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脑外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先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再颅骨修补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者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并发症。结果:手术前二组患者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比较,P>0.05,而手术后两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改善,而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过程中的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应用可进一步改善预后,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 手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践。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手外伤患者,分为对比组(28名)和实验组(29名)。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疼痛时间、伤口消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比组显著缩短。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综合护理 手外伤患者 术后疼痛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PICU颅脑外伤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PICU颅脑外伤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BNA评分以及家长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家长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ICU颅脑外伤患儿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系统康复 PICU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手外伤处理时对伤口感染的控制护理效果。方法:调查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社区门诊诊治的235例手外伤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7例,观察组11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门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 标签: 门诊 手外伤 伤口感染 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09月-2020年0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8例,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呼吸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组患者肺部感染率(23.68%)和死亡率(10.52%)高于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13.33%)和死亡率(2.63%),患者满意度(78.94%)低于研究组(94.7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呼吸道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实施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网络医疗让患者诊疗可以超出医院范围、省际范围甚至国家范围,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网络医疗进行远程指导,对患者进行会诊、手术,共享医学资源,这是对传统医学的一次历史性革命。网医是一种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可以方便各医疗机构和远程医疗点的即时沟通,给患者以及时准确的治疗,还可以用此设备利用军队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大范围的面对面教学、培训。

  • 标签: 重型腹部外伤患者急救 创伤急救小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外伤患者的执行功能与社区融入的关系,并探寻社区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脑外伤患者30例,记录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昏迷天数、生活状态和移动能力,使用执行功能失常问卷(DEX)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社区融入问卷(CIQ)评估社区融入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资料、生活状态、移动能力分级和执行功能与CIQ各项得分的相关性和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IQ总分与WCST-RP评分(r=-0.47,P<0.01)、DEX评分(r=-0.44, P<0.01)、WCST-RPE评分(r=-0.41, P<0.05)呈负相关,与移动能力(r=0.39, P<0.05)呈正相关,与生活状态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执行功能(DEX评分和WCST-RP评分)是社区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CIQ家庭融入得分与昏迷天数(r=-0.31, P<0.05)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生活状态和昏迷天数是CIQ家庭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CIQ社交融入得分与移动能力呈正相关(r=0.61, P<0.01),与DEX评分(r=-0.39, P<0.05)、WCST-RP评分(r=-0.67, P<0.01)和WCST-RPE评分(r=-0.52, P<0.01)呈负相关,WCST-RP评分和移动能力是CIQ社交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CIQ生产活动融入得分与DEX评分(r=-0.58, P<0.01)、WCST-RP评分(r=-0.42, P<0.05)和WCST-RPE评分(r=-0.38, P<0.05)呈负相关,执行功能(DEX评分和WCST-RP评分)是CIQ生产活动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执行功能可独立影响社区融入,尤其在社交融入维度,执行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执行功能 社区融入 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视力提高26例(83.87%)。术前视网膜脱离26例(83.87%),视网膜破裂6例(19.35%),术后均解剖学复位。玻璃体内金属异物8例(25.81%),均成功摘出。视力(BCVA)≥0.05者,术前2眼(6.45%),术后14眼(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能提高视力,效果较好。

  • 标签: 眼内炎,外伤性 玻璃体切除 填充术,硅油 效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外伤性青光眼126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分析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后眼压:观察组为(12.38±2.31)mmHg,低于对照组的(17.98±2.39)mmHg(t=-13.373,P<0.001);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t=2.488,P=0.01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χ2=21.421,P=0.017)。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手术方式、病程、年龄及术后眼压。结论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改良Ahmed引流阀植入术的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 标签: 阀,引流,Ahmed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外伤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意外伤害收住PICU的患儿。分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死亡的危险因素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其阈值。结果(1)意外伤害患儿253例,占同期PICU住院总数的5.2%。男137例(54.2%),女116例(45.8%),平均中位年龄45(19,96)个月。前3位病因依次为坠落伤82例(32.4%)、交通意外70例(27.7%)、异物39例(15.4%)。死亡22例,病死率8.7%。(2)死亡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低于存活组(P<0.05),总住院时间较长(P<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RISM Ⅲ)组间差异显著(P均<0.001)。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血乳酸明显升高(P<0.001),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低于存活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均<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PRISM Ⅲ评分、血乳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RISM Ⅲ评分预测意外伤害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87(95%CI 0.976~0.999,P<0.001),阈值11分,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7%;血乳酸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 0.810~0.961,P<0.001),阈值为3.1 mmol/L,敏感度85.7%,特异度77.3%;凝血酶原时间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30~0.941,P<0.001),阈值为13.9 s,敏感度86.6%,特异度72.7%。结论近3年本院PICU收治意外伤害主要为坠落伤、交通意外和异物损伤。入院时PRISM Ⅲ评分、血乳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意外伤害 病死率 死亡危险因素 儿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患者手术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眼外伤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眼科手术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管理质量,可以有效的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眼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外伤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52例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针对性护理,B组常规护理。结果: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外伤 手术治疗 针对性护理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创伤组经内镜下逆行胰腺引流(ERPD)联合经皮置管引流(PCD)治疗的11例胰腺外伤患者。胰腺损伤分级示Ⅲ级3例,Ⅳ级8例。胰管支架留置时间为61(49,120)d。PCD治疗中置入猪尾巴管引流4例,留置时间为27(9,37)d;放置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7例,留置时间为74(38,93)d。术后血清脂肪酶、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出院,随访期间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发生。ERPD联合PCD是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胰腺外伤患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胰腺外伤 胰管支架 穿刺引流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患者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周围虹膜切除术,实验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眼压以及裸眼视力比较之下没有统计学分析意义,小梁切除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分析意义,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本院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探讨,医治时间为2020.1-2020.12,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即对比组、探讨组,各40例患者,对比组行基础护理,探讨组行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探讨组患者到院至手术完成时间、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均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救治时间有效减少,医治品质得到升高,护理效果较杰出。

  • 标签: 护理理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外伤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期间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昏迷指数及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3.75%,比对照组75.00%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影响,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外伤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分级护理的作用。方法: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观察组(n=34,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讨论了68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资料,患者为我院在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随机对患者分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1.02±0.38)d,机械通气时间(26.83±4.23)h,SAS、SDS评分分别是(15.38±3.28)分、(14.98±3.98)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达到了94.12%(32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稳定情绪,减少时间消耗,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重症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护理 情绪状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