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快速培养法在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9例,将其分为病程≤7d组及﹥7d组,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培养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7d组中咽拭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P<0.05;﹥7d组中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拭快速培养法对病程一周内的早期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MP-IgM检测。

  • 标签: 咽拭子快速培养 支原体MP-IgM检测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采用验方蔓京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6例,经1—3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45例、显效32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实践证明本方治疗神经血管头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作用稳定而持久。

  • 标签: 蔓京子汤 血管神经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拭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价值。方法选取104例COVID-19确诊患者,在入院时采集咽拭、痰液、血液和肛拭检测2019-nCoV核酸;依据不同标本核酸阴阳性分组比较临床特征和血液学指标;选取15例肛拭核酸阳性患者追踪分析其不同标本核酸转阴时间。结果与肛拭阴性患者相比,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淋巴细胞(LYM)和较高的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且重症比例更高。咽拭阳性患者HsCRP、IL-6和重症比例亦显著高于阴性患者。痰液阴阳性患者间血液学指标和重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阳性比例仅为1.92%,但均为重症患者;痰液阳性率最高为46.15%。咽拭和肛拭均阳性患者LYM显著下降,而HsCRP、IL-6和危重比例均显著增高。追踪结果显示肛拭和痰液转阴时间较长,警惕痰液复阳现象。结论肛拭阳性患者具有更低的LYM和更高的炎症水平及重症比例,提示其可能成为预测重症发生的因素。且转阴时间长于咽拭,联合咽拭和肛拭检测有助于预测重症发生。

  • 标签: 2019-nCoV COVID-19 肛拭子 咽拭子 痰液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味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灌胃方法,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7-14天,检测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未测得小鼠灌胃给予五味甲素的半数致死量,灌胃给药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000mg/kg。结论五味甲素口服给药较为安全,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 标签: 五味子甲素 急性毒性实验 最大给药量
  • 简介:目的研究枳椇提取物对跑台运动大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采用跑台实验建立跑台运动大鼠疲劳模型,除正常组外,所有实验动物进行速度为15m/min的跑步训练,30min/d,连续7d;于第8天,进行速度为25m/min的跑步运动,时间为1h;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200、300mg/kg体质量,同时灌胃给予枳椇水提醇沉物水混悬液;阳性药物组按280mg/kg体质量灌胃给予诺迪康胶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饮用水(1ml/100g体质量);第8天跑步结束后,立即采集血液、肝脏、肌肉和脑组织,根据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血清乙酰胆碱酯酶、血清尿素氮、血清总抗氧化力、血糖、血红蛋白、脑超氧化物歧化酶、脑丙二醛、肝糖原、肌糖原等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显著;枳椇水提醇沉物给药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枳椇水提醇沉物对力竭运动大鼠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 标签: 枳椇子 跑台 抗疲劳
  • 简介:目的:寻找并确定一个中国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小家系的遗传分子病因,探讨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携带情况。方法采集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小家系(No.1953)样本4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患者样本50例、正常听力对照样本208例,临床资料完整;对No.1953家系先证者样本进行全外显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可疑致病突变后采用突变位点PCR扩增、Sanger测序在该家系内部、隐性耳聋样本及正常听力样本中进行验证。结果TMC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589G>A和c.1171C>T是No.1953家系的致聋突变;本组隐性耳聋患者及正常人均未发现携带该变异。结论TMC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589G>A和c.1171C>T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No.1953的致聋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携带率低,该突变的确定丰富了遗传性聋的突变谱。

  • 标签: TMC1基因 致病新突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 TMC1
  • 简介:目的观察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α1(Ⅰ)原胶原基因序列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采用BrdU掺入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三种人α1(Ⅰ)原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质粒,用FuGENE转染试剂转染成纤维细胞,同时用p—sv—b—GAL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经bFGF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AT的表达量。结果在体积分数2%或10%小牛血清培养条件下,bFGF加入浓度从0.25ng/ml增至64.00ng/ml,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增殖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细胞,bF-GF处理24h后,CAT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提示,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具有负性调控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标签: BFGF 启动子活性 基因调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α1(Ⅰ)原胶原基因
  • 简介:结论地蜂具有改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作用,观察地蜂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静脉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地蜂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与给药前相比

