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通道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的单通道创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单一的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结石的总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的单通道创手段,临床效果较好,对结石的清除较彻底,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通道微创 复杂性肾结石 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7年本院收治的11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URL治疗)、观察组(MPCNL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d、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67%、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82.00%(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相比,选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更优,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敷贴所致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位置的皮肤症状的评估与处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我院放疗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共85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置管后穿刺处皮肤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对出现皮肤症状的患者给予评估和判断,针对性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单纯性皮肤瘙痒患者增加常规的皮肤清洁消毒1次,过敏患者常规皮肤清洁消毒后使用超薄泡沫合成敷料(爱立敷)治疗局部皮炎。结果85例PICC患者中20例发生单纯性皮肤瘙痒(23.53%),6例发生过敏性皮炎(7.06%);过敏患者使用爱立敷治疗局部皮炎的症状缓解时间为7至26天,治疗有效率100%。结论重视敷贴局部皮肤的变化,正确评估判断敷贴引起单纯性皮肤瘙痒还是过敏性皮炎,给予针对性防治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爱立敷 PICC 过敏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选取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及处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消融等介入治疗手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及物理治疗模式,同时给予超声消融等介入治疗手段,临床治疗结果显著。

  • 标签: 骨科创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创技术(腹腔镜)、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方面的效果。方法以近两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创技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治疗组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各60例,分析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伤口大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出血率、切口感染率、尿漏率、肾盂损伤率、胸腔积液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伤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结论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开放手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且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照组设为无颈椎病症状者。两组患者通过三维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椎动脉正常状况、血管变细状况等比率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横突孔两侧对称且大小正常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横突孔变小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患者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变化,从而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MPR)在提高CT诊断符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58例患者,作为对象,受检部位,均接受螺旋扫描,根据轴位图像,予以诊断,随后,经由MPR处理,依据MPR图像,再诊断。结果71例颅脑外伤患者,初始横断位图像,9例骨折(12.6%),MPR处理显示,2例为多发性骨折,其余62例患者,遗漏骨折4例。89例颈部扫描患者,B超诊断,均为甲状腺占位,经MPR处理,明确肿大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及大小,可见成串肿大的淋巴结,准确分析肿大淋巴结的分布状况。96例胸部扫描患者,轴位图像,肺内肿块5例,经MPR处理,诊断为叶间胸膜病变。102例腹部扫描患者,肝内外胆管扩张病例17例,经MPR处理,发现3例胆总管可见占位性肿块,11例结石,轴位扫描肾脏,1例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图像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CT诊断效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影像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联合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LIPC)对心内直视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FI组、NLIPC组、SFI联合NLIPC组,每组12例。SFI组分别在术前30min经中心静脉和开放主动脉后经体外循环(CPB)泵入参附注射液1.5mL/kg;NLIPC组对病人左下肢实施5分钟缺血/5分钟再灌注处理,连续重复该过程3次;SFI+NLIPC组,对照组为常规CPB。4组均予测定心肌损伤生化指标,观察心脏复跳情况和术后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SFI+NLIPC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SFI和NL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观察组行颅内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种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行颅内创血肿引流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GOS评分及S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脑病患者行颅内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能够将血肿全方位进行碎吸,对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小;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减小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脑积液循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胆结石患者采用创保胆取石术治疗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研究组(创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比对照组少或短,同时研究组GLQI总评分(113.5±4.6)分高于对照组的(93.1±3.3)分(P<0.05)。结论采用创保胆取石术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与硬镜创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对胆囊结石患者出血量、胆管损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硬镜创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手术的时间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术后胆管损伤、腹胀以及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较为良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和LRCL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将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记录其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12.9±2.8)小时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13.3±3.0)小时肛门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9±4.2)毫升和(4.0±0.7)天,对照组分别是(51.0±5.8)毫升和(6.7±1.6)天。组间比较差异较大,且差异在统计学的范围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更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内脏损伤小等优势,能最大限度的将胆囊功能保留下来。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产生的保护与Prohibitin/c-Jun信号通路的关联。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组。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rohibitin、P-c-Jun与c-Jun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R组相比,P+R组Prohibitin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c-Jun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Prohibitin蛋白含量,抑制c-Jun活性来实现的。

  • 标签: 神经元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延迟预处理通过蛋白激酶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分析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分析。方法选择月龄在2个月左右的实验大鼠30只,随机把30只大鼠分为A组和B组各15只,其中A组的大鼠作为对照组,而B组的大鼠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15只白鼠在进行心肌血流阻断手术之前的1h由尾静脉注射进15ml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的大鼠则是由由尾静脉注射进15ml的氧化苦参碱进行延迟预处理,大鼠在进行心肌血流阻断手术30min之后,进行心肌再灌注2h,通过对大鼠的心功能和血清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3h后处死损伤模型大鼠对两组大鼠的心肌损害程度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总结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通过对两组大鼠的心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得出,B组当中的大鼠的心室收缩压和心率等均要优于A组的大鼠,同时B组血清LDH、CK-MB的值较A组也要稳定,最后对两组大鼠的心肌进行病理检查,B组但心肌坏死缺血的程度要低于A组的大鼠,因此说明氧化苦参碱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氧化苦参碱延迟预处理通过蛋白激酶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肌缺血坏死发生的可能。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延迟预处理 蛋白激酶C 缺血再灌注 心肌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不同预处理方式对EML4_ALK融合基因RT-PCR法检测的影响,以提高肺癌患者EML4_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方法收集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标本20例,同时采用2种不同的标本预处理方法提取RNA后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EML4_ALK融合基因,一种为直接离心提取法,另一种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细胞蜡块切片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样本数也同样为3例且与石蜡包埋提取法的阳性样本一致,直接沉淀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标本数为1例,占总数的2%。结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无论在检测成功率还是阳性检出率方面均显著优于直接离心提取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ML_ALK融合基因检测 细胞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