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及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从而指导重症肺炎患者降阶梯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各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依据经治医师临床经验常规应用抗菌素治疗;而实验组动态监测患者第1、3、7、10天血清降钙素原的的水平,每天进行CPIS评分,并依据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PIS评分结果降阶梯应用抗菌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时间及药物经济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情况。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素应用天数少于治疗组。实验组患者霉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CT的检验结果联合CPIS评分情况指导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减少细菌耐药及二重感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接收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显著高于对照组 82.22%,且 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1)、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6)、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等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常规抗感染治疗 重症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我院口腔门诊接收的166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在与观察组进行比较之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以及疼痛VAS评分程度上面明显的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 根管治疗 疼痛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改良森田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的80例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工娱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改良森田治疗,对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森田治疗可以缓解酒精至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改良森田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陆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4例,较对照组多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柯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改良柯陆手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OVC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行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单侧穿刺PVP术治疗,比较研究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优缺点。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手术操作时穿刺次数、X线暴露次数较对照组少,手术后1天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PVP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肯定的术式,具有并发症少、安全、辐射少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普及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精准穿刺 导航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正常的老年男性人群SCr值与经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应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818名门诊体检、SCr正常的老年男性的GFR,将其按估算GFR值[GFR〈60mL/(min·1.73m^2)、60~89mL/(min·1.73m^2)、≥90mL/(min·1.73m^2)]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结果发现年龄、伴随疾病在不同GFR估算值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将体检者按年龄、伴随疾病分组,并应用线性回归及ROC曲线分析SCr值与GFR估算值的关系。结果:应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发现,818名体检者中有53人(6.5%)GFR呈中度下降,均值为(57±2)mL/(min·1.73m^2),他们平均年龄较大,为(79±6)岁,SCr值较高,为(112±6)μmol/L。按年龄分组中,SCr水平在60~69岁组与7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伴随疾病及年龄分组,≥70岁的人群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达39.2%,而60~69岁的人群则为15.0%。在无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SCr值为109.5μmol/L时,经ROC曲线计算,诊断GFR异常的灵敏度为100%,误诊率为3.1%;合并高危因素人群(年龄≥70岁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SCr值为108.5μmol/L时,诊断GFR异常的灵敏度为100%,误诊率为3.2%。结论:年龄≥70岁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高危因素(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老年男性人群,当SCr值为正常高值时(108.5μmol/L),采用MDRD公式估算的GFR可能有异常,本研究方法可用于早期筛查CKD患者。

  • 标签: 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公式 SCR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ADL与MMSE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独奥拉西坦胶囊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较单独奥拉西坦胶囊更能有效提升血管性痴呆患者ADL与MMSE评分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 血管性痴呆 ADL评分 MMSE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与APACHEII评分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监护室收治的40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监护室时血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的浓度及入ICU时患者APACHEII评分,分析患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数值与患者APACHEII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浓度在判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的意义。结果患者APACHEII评分随着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血值升高而升高;结论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浓度与患者APACHEII评分正相关。

  • 标签: 劳力型热射病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APACHE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学龄前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的RSI和RFS评分结果与诊断性治疗结果,探讨RSI及RFS量化评分在学龄前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耳鼻喉科就诊,主诉包括声嘶、清嗓、咳嗽、咽异物感等症状的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的3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2周以上的诊断性治疗。记录治疗前后RSI评分及RFS评分结果及疗效,去掉失访及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共50名,全部患儿均排除近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病史。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前RSI评分阳性率32%(16/50),RFS评分阳性率42%(21/50)。诊断性治疗显效及有效率76%(38/50)。RSI评分诊断灵敏度为36.84%(14/38),特异度为83.33%(10/12)。RFS评分诊断灵敏度为44.74%(17/38),特异度为66.67%(8/12)。治疗前后RSI及RFS评分总分有显著差异,少部分观察指标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FS及RSI量化评分法初步诊断学龄前儿童LPRD的能力稍差于成人。学龄前儿童LPRD症状及体征特点不同于成人,其临床症状轻,体征表现简单,RFS及RSI部分评分指标不但不能有效提供临床诊断价值,反而造成评分项目繁杂影响使用。尝试简化后的评分表有相对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学龄前儿童,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反流检查评分症状评分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4-2016年期间的44例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A、B两组(A为观察组,B为对照组),且两组人数均等。针对A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结果A组患者在黄疸的出現、消失时间,胎便时间与颜色变黄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讨论针对新生儿患者中的黄疸治愈,将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综合,所呈现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食道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参考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道癌 术后早期 肠内营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策略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给予循证组患者循证护理模式模式,比较护理实施后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结果循证组发生压疮1例,其中I期1例、Ⅱ期0例,发生率为4.38%;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其中I期3例、Ⅱ期4例,发生率30.43%;和对照组相比,循证组防范并发症的效果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整体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疗效确切,不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控制效果,同时在患者的机体整体状况改善效果上较为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均为60例,其中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分析,干预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更有利,应用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及质量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卵巢癌属于一类妇科肿瘤,占据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给予腹腔镜技术用于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中意义重大,但是同样存在切口转移、肿瘤包膜破裂等不良情况,关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异议。为此,本次研究综述了早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进展,分析其应用价值。

  • 标签: 进展 治疗 手术 腹腔镜 早期卵巢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98例,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9)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9)则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FMA评分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均大幅度升高(P<0.05),研究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17.72±3.86)d,短于对照组的(25.86±4.49)d(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借鉴。

  • 标签: 颅脑外伤 常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住院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和比较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7~2022.7在我院实施诊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MRI和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CT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额叶、枕叶、脑干、基底节区、颞叶、小脑部位急性脑梗死检出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较高,不但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判断病灶部位,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MRI;CT;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脑梗塞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早期康复护理组则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脑梗塞康复效果;护理满意水平、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NHISS神经缺损情况、FAM运动功能、FIM生活能力。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脑梗塞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HISS神经缺损情况、FAM运动功能、FIM生活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护理组NHISS神经缺损情况、FAM运动功能、FIM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意义在于可早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脑梗塞患者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抽取76例伴有吞咽障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患儿,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6(94.73)例,多于对照组患儿的27(71.05)例,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5(92.10)例,多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人数26(68.42)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儿的护理当中,能够促进患儿的吞咽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儿的预后和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