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患者及家系成员三核苷酸重复数CTG(胞嘧啶、鸟嘌呤)变化与BAEP、TC帮ECG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DNA杂交5例临床诊断DM患者及三个家系16名成员进行DM基因CTG重复数物BAEP、TC帮ECG测定。结果:10名正常人CTG重复数是30个,BAEP、TCDECG正常,5例DM病人CTG重复数均在80个以上,其中2例在1605

  • 标签: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CTG重复数 BAEP TCD ECG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影响。方法:将20121-201412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阿托伐他汀中等强度组(20mg·d-1)、阿托伐他汀高强度组(40mg·d-1)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ACS患者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高强度组较中等强度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但是两组治疗7天后hs-CRP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反应贯穿ACS发展过程,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ACS患者hs-CRP浓度,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更能显著抑制ACS炎症反应。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或序贯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后疗效观察。方法:筛查收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肾脏病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后检测患者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尿微量白蛋白(Urinemicroalbumin,UM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血小板(Platelet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治疗组(n=30):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0μg·天~(-1),治疗2w;序贯治疗组(n=30):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天~(-1),2周后,给予贝前列素钠片一日三,每次40μg,治疗2w,结束后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BMI、SBP、DBP、BUN、CysC、Scr、eGFR、UMA、Platelets、PT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前列地尔组序贯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BUN、CysC、Scr、eGFR、UMA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eGFR、UMA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有效改善BUN、CysC、Scr、eGFR、UMA。使用贝前列素钠片序贯治疗后,eGFR、UMA改善更明显,可有效延缓了慢性肾脏病发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素钠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原住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治疗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双标技术观察人参皂苷Rg1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治疗5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5-溴脱氧尿苷(BrdU)、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从背外侧角沿胼胝体排列BrdU、Nestin阳性细胞;人参皂苷Rg1治疗20d,BrdU/Nestin双标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

  • 标签: 人参皂苷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室管膜下区
  • 简介:2—氯—4—溴—α—甲基肉桂酸钠盐(SCLOOLNa)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教研室研制合成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柴慧霞等系列整体离体动物实验研究,潘文漪宋峰生等临床观察表明,SCIOOINa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镇静安眠及抗癫痫柞用,在整体动物实验中还观察SCIOOINa具有肌松弛作用,通过初步实验表明,SCIOOINa两栖类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有阻断作用。本工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采用细胞

  • 标签: 神经肌接头 肉桂酸钠 初步实验 阻断作用 动物实验 肌松弛
  • 简介:目的:观察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1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入组,典型组82例,非典型组79例,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初始剂量25mg治疗后1-2天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脑电改变主要是慢波增多,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脑电改变主要是α波失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影响方式作用强度是不同.氯氮平影响大于氯丙嗪。

  • 标签: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首发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 简介: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兔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状况及四氢生物喋呤(BH4)转复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胆固醇饮食组、BH4加高胆固醇饮食组。喂养5周后,测定血中总胆固醇、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水平,并取主动脉,进行离体血管舒张功能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血管条乙酰胆碱舒张反应。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较各胆固醇喂养组血清总胆固醇明显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胆固醇饮食组与正常饮食组比较血中NO水平明显减低(P〈0.01),丙二醛浓度明显升高(P〈0.01);BH4加高胆固醇饮食组与高胆固醇饮食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丙二醛水平较高胆固醇饮食组明显降低。不同组别的动脉乙酰胆碱最大舒张功能存在明显差别,高胆固醇饮食组舒张功能较其他组明显下降;BH4加高胆固醇饮食组舒张功能,较高胆固醇组明显恢复。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障碍,BH4其具有转复作用,其转复机制可能与BH4升高血液中NO降低过氧化物水平有关。

  • 标签: 四氢生物蝶呤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细胞功能 一氧化氮 丙二醛
  • 简介: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影响及核因子-κB(NF-κB)影响。方法:采用一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1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取建模成功大鼠胸主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SMA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曲线,CCK-8法测定小檗碱IC50,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小檗碱VSMC中NF-κB核转移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对比,糖尿病组VSMC生长速度快,小檗碱能明显抑制糖尿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IC50为6.001±0.853μmol.L-1,而对正常大鼠VSMC增殖IC50为18.229±0.434μmol.L-1(P〈0.05)有剂量依赖性;小檗碱能抑制糖尿病VSMC中NF-κB从胞浆转移到胞核。结论:小檗碱呈剂量依赖性能抑制糖尿病VSMC增殖与NF-κB核转移。揭示小檗碱可能有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作用,而此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有关。

