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280例行allo-HSCT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原发病、移植前疾病状态、染色体、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移植前髓外浸润、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指标。应用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80例患者中髓外复发20例,复发率为7.14%(20/280),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 (1~123)个月。髓外复发患者16例死亡,病死率80%(16/20)。单因素分析中,疾病类别、第2次完全缓解(CR2)/进展期、移植前髓外浸润、预处理不含全身放疗、染色体异常与髓外复发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显示,CR2/进展期(RR=3.468, 95%CI 2.189~7.786)、染色体异常(RR=1.494, 95%CI 1.020~2.189)、移植前髓外浸润(RR=8.627, 95%CI 3.921~18.452)为髓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髓系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预后较差,联合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早期评估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白血病 髓系细胞 复发 血细胞生成,髓外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9例,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均顺利出院。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干预具有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潜力,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恶性淋巴瘤 血液科护理
  • 简介:[摘要]:微囊泡(或称微粒体)是来源于细胞膜的或者由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的膜性囊泡。任何细胞都能分泌微囊泡,而干细胞更是其重要的来源。近年来,干细胞因其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已经成为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1】,而其条件培养基中的活性有形成分——微囊泡,因其注入体内无免疫排斥反应、取材方便、安全性高、可定量等一系列优点更被广泛运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干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已被证实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炎症、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均具有密切的联系【2】。本文着重阐述干细胞来源的微囊泡在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修复作用背后的潜在分子机制。

  • 标签: []干细胞 微囊泡 神经 生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 7月至2021年9月所接收的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对骨髓瘤临床治疗的标准,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采用国外先进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效果显示(治疗完全痊愈的患者达到53.97%)效果明显高于未治疗之前(治愈率达到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研究过程中显示,ISS分期(一和二占到百分之八十; 三占到百分之六十九点八)、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效果显示(完全得到治疗或者明显改善的患者占到82.7%;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占到27.3%)是多发性骨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ISS分期(一和二占到百分之1九十六点七; 三占到百分之十五点二)、术前的保守治疗(≥8, 58.6%; <8,50.0%)、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的(完全痊愈或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占到100%;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占到31.0%)、风险分层(高风险占到0.00%;低风险或无风险占到39.3%)、移植后的治疗效果(完全缓解或较好的部分缓解,63.5%;较差的部分缓解,9.1%)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ISS分期和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ISS分期及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 干细胞 移植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对其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重症肺炎的治疗方式。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血必净 抗菌药物 重症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出生后不需复苏的新生儿,包括足月儿及早产儿,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 DCC)1~3 min有助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健康。DCC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出生后脐带结扎的标准操作。对于不能实施DCC的新生儿,可采取脐带挤推。胎龄<28周早产儿使用脐带挤推安全性的证据尚不足。

  • 标签: 脐带 结扎术 时间因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儿脐带绕颈采用B超进行诊断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allo-HSCT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脱落4例),按电脑随机数字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实施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allo-HSCT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尽管围生医学和新生儿医学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目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损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仍是临床难点。在实验水平上,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已经被证明是治疗这些疾病有前景的方法,但是其存在致瘤性、免疫排斥等潜在的风险。研究表明,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发挥作用的关键介质。因此,近年来,外泌体已经成为治疗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新选择。