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呀,只是挪用了电影的名字当题目,其实我只能说出关于莉莉的一部分。莉莉就是陈莉莉。是先听见"莉莉"这个喜闻乐见又女性气质十足的名字,然后才听说她的一个叫作《我们在等警察》的小说。小说在《西湖》发表的时候改成《幸福链》,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我们在等警察"有意思。这句话本身太好了,简直和我们在等戈多一样好。戈多不晓得在哪里,警察倒是处处有。尤其是"警察"这个词,引人对秩序、权力还有破坏性想入非非。

  • 标签: 于莉 女性气质 一对夫妻 科恩兄弟 老无所依 世俗生活
  • 简介:由天津市梁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原创版》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于2005年6月联合举办的首届"关注农民"梁文学奖活动,得到全国各地作者的热烈响应,来稿踊跃,质量上乘,在国内文坛产生巨大反响,取得了圆满成功。首届"关注农民"梁文学奖在历时一年的征文活动中,分别在《小说月报·原创

  • 标签: 文学奖 梁斌 农民 小说月报 征文启事 原创
  • 简介:梁小之于朦胧诗,的确是一个异质性的存在。文学史的吊诡在于,他的诗歌因某个象征的物件一一钥匙,以及孩子的呓语而成就了其在朦胧诗派的盛誉。事实上,他的创作存在着一种断裂性一一从精英言说到民间话语的剧烈转变。因此,即便是《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首被誉为朦胧诗代表作的诗歌,在多年后也遭到了他自己的否定。他认为自己在当代文学所谓的诗歌经典中占据的地位符号实质上是一个充满“耻辱”的十字架,这种“心路历程”是乔装成诗人的“骗局”。

  • 标签: 梁小斌 诗歌 钥匙 重读 朦胧诗派 民间话语
  • 简介:<正>由天津市梁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原创版》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关注农民"梁文学奖,于2007年4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为2008年4月。第二届"关注农民"梁文学奖征文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动力,仍以关注"三农"、提倡农村题材、扶植农村作家为主旨,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努力反映

  • 标签: 梁斌 农村题材 小说月报 天津日报 中短篇小说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正>一读姜贻的小说加深了我这样一个感受:真正的文学总是在对存在的追问中开始的。在姜贻1987年以前的那些朴素人情故事中,文学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线性的、平面的对应,创作主体没有能够为我们提供任何有独特性的思想或体验。1987年,在寻根文学落潮和新潮小说起浪的夹缝里,文化意识和开放观念的双重接受,使姜贻的小说开始呈现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景观。尽管依然是传统的形式,依然是细致入微的写实技巧,依然是走窑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依然的存在的怀疑和追问,使这一切都具备了某

  • 标签: 日常生活 民族文化 小说世界 文化阐释 原型 创作主体
  • 简介:关于梁小的创作,学者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中作出定义:"1980年以《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两首诗引起注意,它们后来不断入选各种当代诗歌选集。诗以刚刚结束的‘文革’的历史作为心理背景,‘叙述者’常以一度道路迷失,

  • 标签: 新诗史 洪子诚 心理背景 中国诗坛 刘登翰 诗派
  • 简介:梦雷,清康熙年间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编纂了举世闻名的《古今图书集成》,还著有《松鹤山房集》、《闲止书堂集钞》等著作。在他的《松鹤山房诗集》卷九《杂曲》中著录了《元正嘉庆》、《元夜新词》、《八仙庆寿》、《月夜泛舟》四套曲及《四时行乐曲》组曲。《元正嘉庆》、《八仙庆寿》二套曲都有人物扮演揭示,当是两个短剧。

  • 标签: 陈梦雷 清代 套曲 古代文学研究
  • 简介:自1980年代以来超作为“诗人批评家”以其客观、独到、超拔、深迥的洞见与敏识确立了先锋诗歌话语谱系。他“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和“求真意志”彰显出优异而执着的诗学禀赋、先锋精神以及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立场。但是,我想重新谈论超作为重要诗人的一面。

  • 标签: 陈超 诗人 疼痛 知识分子立场 历史想象力 80年代
  • 简介:预言公元1003年.北宋咸平年间.一个仲秋的清晨.夏日的浓绿已渐染一层枯黄,茫茫秋水氤氲着一丝苍凉。贫寒布衣贾空生感受着大户小姐聂卿相依的温暖,心里突生一种不舍。他回过身.眼里有了一丝湿意.轻声地说:“我还是不去吧。”