  • 标签: 小檗碱 糖尿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用细胞色素P450(P450)特异诱导剂研究参与吡喹酮(PQT)代谢P450同工酶。在未诱导肝粒体内,PQT代谢仅生成一个主要代谢物.质谱鉴定为PQTD环—羟化物。在β—萘黄酮(β—NF)诱导肝微粒体内,P450含量为对照组1.55倍,PQT代谢后也生成一主要代谢物,D环羟化物,其生成速率为对照组2.12倍。苯巴比妥(PB)诱导肝微粒体P450含量为对照组4.31倍,PQT代谢生成三个主要产物,质谱鉴定分别为PQTD环、B环A环一羟化物,其D环一羟化物生成速率是对照组6.05

  • 标签: 羟化物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质谱鉴定 细胞色素 诱导剂
  • 简介:本文28例心功能不全老年忧郁病人在抗扰郁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经对比研究发现:此类心律失常都是由于较大剂量使用三环类抗忧郁药物引起.而且,对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为明显.本文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了临床治疗时应注意问题.

  • 标签: 三环类抗忧郁药 药物治疗 老年 忧郁症 心律失常
  • 简介:果糖二磷酸钠镁(Sodiummagnesiumfructosediphosphata)系1.6-二磷酸果糖镁盐产品,其药理作用具有镁离子(Mg2+)作用特点,又具有1,6-二磷酸果糖药效.因此,现将其一般药理及心血管研究简报如下.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镁盐 药理作用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
  • 简介:在细胞色素P4502B(CYP2B)细胞色素P4503A(CYP3A)诱导剂苯巴比妥(PB)诱导大鼠肝微粒体内,左旋吡喹酮((-)-PZQ)代谢生成D环一羟化物(RingD-OH)A环一羟化物(RingA-OH);右旋吡喹酮((+)-PZQ)代谢生成RingD-OH,B环一羟化物(RingB-OH)RingA-OH。用CYP2B特异抑制剂苯海拉明(DPH)CYP3A特异抑制剂三乙酰竹桃霉素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3A 立体选择性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对映异构体 羟化物
  • 简介:新抗生素多抗甲素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及反应性。最近我们又发现多抗甲素在体外体内均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本文进一步针讨多抗甲素在体外外周血单核

  • 标签: 多抗甲素 IL-1 巨噬细胞分泌 小鼠腹腔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multiplelowdosestreptozotocin,MLDS)诱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在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 标签: 1 25-(OH)2D3 链脲菌素 1型糖尿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本文报告了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结果显示不同程度脑梗塞患者,其认知功能降低不同,本文指出,P300峰潜时是评价大脑认知功能客观而敏感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认知功能 P300
  • 简介: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具有比ESBLs酶更广水解底物谱,能有效水解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抑制.携带编码AmpC酶基因质粒具有可转移性,导致耐药性广泛传播.本文就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发现、流行病学特点、酶基因特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质粒介导 AMPC Β-内酰胺酶
  • 简介:α波是指8~13Hz范围内电活动,又称基本波;α节律是指重复而有节律性地出现8~13Hz波活动,又称基本节律。α波节律波幅范围为50~100μV。α波以枕区为主,亦可见于顶、颞后区,其数量因人而异,其指数可多达90%以上,或少至10%以下。

  • 标签: 临床意义 Α节律 节律性 脑震荡 血管性头痛 脑动脉硬化
  • 简介:病理生理学《缺氧》一章教学中,其辨证关系学生似乎难以理解,人体影响所具有的两面性,教材中未涉及,教员对此也认识不足。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和我们多年从事缺氧研究体会,结合教学经验,从辨证角度阐述缺氧机体影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缺氧 病理生理学 辨证思考 影响 体会 人体
  • 简介: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沿脊柱长轴纵向刺激(以下称“纵向正置”),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Pfluger极性法则,1859)。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争论,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脊髓电刺激 河南省人民医院 极兴奋 极性法 超强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