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一半汤对IgA肾病(IgAN)大鼠蛋白尿及Nephr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空白组,其余46只造模。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四氯化碳(CCl4)+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持续12周,将造模完成后所剩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每组各10只。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分别给予肾炎康复片、二半汤、一半汤灌胃,持续8周。分别于造模第12周,治疗第4,6,8周末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Pr),尿常规。治疗第8周末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取大鼠肾皮质检测Nephrin、CD2AP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完成后,模型组24h-UPr和尿红细胞计数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5);治疗完成后,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24h-Upr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之间红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SCr,BUN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Nephrin、CD2AP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半汤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CD2AP的表达有关,且疗效较二半汤进一步提高。

  • 标签: IGA肾病 一半汤 蛋白尿 疾病归经 NEPHRIN CD2AP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采用通窍降浊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80例,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桂哌齐特单用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通窍降浊汤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患者,取中药通窍降浊汤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方面价值显著。

  • 标签: 通窍降浊汤 老年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黏血症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47、MUC5ac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CT检查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对肺癌标本用免疫组化PV法进行染色检测CD147、MUC5ac的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D147、MUC5ac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某些CT征象与之有密切相关性。结论CD14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MUC5ac与肿瘤大小、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外脂肪线消失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说明CD147、MUC5ac分别在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肺肿瘤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CD147 MUC5ac
  • 简介:生物传感分析仪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和实验室研究中,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发酵工业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考察了pH、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对SBA--40C型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葡萄糖和L-乳酸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葡萄糖和乳酸测定的重复性及二者对测定是否存在相互干扰。结果表明:pH条件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特别是影响L-乳酸测定的准确性;另外,当样品中的NaCl和NH4C1浓度≥O.06mol/L时会使葡萄糖和L-乳酸测定值明显偏低。

  • 标签: 测定 L-乳酸 葡萄糖 生物传感分析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互补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自2011年5月起至2012年12月止共观察了67例PHC组、61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VHT-B组)组及45例正常对照组行联合检测,以ECL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其TM三项:AFP、AFP-L3、AFU值。结果PHC组与慢性VHT-B组以及正常组的AF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上述两组与正常组的AFP均数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TM三项检测的单项敏感系数分别为63.1%、87.2%及50.0%。TM三项的联检将检出准确率提高到了93.3%与84.1%。TM三项联检的PHC检出率提高到了惊人的97.3%。结论TM三项联检可提高AFP阴性PHC尤其是PHC的诊断效率,对早期PHC诊断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癌诊断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Α-L岩藻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