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应激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3月至2020年0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8例,全部患者接受院内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A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B组增加心理应激对策护理,比较两组病情治愈或改善时间、护理2w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B组病情治愈或改善时间短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w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应激对策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治愈或改善,减轻负性情绪,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应激 慢性盆腔炎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应激对策的实施效果,比较分析心理应激对策和常规护理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100例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有效实施心理应激对策,并且予以常规护理指导。进行两组患者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的比较,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准确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影响作用后,实现有效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结果:实验组患者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因此心理应激对策的实际应用价值远超常规护理策略。结论:有效实施心理应激策略,将为患者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的整体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带去积极的影响,一举数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优质的护理方案,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心理应激对策的优势作用,从而满足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合理诉求,赢得患者们的充分信任,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医院的整体发展能够走向新的成功。

  • 标签: 心理应激对策 慢性盆腔炎 护理干预 实施效果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对ICU肿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的肿瘤患者家属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先后依次分为干预组(2018年5月至10月收治)和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8 h重返ICU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采用ICU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状态焦虑量表,评估ICU肿瘤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应激状态下焦虑水平;采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量表评估家属照顾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8 h重返ICU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家属的迁移准备、家属压力、患者自护能力、迁移满意度、迁移应激总分分别为(21.62±4.68)分、(14.21±3.79)分、(8.35±0.59)分、(7.66±1.09)分、(51.56±9.8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76±4.32)分、(10.10±2.80)分、(7.82±0.50)分、(5.32±1.05)分、(40.53±8.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前,两组家属转移性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后,对照组家属转移性焦虑水平为(35.98±4.21)分,明显高于干预组(29.02±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照顾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家属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生活满足照顾需要、照顾能力总分分别为(4.50±1.23)分、(5.19±1.72)分、(3.49±2.03)分、(4.27±0.95)分、(4.37±1.08)分、(22.36±3.80)分,均低于对照组(8.49±2.55)分、(7.32±4.29)分、(5.82±2.20)分、(5.23±0.79)分、(7.29±1.15)分、(33.28±4.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能有效改善ICU肿瘤患者的临床状况,显著降低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及转移性焦虑水平,全面提升患者家属的综合照顾能力,积极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肿瘤 家属 迁移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对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内所有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即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时间跨度内收治的150例患者,均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更加测量结果将患者划分为4个等级,即A、B、C、D级,其中前两级为一组,后两级为另一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发生率和发生位置以及病原菌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有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67%)。7例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分布情况如下:5例呼吸系统感染,占比(71.43%)、1例泌尿系统感染,占比(14.29%)、1例消化系统感染,占比(14.29%)。A组1例感染占比(14.29%)、B组2例感染占比(28.57%)、C组2例感染占比(28.57%)、D组2例感染占比(28.57%)。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前两级患者的感染发生临床低于后两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应急性高血糖,会导致患者感染发生率增加,需要临床中加强预防,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泌尿外科 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患者应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患者为对照组34例,另选取同期肝癌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为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变化和预后。结果:术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49±0.37)ng/ml、IL-6(0.28±0.04)ng/ml低于对照组的(3.95±0.38)ng/ml、(0.39±0.06)ng/ml(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术中实施保温护理对其应激和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强保温护理,比较2组低温和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应激相关指标以及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低温、寒颤、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2.56%、5.13%、5.13%,均低于对照组的15.38%、25.64%、28.21%,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持续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保温护理,可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应激 术后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应激对策。结果:比较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理应激 慢性盆腔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为急诊创伤患者家属应激焦虑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拾的创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84例有焦虑状态的家属,并使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并讨论在干预之后患者家属在焦虑和抑郁评分上的情况及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患者心理情况上有较大改善,且好于对照组,P<0.05;执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结束对于护理满意度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诊创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的水平,在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事,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急诊创伤 患者家属 应激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苯染毒后耳蜗毛细胞株(HEI-OC1)细胞增殖及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于2019年7至12月,设置乙苯浓度分别为0、30、60、90、300、600、900 μmol/L和3、6、9、10 mmol/L,共11个浓度组,用CCK-8法测定乙苯染毒24 h后HEI-OC1细胞增殖活性;以0、1、2、4、8、16、32、64 mmol/L乙苯处理细胞24 h,计算乙苯的半数抑制浓度。用0、6、9和12 mmol/L乙苯染毒HEI-OC1细胞24 h后,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0 mmol/L浓度组比较,6、9、12 mmol/L浓度HEI-OC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乙苯对HEI-OC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2.86 mmol/L(R2=99.05)。不同浓度组(0、6、9、12 mmol/L)乙苯处理HEI-OC1细胞24 h,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11、6.48、22.85,P<0.05);与0 mmol/L浓度组比较,9、12 mmol/L浓度组HEI-OC1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12 mmol/L浓度组SOD活力明显降低,6、12 mmol/L浓度组GSH-Px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苯可以抑制HEI-OC1细胞增殖,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 标签: 细胞增殖 氧化性应激 乙苯 耳蜗 毛细胞,听觉 存活率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疫情期间各病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从而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为临床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缓解心理压力。

