育已完全成熟;而李燕的生命体征一直比较平稳,病情没有大的发展。此时剖腹,对婴儿和母亲都是最佳时机。
      凌晨3时,600ml血小板缓缓注入李燕的体内。这些被称为“凝血战士”的液体,可以在李燕的体内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如果手术中发生出血现象,它们会迅速出击,止住出血,确保整个手术安全无误。为防止万一,张主任还叫助手将1400ml备用血小板带进手术室。
      下午5时,李燕被推入手术室,同时进入的,还有“全副武装”的脐血采集人员。
      一切按张主任事先计划的那样进行,切腹、止血、取胎。输入的血小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术中的少量流血被迅速止住,婴儿顺利取出。同时,采集脐血的医生立即将脐带端5cm处剪断,把专用针头插入贴近断端的脐静脉,一滴不漏地抽取静脉中的血液,总共抽出了80ml。这些新鲜、洁净、完全未经污染的脐血,加入特殊的冷冻保护剂后,将放在零下196℃的超低温液氮罐中储藏。
      下午6时,全部手术顺利结束,李燕生下了一个重3500克的男婴。经详细检查,婴儿血液正常,身体器官发育健康,完全没有母亲血液中的白血病病毒细胞。这意味着待条件成熟时,脐血可以作为新生血液的种子而植入李燕体内,让它重新萌芽、分解,为李燕再造一套新的血液系统!
      李燕被推出产科手术室,又立即被推入血液科手术室,接受肿瘤化疗。等四个疗程后,她将接受儿子的“脐血再造”。
      时间缓缓地流逝。2008年难耐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2009年的门槛时,李燕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化疗。经检测,她血液中的白血病细胞已全部被杀死,正常细胞在不断增生。这个时候,就是她移植儿子脐血的最佳时机。
      2009年1月7日,李燕又被推进手术室。这一次,她是为迎接新生命的曙光而去的,她的脸上含着笑意。进手术室前,她特意深情地拥抱了已经4个月大的儿子——这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救母英雄。儿子咂巴着嘴唇,似乎也在祝福他那多灾多难的母亲!
      由于脐血的量太少,医生还同时抽取了李燕父亲500ml骨髓,配合她儿子的脐血,一起植入她的体内。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从手术过程看,一切都很成功:各项指标正常,术中没有发生排异反应。但真正的成功要等到20多天后,看新的血液种子能否在李燕身体内萌芽和繁殖。若新生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生长起来,并未发生排异反应,李燕才能获得全新的生命。
      然而,几天后,李燕突然大口大口地呕吐,身体剧烈疼痛,头昏脑胀,低烧持续不退,说话都有气无力。张主任查看病情后,告诉杨华,这是婴儿脐血中来自父亲的一半DNA产生的排异作用,但这部分DNA也可能成为治愈李燕的功臣,它对母亲血液中的癌细胞有一种抵抗排斥作用,正好攻击并消灭它们。而医学上的“基因融合技术”能激发供体DNA释放与受体不相容的生物化学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供体的DNA将不断增加兼容性,最后完全融合于受体,病人的排异反应会随之消失。但这一过程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果然,十多天后,李燕的排异反应消失了,渐渐可以正常进食了。
      1月27日,医生抽取了李燕的少量血液进行检查,这将宣告她是否可以从此获得新生!在层流病房里经历了炼狱般的新旧生命相互搏杀的痛苦后,她焦虑地等待结果。
      医生发现:在李燕每微升血液中出现了12个新的白血球,这是完全正常的白血球,说明新生命的种子已经萌芽。此后,这些白血球将以每天15个以上的速度而递增;半年后,李燕血液中的白血球就将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这本是医生们预料到的情况,可事实一旦真的呈现在眼前,他们还是禁不住欢呼雀跃,这是国内首例母子脐血同源移植啊!那么小小的一袋“种子”,真的拯救了母亲的生命!母爱圣洁、母爱伟大,母爱同样得到了圣洁的回报!
      张主任把这一喜讯告诉李燕,李燕在病房里失声而泣。人们知道,这是惊喜的泪水、幸福的泪水。本是李燕哺育儿子的精血,如今又由儿子成功反哺给了母亲,从今以后,她和儿子之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国内首例母婴脐血移植见证了这至高至洁的母子深情,也见证了多么神奇的一次生命轮回!
      
      链接:世界首例脐血移植成功
      2004年10月,美国加州圣荷塞市的幼儿教师爱丽丝怀孕6个月后查出患有白血病,她拒绝服药,坚持把孩子生下来。医生给她注射一种对婴儿无害的类固醇药物,促使其早产。怀孕8个月的爱丽丝生下一名3.5公斤的女婴,婴儿降生时,医生收集了脐带血,认为脐血里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爱丽丝化疗结束后将女儿的脐血输入体内。7周后,在爱丽丝血液里发现了新生的白血球,20周后,爱丽丝出院。
      责编/赵花

  • 标签: 体育社会科学 国家体育 安徽省体育局获准
  • 简介:[目的]减少不同仪器间与运动员机能状态诊断相关的指标间的差异,保证实验室内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科研实验人员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监控和纵向跟踪研究提供准确数据,通过案例应用使实验人员能够合理正确运用Bland-Altman分析解决一致性评价问题。[方法]分别使用ACCESS1和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随机选择的77例男性和60例女性的血清检测睾酮值,138例血清检测皮质醇值。使用Medcalc16.4.3医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作出BA图和获得计算结果。参照临床实验室TEA可接受范围来确定检测结果一致性。[结果]两种机器测量女性睾酮结果数据行为良好,但在B-A分析中的一致性区间的上下限值不满足临床要求,两台仪器检测女性睾酮值不具有一致性;两台机器测量其余项目数据行为不良,不适宜应用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评价。[结论]Bland-Altman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情况还存在诸多要求,评价方法自身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还有待完善,专业领域使用该方法来进行一致性评价还需慎重。

  • 标签: 运动人体科学 一致性 Bland-Altman分析 数据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