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病例组选取30例心肌梗死拟行冠脉内支架术的患者,正常对照组选取35名健康人.对正常对照组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斑点追踪成像分析,测量左室壁上的各个心肌节段在纵向、径向、圆周方向三方面的应变峰值(LS、RS、CS),比较分析各参数在PCI术前后的变化.结果病例组PCI治疗前后左室LVDd、LVESV、LVEDV较对照组扩大,LVEF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术后1周、1个月病例组LVDd、LVESV、LVEDV及LVEF都没有明显改变(P均>0.05);PCI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LVDd、LVESV、LVEDV比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1个月有一定缩小,LVEF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术前LS、RS、C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术后1周LS、RS、CS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善(P>0.05);病例组PCI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IS测值明显改善的有11个节段,RS测值明显改善的有9个节段,CS测值明显改善的有12个节段;PCI术后3个月患者相应缺血节段心肌LS、RS、CS较术后1个月有所改善,但部分节段二维应变值与术后1个月时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CI治疗后6个月各缺血节段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肌梗死导致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左室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逐步恢复.斑点追逐成像能准确定量地评估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 标签: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 简介:摘要心室重塑是慢性CHF临床进程示决定因素,对它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地了解CH的病理生理过程。心室重塑因此成为CHF治疗的重要靶点。B受体阻滞齐倍他乐克可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发展,相应地改善这些患者长期的临床结果。

  • 标签: 心室重塑 慢性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女性妊娠期胎儿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单胎妊娠的孕妇80例,所有孕妇均于孕24周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依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超重组27例和肥胖组23例。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各组胎儿心脏结构、常规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全心整体球形指数(GSI)以及左、右心室心内膜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右心室游离壁应变(FWSt)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结果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胎儿左、右房室横径,心脏面积,心胸面积比及四腔心横径、长径,G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胎儿二、三尖瓣口血流E/A值及瓣环运动速度e/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较正常对照组及超重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GLS,及右心室FWSt在正常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均依次逐渐减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重女性妊娠可能会使胎儿心肌功能发生改变,左、右心室纵向应变各参数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超重及肥胖女性妊娠所引起的胎儿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有利于孕期随访观察及指导孕妇体重管理。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胎儿心脏 二维斑点追踪 超重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市招募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59例,根据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限分为A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2~5年)和B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5年);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受检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舒张末期质量(LV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整体圆周应变(GCS);对A组和B组受检者在完成全程马拉松运动前、运动后1 h和运动后第4 d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IVSd、PWd、LVEDd、RWT、LVM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及A组比较,B组IVSd、PWd、LVEDd、RWT、LVM、EDV、ESV、SV显著增高(均P<0.01)。三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运动前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运动前、运动后1 h、运动后第4 d GLS及运动后1 h GCS显著降低(均P<0.05)。组内比较:A组及B组运动后1 h GLS较运动前、运动后第4 d显著降低(均P<0.05);B组运动后1 h GCS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参加马拉松的业余运动员左心室纵向应变显著降低,全程马拉松运动后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短暂下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马拉松 心室功能,左 斑点追踪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心室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LVEDD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提高AMI介入治疗术后心室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 心室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对永久性房颤(AF)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AF合并CHF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地高辛组(A组)39例,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组(B组)39例。入选病人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和地高辛治疗.待病人无液体潴留,体重恒定后.B组加美托洛尔。两组病人在药物达到治疗剂量后,再予维持剂量并观察12周。两组均于人选时及治疗第12周末记录心室率,测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心功能。结果:(1)Hoher检测显示A组最小、平均心室率和B组最小、平均和最大心室率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均〈0.01),B组治疗后最大、平均心室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1);(2)两组病人的LVEF和6MWT治疗后均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较A组显著增加(P〈0.01)。无不能耐受治疗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剂量的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能控制永久性AF伴CHF患者的心室率,显著改善其心室功能,而且安全。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美托洛尔 心率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二尖瓣反流(MR)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情况、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50%组和〈50%组);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32d,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MR发病率73.4%。MR的发生及程度与Killip分级、LVEF值、LVEDD、LVESD、LAD、E/A比值等相关。左心室大小和功能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MI后MR患者LVEF〈50%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后基线水平MR的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和大小显著相关,左室功能恶化是远期死亡的显著预测因子。