  • 标签: 医护人员 疫情期间 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保温护理应用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40例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保温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体温均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保温护理 手术室 术中应激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2-2020.2于我院收治的应用全身麻醉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术中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术中保温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间的术中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反应蛋白为(52.5±8.5)ng/L,去甲肾上腺素为(151.5±7.4)pmol/L,肾上腺素为(101.4±7.3)pmol/L,完全苏醒时间为(45.6±6.5)min,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患者术中使用保温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增强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应激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液及脑中端粒长度的变化及丹酚酸B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MS组、氟西汀组、丹酚酸B组、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CMS共6周;在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入组后第22~42天),分别按照分组给大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氟西汀(每天20 mg/kg)、丹酚酸B(每天40 mg/kg)。每组在入组前和入组后每周末检测体质量,分别于入组前(第1和第2天),造模后(第21、22天)、干预后(第42、43天)通过检测强迫游泳测试和蔗糖偏爱测试评估抑郁症样行为。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海马、皮质和小脑的相对端粒长度。采用两因素重复方差分析5组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差异,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5组相对端粒长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部位端粒长度与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干预3周后,与CMS组相比,丹酚酸B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49、0.008、0.036),蔗糖偏爱值增加(P=0.089、0.094、0.041)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CMS组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53(3.95)与0.12(0.23),P<0.01,Bonferroni校正P=0.002],双侧海马、皮质和小脑的相对端粒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MS组相比,丹酚酸B组(P=0.005,Bonferroni校正P=0.051)、氟西汀组(P<0.01,Bonferroni校正P=0.005)和联合用药组(P=0.001,Bonferroni校正P=0.007)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显著增加,但在不同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部位的端粒长度与干预后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无相关性。结论CMS抑郁症模型大鼠外周血端粒长度缩短并不能反映脑内端粒长度的变化,丹酚酸B可使大鼠血液中端粒长度缩短,与氟西汀效果相当。

  • 标签: 抑郁症 端粒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类5组A成员(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22例,留取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人喉癌Hep-2和AMC-HN-8细胞株中分别转染pcDNA3.1-GPRC5A和对照质粒pcDNA3.1。MTT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V-FITC/PI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活性氧指示剂DCFH-DA检测喉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喉癌细胞中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1)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和人正常喉部上皮细胞(P<0.05)。(2)过表达GPRC5A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显著提高喉癌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中NAD+和ATP的水平(P<0.05),提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促进喉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STAT3/SOCS3/C-MYC)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且喉癌组织中GPRC5A与STAT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3)STAT3和C-MYC抑制剂处理可显著抑制喉癌细胞Hep-2中VEGF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降低细胞中促炎因子IL-6的水平(P<0.05),显著提高细胞中ROS的水平。结论GPRC5A通过调节STAT3/SOCS3/C-MYC信号通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EMT,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可为喉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分子基础。

  • 标签: 受体,G-蛋白偶联 喉肿瘤 细胞增殖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家庭复原力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12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00名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妇至产科门诊复查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与家庭复原力之间的关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94.5%。结果378名高危妊娠孕妇的PCL-C总分为(31.53±7.54)分,家庭复原力总分为(76.85±12.74)分;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与家庭复原力呈负相关(r=-0.287,P=0.00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复原力中坚毅性、支持性可解释高危妊娠孕妇PTSD总变异的38.3%。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家庭复原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医护人员应从家庭复原力的角度出发降低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 标签: 妊娠 高危 创伤后应激障碍 家庭复原力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人员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反应特点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出现的31例护患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护理质量差、护理操作不当及护理服务不好。当出现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惊慌、抑郁、焦虑及逃避。结论: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心理情绪和工作态度有较大的影响,一旦出现护患矛盾要尽早解决,稳定护理人员的情绪,并加强日常人文管理和宣教,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 标签: 护患纠纷 临床护理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急救期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220例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和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运用亲属应激量表(RSS)调查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现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急救期主要照顾者应激量表评分为(14.53±3.25)分;单因素分析,脑卒中患者急救期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得分与患者已就诊时间、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患者关系、是否全职照顾、是否需要照顾其他人、经济负担、卒中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具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已就诊时间、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与患者关系、是否全职照顾、是否需要照顾其他人、经济负担、卒中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均为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救期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水平的独立性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救期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与患者发病情况、照顾者性别、年龄、照顾工作、经济负担、疾病认知和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重视对照顾者的心理干预,减轻照顾者心理应激

  • 标签: 脑卒中 急救期 主要照顾者 心理应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类5组A成员(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喉癌患者22例,留取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人喉癌Hep-2和AMC-HN-8细胞株中分别转染pcDNA3.1-GPRC5A和对照质粒pcDNA3.1。MTT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V-FITC/PI法检测GPRC5A对喉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活性氧指示剂DCFH-DA检测喉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喉癌细胞中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1)GPRC5A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中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和人正常喉部上皮细胞(P<0.05)。(2)过表达GPRC5A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显著提高喉癌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中NAD+和ATP的水平(P<0.05),提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促进喉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GPRC5A可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STAT3/SOCS3/C-MYC)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且喉癌组织中GPRC5A与STAT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3)STAT3和C-MYC抑制剂处理可显著抑制喉癌细胞Hep-2中VEGF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降低细胞中促炎因子IL-6的水平(P<0.05),显著提高细胞中ROS的水平。结论GPRC5A通过调节STAT3/SOCS3/C-MYC信号通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EMT,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可为喉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分子基础。

  • 标签: 受体,G-蛋白偶联 喉肿瘤 细胞增殖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例,基于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应激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6±2.0)分,抑郁评分为(29.8±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心理应激护理 效果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94例为研究对象,就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实施对比性临床研究。初产妇入院后,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前负面情绪评分变化、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分娩前1d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顺产率、围生期护理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初产妇产前不良心理情绪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并提升分娩安全性。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产科应激事件 产后抑郁症 预防措施