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医院择期接受扁桃体肥大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儿应用10ml生理盐水10min内泵注完,研究组的45例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成10ml于10min内泵注完,两组患儿入室后均应用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维持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应用4%~5%七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镇静满意41例,满意率为91.1%,对照组患儿镇静满意10例,满意率为22.2%,研究组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的MAP、HR、BI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拔管后5min、10min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 扁桃体肥大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这些患者都符合脑血管内植入支架的标准以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在病变血管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对比治疗前在病变血管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NIHS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患者得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1、6、12个月的手术治疗之后NIHSS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在同一时间段内,两组患者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脑梗死复发率以及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介入技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安全有效,比单纯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52)与参照组(n=52)。参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2%(49/52),参照组,20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6%(43/5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胃湿热型 慢性胃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4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治疗,利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安全可靠,还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附加序贯疗法。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oronaryheartdiseaseofCareUnit,简称C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显著改善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提高了护理安全,改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CCU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7月21日~2017年5月2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60例、综合护理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43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依次为22例、24例、14例,护理满意度76.7%(P<0.05)。综合护理组皮下血肿5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1例、内瘘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皮下血肿11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8例、内瘘堵塞10例,并发症发生率48.3%(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饮片采取不同方法炮制对药物功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2月3日至2018年5月6日70例中药饮片治疗患者,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中药饮片治疗,予以观察组经炮制中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为94.29%,相比对照组显然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5.7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炮制会直接影响中药成分、功效,临床应选择合适方法,提高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饮片 炮制 功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选取利福喷丁给予治疗;参照组选用利福平的治疗方法。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行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显效情况,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9(97.5%),参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8(4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比较。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21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3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可以起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利福喷丁 利福平 肺结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和有效防范措施。方法以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间通过院前急救救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急救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或反应,有且在用药停止后自行消失,安全性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控制对策,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74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予以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分析)和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分析),分析对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的意义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对照组的体位差错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控制对策,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安全护理 预见性问题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血透患者安全管理的作用,采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选取了本医院1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三个月以后,仔细观察实验组谁处理故障和透析机故障发生率等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得出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实验组出现血液透析护理操作不恰当以及透析机和水故障的概率都明显下降,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能够切实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和透析质量。

  • 标签: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血透患者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选取经治腋臭患者7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搔刮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腋臭患者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与皮下搔刮法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 腋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4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均为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采取阿替普酶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有80例,将其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尿激酶进行治疗,研究组选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病死率以及脑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病死率及脑出血率都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可以优先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并且降低脑出血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实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及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我院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对比两组患者的握力、Barthel指数、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握力和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在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且观察组握力和Barthel指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具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能有效的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握力和体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机械通气 预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采取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骨科接受诊治的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采取微创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33%要低,显著差异使统计学成立(P<0.05);此外,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创伤骨科 微创技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了医院环境、护理人员、患者自身这几个方面。针对以上各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水平,保证护理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面,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相对于只使用西药要显著的多,并且在临床中的安全性较高,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