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军人生存质量心理、行为因素。开展心理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936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结果军人生存质量总自评和健康自评为“好”和“很好”者分别为85.6%和87.3%。生存质量指数70.9±8.02.军人生存质量评分直接因素个体个性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以及个体休息情况、人际关系和业余爱好。结论军人生存质量评分普遍较高;情绪不稳定,个性内向、休息时间少、人际关系紧张等影响军人生存质量主要因素。

  • 标签: 军人 生存质量 个性特征 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 业余爱好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探讨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级护理本科4个班(1、2、3、4)1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3班实验组,2、4班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开设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及临床实习期间,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 标签: 综合性实验 护理本科生 综合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学生心理障碍相关性。方法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Scale,LES),采用病例对照方法,SCL-90测试筛选心理障碍者60人作为病例组,按1:2配比,分别选病例同专业,同班级,同性别,年龄相近(相差≤2)、地域相同经SCL-90测试各项指标正常学生120人作为两个配比组,进行生活事件调查。结果病例组经历生活事件中“学习时间和条件变化”,“学习困难”和“小额借贷”排在前三位,病例组经历三项以上(含三项)生活事件影响的人数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生活事件有“失恋”,“中额借贷”、“学习困难”和“财产损失”。结论通过探讨相关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一定价值背景资料。

  • 标签: 生活事件 大学生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 简介:目的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评定,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焦虑性别,年级及城乡差异。方法采用Spielberger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2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17人,女生26人。结果理工科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都存在年级差异(P<0.001),4年级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明显高于1年级,2年级和3年级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城乡差异均不显著。

  • 标签: 理工科 大学生 焦虑 性别 心理问题
  • 简介:背景脑白质疏松神经影像学中用于描述脑白质下白质异常表现(在CT上表现为双侧斑片状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在MRI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一个术语,回顾性研究获得证据表明脑白质疏松卒中相关,前瞻性研究证实它对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或血管性死亡发生有预测价值。综述概要脑白质疏松最具有预测意义缺血性卒中亚型腔隙性梗死,因为后者很可能由相同小血管病理学改变造成。业已证实,脑白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基底节和脑叶部位脑出血,尤其当患者有广泛性白质疏松并且因原来缺血事件接受抗凝治疗时。结论脑白质疏松和卒中有共同病理生理学机制,很可能同一种疾病不同表现,必须把脑白质疏松看作卒中中间替代物,而不是一种卒中危险因素。

  • 标签: 白质疏松 危险因素 卒中
  • 简介:目的:评价照顾者同步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于2014年11-12月分别在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两个头颈放疗科病区选取鼻咽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选取一个病区实验组(n=34),另一病区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实验组患者及照顾者接受同步教育。于干预前、出院6个月及出院12个月时使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测量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得分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顾者同步教育可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照顾者同步教育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术前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基本护理,观察组行QCC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治疗效能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QCC护理模式 效能感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全国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瓶颈问题。方法:对全国137家中医医疗机构2014年1-12月护理学科发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随着中医护理临床专科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不断普及,专科专病护理逐步规范,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及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中医护理特色优势逐步凸显,但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有待健全,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及职称结构欠合理。结论:应在明确学科定位基础上,继续发挥专科优势,探索多途径培养中医护理队伍,不断延伸护理服务领域,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 标签: 中医护理学 学科 发展
  • 简介:失眠常见睡眠障碍,由于情志不调、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使得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特征一类病证。《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人体气机升降枢纽,气血升化之源。本案中一名心肝血虚失眠患者原应用“解郁”“升肺气”治疗方法失败,后通过“升肝木”“降肺气”治法病情好转,重新纠正失眠治疗误区,得出阴阳本,升降有度才是治疗失眠根本。

  • 标签: 脾胃 失眠 阴阳失调
  • 简介:常规神经传导研究对神经髓鞘完整性较为敏感,但不能提供神经膜电位相关信息。膜片钳技术可以直接观察细胞膜电位及离子通道,但它只局限于细胞或动物模型研究。阈值示踪技术测量活体神经兴奋性、对因离子通道或Na^+-K^+泵功能变化所致膜电位变化具有较高敏感性.目前研究神经兴奋性一项新颖技术

  • 标签: 阈值 兴奋性 潜伏期叠加 阈值电紧张 周围神经病
  • 简介:目的总结皮质电刺激定位结合术中唤醒技术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位于中央沟区14例,位于外侧裂周围12例。应用皮质电刺激结合术中唤醒麻醉技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实时行皮质功能定位。结果经神经导航验证肿瘤全切除19例(73.1%),部分切除7例(26.9%)。术后出现病变对侧肢体轻偏瘫2例,出现短暂性言语功能障碍2例;术后情况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19例,肢体活动情况较术前好转3例。结论术中皮质电刺激结合术中唤醒技术一种准确、可靠、安全技术,可明确脑功能区,并进行术中实时监测,这可获得病变最大程度切除,同时将术后发生永久性功能障碍风险降到最低。

  • 标签: 皮质电刺激 术中唤醒 大脑功能区
  • 简介:痴呆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综合征,据估计仅阿尔茨海默病(AD)在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率即达2%-6%,我国有近500万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而且发病率和患病率伴随人口老龄化均呈上升趋势,痴呆防治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课题。虽然,目前正在开发研究中痴呆治疗药物种类很多,但其中大多数并未被证实有确切疗效,临床实际使用治疗药物作用十分有限,痴呆尚无法通过药物预防或治愈。

  • 标签: 痴呆 身体锻炼 综述文献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人们健康需要增长.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疾病中心”,逐渐转变为“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即病人为中心.现代护理观指导,护理程序框架,健康教育特征、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导向,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交往和环境等方面的17种需要,即呼吸、循环、体温调节、饮食、排泄、休息

  • 标签: 整体护理 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3D-CTA)技术采用新型三维重建技术配合连续静脉注射对比剂,显示动脉血管性病变检查手段,近年来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7月应用3D-CTA技术对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诊断性检查,并将其影像结果作为手术依据,施行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技术 颅内动脉瘤 肿瘤破裂 急性期 3D-CTA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3D-CTA)在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3D-CTA辅助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病例,评估术前肿瘤3D重建效果及术后疗效。结果所有肿瘤术前3D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大小、轮廓以及邻近血管、骨质,并与术中实际观察一致。27例病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随访优良22例。结论3D-CTA能够准确提供肿瘤邻近血管和颅骨三维影像,并能够任意调整、测量及模拟手术入路,对于脑深部肿瘤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规避术中风险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 标签: 3D-CTA 脑深部肿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回顾性对比药物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狭窄疗效。方法收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证实一侧MCA存在中-重度狭窄患者,包括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andstenting,PTAS)联合药物治疗者10例及单纯药物治疗者1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显示血流动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1)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223.00d后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改变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而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496.10d后支架治疗血管血流速度较治疗后1周显著增快(P=0.013);(2)最终随访时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42);(3)PTAS术后1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前一时间段比较显著增快(P=0.002,P=0.020)。结论(1)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阻止血管狭窄进展;(2)尽管PTAS术后血管发生了一定程度狭窄,但最终其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TAS血管重建作用远期有效。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大脑中动脉 血管狭窄 药物治疗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培训中心,现定于2008年4月18日~4月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二十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班[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技术教学习班,项目编号:2008-04-04-023(国)],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现通知如下:

  • 标签: 全国技术推广 全国继续教育 学习班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