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左侧附件区12例,右侧附件区10例,双侧附件区1例。肿块呈椭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肿瘤最大径线6.2-19.5cm,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增强呈中重度持续强化,强化不均匀,病灶内见大小不等的片状或分房状囊变区。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其临床及典型CT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卵巢 颗粒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颗粒细胞(granulosacelltumor)是卵巢肿瘤的少见类型,文献报告其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左右。近年也有卵巢以外其它部位如喉、支气管、乳房、消化道、鞍区颗粒细胞的个案报告,但却没有肝脏颗粒细胞的报告。作者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脏 颗粒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髓母细胞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髓母细胞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是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术中切除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至少要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在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上,目前常规的做法是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手术切除的程度以及有无转移等因素将患儿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组,针对不同分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骨巨细胞是最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对于位于关节附近、脊柱、骶骨和骨盆部位的骨巨细胞,单纯外科治疗充满挑战,近年来,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双膦酸盐和denosumab在骨巨细胞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 denosuma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睾丸间质细胞进行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均为单侧无痛性睾丸肿大,光镜下肿瘤为中等大小的多角型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呈团、条索或弥漫分布。免疫组化抑制素、波形蛋白均阳性。结论睾丸间质细胞是极少见的,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可出现多种组织结构,应与肾上腺性征综合征、结节状Leydig增生、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及精原细胞等鉴别。

  • 标签: 间质细胞瘤 睾丸 诊断 鉴别
  • 简介:髓外浆细胞(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近期收治1例EMP,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髓外浆细胞瘤 甲状腺 头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脂肪母细胞1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除,随诊2年无复发。结论脂肪母细胞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虽有局部复发,但无转移及恶变,治疗方法为局部完整切除,需与粘液脂肪肉瘤鉴别。

  • 标签: 脂肪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阴道梭形细胞上皮(spindle cell epitheliomas of the vagina,SCEV)并复习相关文献。组织学显示肿瘤主要由梭形间叶细胞及少量上皮成分组成,间叶细胞排列呈条索状、编织状或网状,细胞无异型,上皮性成分散在分布于间叶组织之间,主要由分化较成熟的鳞状上皮组成,可见细胞间桥,另可见少量呈腺样分化及类上皮性分化区域,类上皮性分化区域间质黏液样变,与周围梭形间叶成分之间可见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40、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ponin均呈阳性表达,但在肿瘤不同分化区域阳性表达程度不同,CD1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两种成分均呈强阳性表达,Calretinin及WT-1呈灶性弱阳性,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SCEV。

  • 标签:
  • 简介:无性细胞是中度恶性的卵巢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妇女,占女性原发性恶性肿瘤5%左右,妊娠合并无性细胞较少见,目前仅见于个案报道。早期妊娠合并无性细胞一般无特殊症状,不易被发现,可因下腹部不适就诊或产前检查时被发现。常规B超检查很难对妊娠期卵巢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肿瘤的类型、分期及转移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处理。本文报道1例晚期妊娠合并巨大无性细胞的临床经过及诊治,为同类病例的处理积累临床经验。

  • 标签: 晚期妊娠 无性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组织细胞(C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CFH患者的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观察CFH的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CFH病灶均为单发,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块24例(24/31,77.42%),不规则形肿块7例(7/31,22.58%);肿块位于皮肤层7例(7/31,22.58%),同时累及皮肤层及皮下层24例(24/31,77.42%);最大径≤15mm者29例(29/31,93.55%),最大径〉15mm者2例(2/31,6.45%);均无包膜(31/31,100%);边界清楚25例(25/31,80.65%),边界不清6例(6/31,19.35%);呈低回声或弱回声30例(30/31,96.77%),呈稍强回声1例(1/31,3.23%);回声均匀28例(28/31,90.32%),回声不均3例(3/31,9.68%)。2例(2/31,6.45%)病灶内可见钙化;1例(1/31,3.23%)病灶内可见液化;探头加压时,1例(1/31,3.23%)病灶稍发生形变。病灶内部血流信号Adler分级为0级26例(26/31,83.87%),1级2例(2/31,6.45%),2级1例(1/31,3.23%),3级2例(2/31,6.45%)。结论CFH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变多为单发、最大径≤15mm的低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多回声均匀,血流信号多不丰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CFH。

  • 标签: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CNC)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发生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原发于脑室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脑室CNC临床诊断困难,病理形态组织由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核小而圆,居中,呈菊形团状排列,并有/无无核原纤维岛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yn、NSE阳性,GFAP阴性。结论CNC是一种由小圆形细胞构成的核分裂不活跃的脑内肿瘤,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细胞来源还未明确。好发于青年人脑室内,光镜观察与少突胶质细胞、透明细胞室管膜不易区别。免疫组织化学Syn阳性、GFAP阴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肿瘤 中枢性 中枢神经细胞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骨巨细胞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24例中股骨10例、胫腓骨3例、髌骨1例、颈椎1例、髂骨3例、骶骨1例、桡骨3例、肱骨2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压痛。大多数患者有外伤史。结论通过分析骨巨细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总结出对骨巨细胞的诊断要点。偏心性的膨胀性骨质缺损区,粗细不等的骨小梁呈“肥皂泡”样改变是骨巨细胞的x线典型特征。

  • 标签: 骨巨细胞 临床表现 X线征象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于2013年8月28日因"检查发现右第2前肋骨肿物9天"入院。查体:右侧腋窝顶部局部隆起,触诊肿物质地硬,边界清楚,大小约5cm×4cm×4cm。外院胸部CT提示:右侧胸壁见一约6.4cm×4.0cm×5.0cm软组织密度影,内见多发斑点状致密影,右第2前肋骨质破坏、吸收、边界尚清,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 标签: 软骨母细胞瘤 软组织密度影 均匀强化 增强扫描 斑点状 局部隆起
  • 简介:10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脑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回顾性分析10例小脑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手术方法,10例病人均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

  • 标签: 实质性血管 小脑实质性 织细胞瘤
  • 简介: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很差,目前恶性胶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少于15个月。免疫治疗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对胶质的被动免疫治疗中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