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疗效。方法对54例因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04例患者,第一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55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30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9例。通而不畅30例配合中药外敷,口服后第二次通液,双侧通畅22例。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方法简便,疗效好,可作为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手段。

  • 标签: 宫腔镜 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电切术 孕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72例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刮宫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5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护理措施恰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电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刮宫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将子宫息肉及其内膜组织彻底去除,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 9月至 2017年 5月,桓台县人民医院对 10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其中 0型 40例, I 型 52例,Ⅱ型 12例。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 10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术后满意率 96.78%, 0型、 I 型术后满意率 100%。 30例有生育要求者,有 15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法。严格超声监测,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遵守操作规范,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子宫黏膜下肌瘤 宫腔镜电切术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治疗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1月至201912月期间的65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IGO子宫肌瘤分型法,分为0型组、1型组、2型组。均行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比较三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0型组、1型组的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行电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及术后出血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应用宫腔镜下行电切效果更显著,且术后患者康复更迅速,并发症少,故在符合手术标准的条件下,该手术值得临床治疗该病首选。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切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A组(30例)及B组(30例),A组行宫腔镜下刮宫,B组行宫腔镜下电切。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期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及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B组的月经量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的症状缓解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对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刮宫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60例2016年2月-2017年4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刮宫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效果;操作的时间、出血的总量、住院治疗总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的时间、出血的总量、住院治疗总时间9.02±0.12min、50.01±2.61ml、8.21±1.23d优于对照组15.14±0.24min、65.15±3.57ml、10.62±2.59d,P<0.05。观察组复发率6.67%少于对照组20.00%,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疗效肯定,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研究组为4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并发症的防治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应用宫腔镜电切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随机抽取64例在我院接受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女性病患,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切除,予以观察组的病人进行宫腔镜电切,比较两组的临床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采取常规手术切除的对照组手术状况明显差于观察组的情况,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各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常规切除术 临床效果 黏膜下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21)与研究组(n=21),对21例常规组患者实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21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率。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6(76.19%),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1(100.00%),两组数据相比存在区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为(90.55±1.93)、(27.34±1.82)、(12.23±1.94)、(87.89±1.56),研究组为(24.61±1.43)、(9.13±1.46)、(4.17±1.08)、(33.25±1.62),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1(4.76%),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7(33.33%),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来说,使用宫腔镜电切,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降低中出血量,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黏膜下子宫肌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炎的基础治疗措施与注意事项,以宫腔镜下宫颈锥切为主要治疗,深究过程中的护理实施方案。方法:统筹100份妇科内执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的病例资料,资料的遴选与利用均在2020年2月-2022年2月完成,双盲法的干预下对资料予以划分,分批次讨论治疗过程的护理实行情况,讨论中依据并发症、满意调查对成效作出判别。结果:综合组对潜在、已发并发症作出有效应对,掌握了并发症的发作规律与机制,安全属性提升明显,干预后的成效优化性提升显著(P<0.05);综合组在干预后总结中受到该护理措施的益处较多,可分担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压力与不适感,干预后的成效优化性提升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与宫颈炎的手术治疗配合度较高,相辅相成下建立了良好的并发症预防机制,能够适应手术各个环节。

  • 标签: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除术 宫颈炎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行宫腔镜检查患者对其主观感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宫腔镜检查患者56例纳为对象,根据56患者的入院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28例。常规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整体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和术后10min的HAMA、HAMD评分、HR和MAP、IL-6水平。结果护理后整体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术后10min整体组患者的HR和MAP、IL-6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行宫腔镜检查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应激反应,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宫腔镜检查术 手术室整体护理 主观感受 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于行宫腔镜检查患者对其主观感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分别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大(P>0.05),经过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应激反应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的有2例,占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组间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行宫腔镜检查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还的心里状况,帮助患者减轻主观上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护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宫腔镜检查术 主观感受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