  • 标签: 子醇 小鼠肠系膜 微循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拭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至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54例(男210例、女244例)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患儿的咽拭和静脉血,分别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进行MP病原检测,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并进行二次检测,筛选出MP感染患儿于出院前再次采集咽拭,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3种方法再次进行MP病原学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随病情变化的检出率及MP菌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454例住院肺炎患儿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的检出率分别为43.6%(198/454)、43.2%(196/454)、40.0%(180/454)、30.6%(139/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DNA荧光定量扩增和RNA恒温扩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900),较MP-IgM及MP培养高。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筛选出MP感染患儿209例。209例MP感染患儿在出院前的第2次MP检验中,MP培养阳性率67.5%(141/209),39.4%(13/33)由阴性转为阳性,27.3%(48/176)由阳性转为阴性。RNA恒温扩增阳性率82.3%(172/209),16.2%(31/191)由阳性转为阴性,66.7%(12/18)由阴性转为阳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率67.0%(140/209),52.9%(18/34)由阴性转为阳性,30.3%(53/175)由阳性转为阴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检测标本中,141例(67.5%)二次检测菌量减少,68例(32.5%)菌量增加。4种方法在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患儿中的检出率相近,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二次检测中,重症组转阳比例仅有RNA恒温扩增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比5例,P=0.038)。结论咽拭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MP感染急性期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较MP-IgM检测更具优势。急性期重复检测有助于检出第一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MP感染患儿。急性期部分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MP菌量未下降。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 核酸类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六六汤对精液异常的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评价其治疗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采用五衍宗丸进行治疗的不育症患者与采用二六六汤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资料的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五衍宗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二六六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要高,且治疗后的精液各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治愈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均有较高的疗效,其中二六六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五衍宗丸,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精液异常 不育症 二六六子汤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建卡孕妇孕中期(14—20周)AFP的测定,建立本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孕妇孕中期AFP的参考范围,根据AFP结果筛查出高风险孕妇,再结合孕妇其他检查,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生育质量。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373例孕中期(14—20周)孕妇AFP。结果汉族孕妇孕中期AFP参考范围为(40.32±27.11)Iu/ml,少数民族为(36.03±19.54)Iu/m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本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孕妇孕中期AFP的参考范围,方便判断孕妇的AFP情况。对孕中期孕妇检测AFP是避免唐氏综合症(DS)和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的重要手段,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母血筛查,对胎儿无创伤,对孕妇痛苦小,简单方便,适于群体检查,有效地降低了DS患儿的出生率,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孕妇 甲胎蛋白 产前筛查
  • 简介:目的对膀胱癌组织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探讨TERT启动子区突变与膀胱癌复发及肿瘤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取外科手术后2h内未添加甲醛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2cm以上的组织,在-80°冰箱保存,提取组织全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DNA的TERT启动子区域进行扩增,应用Sanger测序分析TERT启动突变位点。结果数据卡方检验证明与膀胱癌肿瘤分期、分级及复发率是否相关。结果对成功扩增的71例标本进行突变分析,45例患者成功随访,通过χ~2检验证明TERT启动子区域突变与膀胱癌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但与肿瘤分期、分级无差异性(P〉0.05),TERT启动子区域突变率越高与电切术后0.5~1年内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TERT启动突变频繁发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突变型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非突变型肿瘤患者。

  • 标签: 膀胱癌 TERT启动子 突变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咽拭快速培养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18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MP-IgM检测,分析患儿MP感染不同年龄和病程的分布情况,比较咽拭快速培养和MP-IgM检测的阳性率。结果MP-IgM检测、咽拭快速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5.0%和22.8%(P>0.05)。患儿MP感染不同年龄的MP-IgM检测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年龄≤1岁和2-6岁的咽拭快速培养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病程≤7d患儿咽拭快速培养阳性率高(P<0.05),病程>7d患儿MP-IgM检测阳性率高(P<0.05)。结论咽拭快速培养的操作简便、安全性可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咽拭子 快速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之间分娩的212例孕妇一般资料,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结果对于这212例产妇来说,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患者有28例,占总产妇人数的13.2%,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得到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孕妇存在妊辰高血压和前置胎盘等症状,导致产后出现出血问题。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对这些产后出血孕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其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等原因。结论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问题的出现,产妇在分娩之前通过子宫收缩检查和胎盘评估能够有效的对产妇情况进行掌握,然后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大大减少产后出血情况的出现。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筛选出毛头牛蒡中抗氧化和降血糖的有效部位。方法:将毛头牛蒡粗多糖提取物经AB-8大孔树脂脱色纯化,依次采用水和20%、40%、60%乙醇水进行洗脱,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力的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4项指标研究不同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毛头牛蒡提取物不同部位的降血糖活性。结果:毛头牛蒡20%乙醇水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均强于其他部位。结论:毛头牛蒡抗氧化和降血糖的活性部位应为20%乙醇水洗脱部位。

  • 标签: 毛头牛蒡子 抗氧化 降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酶解法提取五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实验以正交设计进行优选,采用五味醇甲量为衡量指标。结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0min,纤维素酶用量为1.0%,酶解温度为40℃。

  • 标签: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纤维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