  • 标签: 小小说 苍凉 感受
  • 简介:热播电视剧《马文的战争》的原著作者叶兆言在遭遇侵权事件后.近前终于把侵权方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彤同时告上了法庭。其代理律师王思涛告诉记者.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已正式受理这起侵权案。叶兆言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没有卖出的书立即封存和收回.同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损失。

  • 标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兆言 陈彤 南京市鼓楼区 侵权事件 代理律师
  • 简介:陈立华,1961年生于广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读于羊城书画艺校,师承隶书名家李伟、李家培先生,以汉隶为根基,兼习魏碑。论修炼和功力,他的魏碑不如隶书那么深厚,但近年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和获广东省第四届"南雅奖"一等奖的作品是魏碑而不是隶书。古人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可见格调和意趣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话俗不可医,长期写单一书体,难免会积聚一些俗气和出现裹足不前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不同书体的学习和嫁接是很有必要的。立华的魏碑取法《张猛龙碑》,气息古雅,清朗刚健,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一些隶书的素养。

  • 标签: 俗不可医 张猛龙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篆刻作品 八十年代 副主席
  • 简介:在众多朋友的鼎力支持下,《"和谐广州"启炎摄影集》于去年11月推出。启炎是《南国红豆》杂志社特聘摄影记者,从事摄影工作10多年,他是一位有47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当过报社记者、编辑,发表过大量的新闻、人物和舞台摄影作品,现为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先

  • 标签: 摄影集 和谐 广州市 摄影记者 中共党员 摄影作品
  • 简介:罗亿清(以下简称罗):陈老师,这几年,您的神农架系列小说总算得到了文坛的承认和读者的认可,看来您是作了相当的努力和思考的,这些小说对您的写作意味着什么?应松(以下简称):要说意味,只意味着我现在可以专注于写一种东西了。我不再游移,不再像一个文学的流浪者。当然,有些人也专注于写一种东西,可以叫甲村、乙街、丙山、丁河,但我认为真正写进去的很少,我是指能沉下去,深深地,挺自信地

  • 标签: 魔幻现实主义 小说意境 文学 作家 作品 五十年代
  • 简介:我们现在能读到《浮生六记》,固然应该感谢从苏州冷摊上得到作者手稿的杨引传,但也应感谢杨的妹夫王韬。这位清末的改良主义政论家不仅于光绪三年就为《浮生六记》题跋,肯定此书“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并且还是他介绍给上海申报馆,才得以于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排印出版。否则,不仅我们恐怕读不到,连这本书也许早已湮没无闻。虽然所谓“六记”实际只存四记,杨引传获得手稿时就是“六记已缺其二”、但我很同意俞平伯所说的:“此书虽不全,而今所存者似即其精英。”因为从缺失两篇的篇目《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看,已不是“缠绵衷感,一往情深”的文字了。而《浮生六记》之艺术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笔墨的“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 标签: 《浮生六记》 沈复 艺术魅力 《闲情记趣》 宗法社会 细节描写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自由撰稿人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我们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和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具有传奇色彩的甘肃籍作家玉福,就是从自由撰稿人中产生的一位文艺名家。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只在"文革"期间断断续续读了五年小学。

  • 标签: 陈玉 农民家庭 文艺工作 社会主义文艺 重大革命历史 文学创作
  • 简介:1920~30年代,上海社会治安不佳,租界内也频发抢案。报人兼作家的包天笑(1876~1973),秀才出身,写得一手好古文,报馆主笔,每晚须看了大样才能回家,总在午夜二时左右。他是坐黄包车的,出得报馆门,跨上一熟悉车夫的车子,奔驰而去。从望平街到邻近北站的爱尔近路(今安庆路),须经一条极狭的唐家衡,此衡虽然不长,但有许多横路,抢案便常常发生在唐家衡中段,

  • 标签: 包天笑 陈白尘 花絮 30年代 社会治安 黄包车
  • 简介: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海外新移民文学,无论是正面书写异域生活的文化冲突,还是在新的时空点回归到“中国书写”,新移民作家的努力主要是表现在从过去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性关注,转换到了对“人”的“内世界”的探掘和反省。旅美女作家谦所创作的系列“灵魂小说”,正是代表着这样一种向“内”看的经典文学走向。她的突出成就在于通过女性主体的叙说,来完成她对人类灵魂本质的某种解剖和认知。

  • 标签: 海外新移民文学 陈谦 女性叙说 灵魂小说 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