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放、化疗联合治疗期间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进行放、化疗联合治疗的11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具体阐述治疗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115例本组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无意外事件、骨折、压疮及护理并发症等。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放、化疗联合治疗可能出现很多隐患,如自残、病理性骨折、瘫痪、压疮等,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保障了治疗效果,对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 放化疗联合治疗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详细介绍我院手术患者核查流程。方法通过一系列核对方法,认真仔细做好核查流程并签字保存。结果通过实施该流程,杜绝了手术室常发生的差错.事故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护人员责任心。

  • 标签: 手术部位 核对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4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剖析并总结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出现7例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0%,主要是跌倒、用药不良反应、意外损伤等。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存在较多护理风险,应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做好病情监测,强化医院安全管理。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病房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患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153例危重病患院内安全转运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52例患者成功完成院内安全转运,转运途中发生心跳骤停4例,占2.61%;呼吸骤停2例,占1.31%,经急救处理后好转,1例在转运途中发生死亡,转运成功率在99%以上,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急诊科危重病患院内转运时应指派有经验的临床医护人员,加强转运管理,强化护理配合及科室间协作,做好应急准备,保障转运安全,同时还应建立一种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并减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病患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西药房以及病房区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问题做出积极的分析。结果在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方面,西药房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药品的摆放和警示标识码管理。结论为了保证西药房高危药品和管理和用药安全,必须要强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进而减少管理失误,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医疗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我院积极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本文从工作思路、组织管理、具体工作方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医疗质量 管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时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后胆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将1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导丝首次进入胰管即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B组继续尝试常规胆管插管15min,15min内胆管插管成功者为B1组,15min胆管插管仍失败或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时再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者为B2组。统计各组胆管插管成功率、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所用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均比B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min与16.9min,5.8min与10。4min,P<0。05)。A组与B2组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2组胰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26。9%与3.4%,P=0.02)。多变量分析提示插管时间>10min、导丝进入胰管>2次是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ERCP首次插管导丝进入胰管的患者尽早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是安全的,有利于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胰管 预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交接流程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方法138例心脏术后患者,由手术室、麻醉科、ICU等部门对患者转运交接流程进行优化,自行设计手术室-ICU核对单,优化巡回护士工作流程,将交接工作前移,及80份医务人员满意度问卷测评表。结果优化交接流程后,未出现血管活性药物用尽未及时续加、配制方法、计量交接不清的现象。发生胸管无标识2例、自体血袋无标识1例、深静脉三通管理未封闭1例、皮肤交接中,皮肤发红占89%,发生一期压疮1例,均进行及时处理及延续护理后好转。优化流程前交接时间为10~15min,较优化后减少4~6min。结论应用优化交接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手术转运交接效率和确保手术安全,增加各部门紧密合作,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

  • 标签: 优化交接流程 心脏术后患者 安全转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医院的医疗装备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医疗装备的支持。医疗设备在诊断与治疗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医学计量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在保障医疗装备的安全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医学计量管理对保障医疗装备的使用安全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就如何强化医学计量管理,做简要探讨,以期进一步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医疗设备 医学计量管理 安全性
  • 简介:(宜昌市优抚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使用腕带识别标识对防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将腕带识别标识落实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等治疗时,严格三查八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防范医疗安全。结果护理人员在为病人使用腕带过程后,大大减少了差错事故,包括用药、诊疗和处置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是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精神病人使用腕带识别标识的落实对防范护理差错事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病人 腕带识别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及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进行调查及防范,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患缺乏沟通、护士专业技术操作及医院产科科室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结论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对策,规范操作有助于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明显作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食品生产工序中,食品安全的监测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是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也是对于食品消费者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本文从食品卫生监管的重要意义着手,分析目前食品卫生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对我国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食品卫生 安全监管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高危药物管理工作出现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方式是传统的药物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方式是实施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屏障法,对两组高危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19例,其高危药物错发率为5.4%,高危药物错输13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3.7%;实验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3例,其高危药物错法率为0.9%,高危药物错输1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0.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危药物管理中运用安全屏障能够降低高危药物错法率和高危药物错输率,起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危药物管理 安全屏障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护理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0例患者老年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相关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相关因素有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责任意识、服务态度及业务水平等,其中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为导致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应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端正服务态度,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增强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提高整体业务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药物镇静镇痛管理;观察组34例,给予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对比分析该两组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效果显著,具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护士主导 目标性镇静镇痛 安全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的风险以及相关的护理安全对策。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我院的5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急诊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在分析以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安全对策。结果产生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而采用安全护理对策后的患者抢救成功率(55例,98.21%)明显高于护理前(23例,41.07%),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护理安全对策,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抢救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 急诊护理风险分析 护理安全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安全隐患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中,有32(40.00%)人是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导致的;有21(26.25%)人是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有27(33.75%)人是由于医院管理因素导致的。产科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等。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强化医患沟通、优化护理流程、加强医院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防范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 标签: 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8例手术室患者,并随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风险意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后,实施风险意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