  • 标签: 二尖瓣反流 心肌梗死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评价肺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经胸采集7例全肺切除患者与26例肺叶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心尖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运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左心室长轴方向18个节段的收缩应变及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整体应变(GLS)、二腔切面GLS、心尖长轴切面GLS。对手术前后的检测结果和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切除患者术后各应变参数的测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肺切除患者左心室后壁及侧壁及左心室的GLS术后测值与肺叶切除术患者相比显著减低(P〈0.05),其余参数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为临床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提供了简便实用、准确可靠的无角度依赖性的新方法。肺切除患者手术后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低于手术前。肺切除范围越大,左心室心肌的后壁、侧壁以及左心室整体的径向应变受影响越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切除术 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检验与诊断。方法选取5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心电图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QRS电压增高,而没有ST-T改变。结论左心室肥厚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在心电图上出现明显的特征,以胸导联上的改变对诊断意义更大。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检验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治疗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显效率37.8%,有效率5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显效率23.3%,有效率40.0%。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心室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合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保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生脉注射液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常规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左室构型、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后的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CTEPH并行PEA手术且无左心疾病的患者30例作为CTEPH组,记录其手术前后右心导管数据;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者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TEPH组PEA术前、术后与对照组间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差异,主要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心室横径比值(RVd/LVd)、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三维左室舒、缩末容积指数(LVEDVi、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每搏量(LVSV)。分析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与左室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CTEPH组PEA术前LVEDd、LVEDVi、LVESVi、LVSV、LVGLS、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比值(E/A)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EPH组PEA术后左室容积、LVS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VGLS、E/A仍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PAP与LVSV、E/A呈负相关(r=-0.490、-0.455,均P<0.05)。结论CTEPH患者左室构型改变,充盈异常,存在潜在收缩功能受损。PEA术后左室构型及容积恢复,但充盈模式、LVGLS在随访期间内尚未完全恢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 简介:目的:探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AMI患者(AAMI组)和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3D-STI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的左心室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面积应变(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AMI组患者左心室有12/17节段的LS,10/17节段的RS、AS,9/17节段的CS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在整体应变值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AMI组患者GLS[(19.59±3.52)比(9.25±2.16)]、GRS[(36.73±4.83)比(25.26±5.19)]、GCS[(22.63±4.38)比(15.15±3.98)]、GAS[(32.87±4.41)比(21.73±3.84)]值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节段心肌应变值检测准确,可作为临床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量化手段。

  • 标签: 前壁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放疗结束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同步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左侧早期乳腺癌并行保乳放疗患者36例,应用分层应变技术分别于放疗前1周、放疗后1周、放疗后6个月采集二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并应用EchoPAC 201软件分析获得左室17节段的心外膜层、中层及心内膜层及整体的纵向应变值(LPSepi,LPSmid,LPSendo,GLPS)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比较放疗前后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PSD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放疗前1周比较,放疗后1周LPSepi、LPSmid、LPSendo、GLPS绝对值均减低,PS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6个月LPS-Epi、LPS-mid、LPS-endo、GLPS绝对值明显减低,PS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后1周比较,放疗后6个月各层LPS及GLPS绝对值明显减低,PS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周PSD与GLPS呈负相关(r=-0.420,P<0.05),放疗后6个月PSD与GLPS呈负相关(r=-0.641,P<0.05) 。结论分层应变技术能够无创、定量评价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放疗患者左室心肌分层纵向应变及收缩同步性,为评估放射性心肌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检测方法,对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早期 放射治疗 分层应变 峰值应变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94例收缩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高辛合用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7例,地高辛组(对照组)47例。入选患者病情不稳定者先予静脉应用药物以改善心功能,病情稳定者常规使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肠溶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地高辛(0.125mg/d)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待患者无液体潴留、体质量恒定后加美托洛尔12.5-75mg/d,再予维持量并观察12周。2组均于入选时及治疗第12周末做12导联心电图测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试验测活动后心室率,并应用心脏彩超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00.0%vs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心室率、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运动后心室率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剂量的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能控制房颤伴心衰患者的心室率,显著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好。

  • 标签: 美托洛尔 地高辛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室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采取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心室重塑、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F患者6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包括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常规西药治疗+益气活血化瘀方)。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半年,观察组心功能NYHA分级评分更低,心室重塑指标LVEDd、LVPWT、LVM更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室重塑指标,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活血化瘀方 心功能 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在妊娠糖尿病孕妇晚孕期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8年至2020年收治的GDM孕妇84例,将GDM孕妇根据其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组,将血糖可控的52例孕妇纳入研究组,血糖不可控的32例孕妇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正常孕妇做为正常组,在孕35-40周对比三组孕妇心脏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应用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对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登记序号的奇偶数分成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降糖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LVMI、LVMI)均显著优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心力衰竭 二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左心室功能、症状改善及心电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功能、症状改善、心电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悸、气短、疲倦乏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VT、P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症状和心电指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老年心律失常 左心室功能 症状改善 心电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