现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早产儿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早产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脑损伤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144(miR-144)在对2型糖尿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从中提取出BMSCs,在高糖骨诱导培养基下,将细胞分组为miR-144-mimic、mimic-NC、miR-144-inhibitor以及inhibitor-NC组,分别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基因2(Runx2)、OCN、碱性磷酸酶(ALP)以及通路蛋白Smad1的蛋白及mRNA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4对Smad1的靶向调控作用,并通过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评估miR-144对细胞成骨分化程度的影响。两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以上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miR-144在miR-144 mimic组中表达水平(2.24±0.32)明显高于mimic-NC组(1.12±0.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5,P<0.01);而在miR-144 inhibitor表达水平(0.27±0.18)较inhibitor-NC组(0.96±0.1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2,P<0.01)。在高糖骨诱导培养基培养7 d后,miR-144 mimic组细胞中Smad1、Runx2、OCN及ALP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mimi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反,在抑制miR-144表达的miR-144 inhibitor组中,Smad1、Runx2、OCN及ALP基因的mRNA水平均较inhibitor-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生物信息学技术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144可以靶向抑制Smad1表达,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144 mimic组的吸光度值(0.452±0.132)低于mimic-NC组(1.052±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3,P<0.01),而miR-144 inhibitor组的吸光度值(1.426±0.153)则明显高于inhibitor-NC组(1.024±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1,P<0.01)。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miR-144 mimic组的光度值(0.945±0.098)低于mimic-NC组(1.152±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3,P<0.05),而miR-144 inhibitor组的吸光度值(2.836±0.121)则明显高于inhibitor-NC组(1.322±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7,P<0.01)。结论miR-144可能通过靶向结合Smad1对糖尿病大鼠BMSCs的成骨分化起抑制作用。

  • 标签: 微小RNA-144 糖尿病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以往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多采用双膦酸盐、狄诺塞麦等一线药物,但这些药物只能抑制骨吸收,而不能促进骨形成。虽然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但却存在遗传不稳定、细胞存活受限和增加致癌风险等缺陷和不足;而MSCs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MSCs-Exos)可以通过介导wingless and int-1(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进骨再生,进而对骨质疏松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近年MSCs和MSCs-Exos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作用的临床前研究,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和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详细分析患者病史、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结果、眼表创面修复时间、眼表体征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共18例20只眼,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术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18只眼术后角膜基本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未见明显新生血管长入,治愈率为90.0%,复发2只眼,复发率为10.0%,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6;术前散光为-3.21D,术后散光为-1.56D。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125I标记的CD90单克隆抗体(mAb),探讨其示踪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对CD90 mAb进行125I标记,测定标记率。(1)体外实验:检测MSCs和125I-CD90 mAb孵育后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计数,分别计算6个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结合率。(2)体内实验:构建荷瘤BALB/c裸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3只),a组经腹腔注射MSCs,b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经瘤内注射MSCs,d组经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每只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25I-CD90 mAb(3.7 MBq/0.2 mL)后行Micro-SPECT/CT显像,测定并计算在4个不同时间点肿瘤及主要器官和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2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25I-CD90 mAb标记率为54.4%,放射化学纯度为98.79%。(1)在10 min、30 min、1 h、2 h、6 h、8 h时,125I-CD90 mAb与MSCs的结合率分别为0.86%、1.73%、1.88%、5.67%、12.20%、10.69%,6 h时最高。(2)荷瘤裸鼠的肿瘤长至150~200 mm3时用于实验。在注射后6 h、1 d、2 d、3 d时,Micro-SPECT/CT显示125I-CD90 mAb在荷瘤裸鼠的肿瘤及主要器官和组织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a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3.66±1.69)、(2.35±1.30)、(1.36±0.95)、(1.33±0.84)%ID/g,均高于b组的(2.93±1.74)、(1.92±1.15)、(1.12±0.78)、(1.03±0.72)%ID/g,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0.52,均P>0.05);c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5.75±1.30)、(3.75±0.77)、(2.70±0.44)、(1.88±0.48)%ID/g,均高于d组的(3.17±0.75)、(2.03±0.54)、(1.44±0.39)、(1.38± 0.27)%ID/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3.70,均P<0.05)。