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CT、MRI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从2015年至现在收治的经临床或者是病理诊断的脑血管畸形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CT与常规MRI序列(T1WI、T2WI、FLAIR)、MRA和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影像表现、检出率,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统计。结果在全部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动静脉畸形、有6例患者为海绵状血管瘤,有4例患者为静脉畸形。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应用CT进行平扫没有异常的患者为3例,应用CT进行平扫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影与迂曲扩张的血管影的患者有7例。而应用常规MRI与MRA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患者都有扩张迂曲的异常血管团影存在。应用SWI进行检测,结果为患者都能看见斑点状、迂曲的条状低信号影存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应用CT进行平扫的检出结果为6例患者有18个病灶。应用常规的MRI进行检测,检出26个病灶,“桑椹”状高低混杂信号与“铁环征”较有显著的特征。应用SWI进行检测,检出病灶有40个,其中38个为低信号,2个为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静脉畸形患者均为单发,应用CT进行平扫、应用常规MRI进行检查均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应用SWI进行检查的表现为放射状异常信号影聚集,呈“水母头”征。结论应用MRI常规序列结合SWI序列进行扫描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是临床上诊断脑血管畸形的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高危胸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胸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软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CT检查,研究组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性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高危胸痛,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冠状动脉病变,准确性高,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危胸痛 临床诊断 常规CT 16排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2例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的方式来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完成检查后对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采用MRI检查后确诊率高于采用CT检查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MRI的方式进行检查,可以有效的辅助诊断,帮助医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急性脑梗塞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患者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42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总结诊断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的42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诊断发现31例患者是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患者是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3例患者是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患者是混合型。对中央型患者和周围型患者进行肝动脉期图像的RT3D重建,可直观、清晰显示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血管的形态特征。结论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患者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

  • 标签: 肝癌 肝动静脉瘘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80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进行了分组,并从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三个方面开展组间比较,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一共30例,深在型一共50例。浅表型组的MCA平均长度短于深在型,并且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0.05)。浅表型和深在型都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和37.2%(P>0.05)。结论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双源CT 心肌桥 冠状动脉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值检测,指导临床制订适合的微创治疗方案,降低巨大血肿的病死率。方法病例来源于患者86例,按实际手术的时间分成0~3小时组,3~6小时组及6小时以上组进行对比。应用美国GE公司F-Ⅱ多层螺旋CT机进行头颅扫描,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层厚10mm,间距10mm,一般扫描10~12个层面。根据血肿大小及密度变化,进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其近期疗效,确定适合的穿刺时机,以期为临床提供客观化指标,观察3个月后ADL指数评分,判定其远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0~3小时组64.0%,3~6小时组88.0%,6小时以上组50.0%。结论CT值作为客观化指标,在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中起到重要地位,结合发病时间,可以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术 CT值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双低剂量”CT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且检查效果良好的优点,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受到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好评,促进CT检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本文就头颈部“双低剂量”CT造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了探讨。

  • 标签: CT血管造影 头颈部 低辐射剂量 低剂量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CT与MRI诊断的临床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MRI检查与CT检查,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结果MRI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CT的检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诊断方法,但费用较高;CT诊断准确率稍低,但费用较低,在检查不确定时可采用MRI诊断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腰椎间盘出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6)。实验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参照组患者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近端、中端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的准确度相对较低,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确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基于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实施疾病判断,对冠心病患者的针对性治疗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心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通过X线、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颈椎病患者,分别运用X线、CT与MRI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椎体后缘赘的检查准确率上,三种检查手段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颈椎病通过X线检查可以达到一定诊断准确率,但是如果能够有效的联合CT与MRI诊断可以进一步提升准确率。

  • 标签: 颈椎病 X线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在小儿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并对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CT检查结果中分析能够看出,在30例小儿患者当中有25例出现阑尾水肿、增厚的现象,9例有阑尾壁增厚的现象,10例有阑尾腔内积液,相对于普通的诊断方法来说,这样的诊断方法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结果螺旋CT对诊断小儿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能够提供很有利的证据,从而明显提高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螺旋CT 小儿 不典型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特点对比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收集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对其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CT诊断正确34例(31/38,81.6%),MRI正确诊断36例(36/38,94.7%),MRI正确定位38例(38/38,100%)与CT正确定位35例(35/38,92.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图像显示,肝门部的肿块24例,胆管壁侵润2例,淋巴肿大10例,门静脉受累11例,MRI图像显示,肝门部肿块34例,胆管壁侵润9例,淋巴肿大17例,门静脉受累21例。结论CT和MRI均为临床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能够多序列扫描,更直观、全面的进行病灶检查,在显示病灶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侵润程度等更具优势。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透明细胞肾癌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时的表现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透明细胞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且在我院或转诊外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透明细胞肾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排泄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时,透明细胞肾癌在皮髓交界期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下降,低于肾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很好反映透明细胞肾癌的强化特点,为术前诊断透明细胞肾癌及临床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期扫描 透明细胞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均行MRI和CT检查对乳腺癌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外科者70例行MRI与CT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56例,乳腺良性肿块者14例;CT检查,灵敏度85.71%,特异度71.43%,阳性预测值92.30%,阴性预测值56.56%,准确率82.86%;MRI检查,灵敏度96.43%,特异度78.57%,阳性预测值94.74%,阴性预测值84.62%,准确率92.86%;MRI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明显高于CT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CT检查,MRI诊断早期乳腺癌临床价值优于CT检查。

  • 标签: MRI检查 CT检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CT和MRI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5年至2015年经病理活检证实并同时具备CT和MRI影像学资料的早期鼻咽癌患者,对其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占位征象及伴发中耳积液征象。结果在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及肿块上,CT与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伴发中耳积液的诊断上,MRI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于县市级医院的可疑早期鼻咽癌患者,MRI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出。

  • 标签: 早期鼻咽癌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88例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结果全部88例患者中14例患者椎间盘膨出,占15.91%,17例患者外侧型突出,占19.32%,38例患者旁中央型突出,占43.18%,19例患者中央型突出,占21.59%,旁中央型突出率明显高于其他CT分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能够使临床医生对腰椎间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加快其病情好转和改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分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A组、低剂量B组、低剂量C组及低剂量D组,每组50例。对照A组常规CT剂量检测,最大电流900mA,低剂量B组最大电流为810mA,低剂量组最大电流为720mA,低剂量D组最大设定电流为630mA,其他设置参数不变。对四组有效剂量(ED)及图像质量和噪声进行评估。结果四组患者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D组有效剂量,低于低剂量C组、低剂量B组及对照A组(P<0.05);低剂量C组有效剂量,低于低剂量B组及对照A组(P<0.05);低剂量B组有效剂量,低于对照A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患者采用低剂量64排螺旋CT诊断时扫描最大电流设定量为630mA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剂量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X线诊断,试验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诊断结果,包括疾病各病灶检出率及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结果(1)试验组检出率(93.00%),参照组检出率(7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中的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准确检出患者肺结核征灶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结核 诊断 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