结论成功制备的125I-CD90 mAb具有良好的与MSCs结合的能力,有潜力作为核素探针示踪MSCs。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抗体,单克隆 Thy-1抗原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运动疗法对一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4高危组CR1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心理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护理病历报告方法对该例病员资料进行报告,总结运用运动疗法对该例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评价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于27天完成移植顺利转入过渡病房。结论 在层流室的心理护理中增加运动疗法可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运动疗法 层流室 心理护理
  • 作者: 沈松 孙圣军 葛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Wnt3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PDLSC)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确定Wnt3a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再生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Wnt3a(0、20、100、200、500 μg/L)刺激PDLSC(计为5组),培养2、4、7或10 d后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培养21 d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runt 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情况。将Wnt3a蛋白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复合透明质酸水凝胶中,注入牙周炎小鼠的龈沟中。在1、2、4和8周取上颌牙槽骨样本,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HE染色及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x2和骨钙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牙槽骨再生情况。结果培养10 d后,与0 μg/L Wnt3a组相比,Wnt3a在20~500 μg/L时均可显著促进PDLSC增殖(P<0.01)。培养21 d时,0、20、100、200及500 μg/L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96±0.27、1.90±0.47、2.18±0.24、2.32±0.15、1.99±0.43,Run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8±0.15、3.19±0.17、6.19±0.28、9.19±0.41、5.55±0.06,Ⅰ型胶原和Runx2 mRNA的表达与0 μg/L Wnt3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水凝胶第1、2、4、8周后,包裹Wnt3a的水凝胶组小鼠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分别为(497.3±18.2)、(455.7±12.5)、(401.0±8.5)、(362.3±15.5) μm]与牙周炎组小鼠[分别为(710.3±10.2)、(614.0±16.4)、(564.3±12.5)、(502.3±6.8) μm]相比均显著减少(P<0.01),牙周炎症减轻。注射水凝胶4周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牙周炎组相比,Wnt3a水凝胶组成骨相关基因ALP(0.72±0.01)、Runx2(0.77±0.03)及骨钙蛋白(0.72±0.0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Wnt3a可以促进PDLSC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以及实验性牙周炎小鼠的牙槽骨再生。

  • 标签: WNT蛋白质类 牙周炎 牙周膜干细胞 牙槽骨再生
  • 简介:【摘要】 本文阐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出层流舱后到出院这段时间内住普通病房时的护理体会。我科从整体护理角度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照护,并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二次allo-HSCT的41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为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或髓外复发且二次移植前接受CART治疗。结果全部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6(3~46)岁。移植后骨髓复发31例(75.6%)、髓外复发5例(12.2%)、骨髓和髓外复发5例(12.2%)。复发后接受CD19-CART治疗35例(85.4%)、CD22-CART治疗2例(4.9%)、CD19-CART联合CD22-CART治疗4例(9.8%)。二次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OS)率为48.9%(95%CI 23.0%~70.6%)、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41.8%(95%CI 17.3%~64.9%),累积复发率(RI)为8.8%(95%CI 2.9%~26.4%),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为51.1%(95%CI 31.2%~83.6%)。首次移植后复发时间≤6个月组(10例)二次移植后1年OS率低于复发时间>6个月组(31例)[45.0%(95%CI 12.7%~73.5%)对75.0%(95%CI 51.4%~88.8%),P=0.017]。结论CART序贯二次allo-HSCT可使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获得长生存,但NRM较高,移植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二次allo-HSCT的41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为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或髓外复发且二次移植前接受CART治疗。结果全部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6(3~46)岁。移植后骨髓复发31例(75.6%)、髓外复发5例(12.2%)、骨髓和髓外复发5例(12.2%)。复发后接受CD19-CART治疗35例(85.4%)、CD22-CART治疗2例(4.9%)、CD19-CART联合CD22-CART治疗4例(9.8%)。二次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OS)率为48.9%(95%CI 23.0%~70.6%)、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41.8%(95%CI 17.3%~64.9%),累积复发率(RI)为8.8%(95%CI 2.9%~26.4%),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为51.1%(95%CI 31.2%~83.6%)。首次移植后复发时间≤6个月组(10例)二次移植后1年OS率低于复发时间>6个月组(31例)[45.0%(95%CI 12.7%~73.5%)对75.0%(95%CI 51.4%~88.8%),P=0.017]。结论CART序贯二次allo-HSCT可使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获得长生存,但NRM较高,移植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